艾倫·金斯堡死於去年四月五號,中國的清明節。據說當時他已處於昏迷狀態,而病房擠滿了朋友,喝酒聊天,亂哄哄,沒有一點兒悲哀的意思。那刻意營造的氣氛,是為了減輕艾倫臨終的孤獨感:人生如聚會,總有遲到早退的。正當聚會趨向(禁止),他不辭而別。我琢磨,艾倫的靈魂多少與眾不同,帶嘶嘶聲響和綠色火焰,呼嘯而去。我想起他的詩句:女士們,抓住你們的裙子,現在準備下地獄啦……

今天是艾倫去世一周年。

我到紐約上州的一所大學朗誦,路過紐約。陽光明媚,能在汽車聲中聽見鳥叫。我穿過時代廣場,沿十四街,拐到第三大道。這是沒有艾倫的紐約。

行人被紅燈擋住了。他們膚色年齡性別不同,但眼睛極其相像:焦躁、空洞、不斜視。偶爾有幾個東張西望的,沒錯,準是外地人,如我。綠燈亮了,他們急匆匆的,連狗都得跟上那步調。艾倫的詩用的正是紐約的節奏,他像個瘋狂的梭子,把一切流動的、轉瞬即逝的都織成詩行。現在終於歇了。人們把這梭子收進抽屜,再釘上。這是個不再需要詩歌的時代。很多年了,他的憤怒顯得多餘。久而久之,那情形有點兒尷尬。他死的那天,蓋瑞·施耐德在電話里對我說,平時有意忽略艾倫的媒體,這回可要來勁了。果然,不過在這一點上,媒體體現了民意:美國人紀念,是為了盡快忘掉他們的過去。

我住在安納堡時,他常深更半夜來電話,聲音沙啞:“我是艾倫。”他跟我東拉西扯,談夢,談最近的旅行,談他的男朋友。我不屬於他的圈子,這種閑聊對他很安全。

有一天,他在我的電話錄音機留言,聲音氣急敗壞。原來有個住波士頓的中國人被同行打了,狀告到艾倫法官那兒。他得到的情報相當具體:鼻青臉腫。“為什麽要打得鼻青臉腫?”

他在電話里怒吼,似乎馬上要發表一個關於鼻青臉腫的聲明,再讓媒體相互打得鼻青臉腫。

“為什麽鼻青臉腫!”他又問。我試著幫他理清那鼻青臉腫的歷史,沒用,他越聽越糊塗。

中國人的事他是永遠弄不清的。

艾倫有過中國男朋友,是個來自雲南的小夥子,用的是筆名。我在艾倫家見過他。他個頭不高,很精明,在國內大學讀英文專業時,他寫信結識了艾倫。艾倫早就告訴我,他要為一個中國小夥子做經濟擔保,讓他來紐約讀書。我當時還納悶,他老人家哪兒來的這份兒慈悲心腸?小夥子一到就住進艾倫家,管家、做飯,兼私人秘書。艾倫很得意,不用下館子,天天吃中國飯。那天我去艾倫家,只見小夥子手腳麻利,一轉身,四菜一湯。艾倫也待他不薄,除了給他繳學費,還另付工資。幾年後,小夥子攢夠了一筆錢,回國辦喜事。艾倫告訴我,那小夥子是個雙性戀,他詭秘一笑,說:“他什麽都想試試。”

他老了,只能守株待兔,朗誦是個好機會。他怒吼時八成兩眼沒閑著,滴溜溜亂轉,尋找獵物。等到售書簽名,搭訕幾句,多半就會上鉤。我想同性戀之間的信息識別系統並無特別之處,也少不了眉目傳情。有個小夥子在等待簽名時告訴艾倫,他也寫詩。正好——有空到我家,我教你。“詩太差,不可救藥。”說到此,艾倫嘆了口氣,“他太年輕了,只有十九歲。”聽起來有股惋惜的味道。

市面上出版了兩本艾倫的傳記。按他的說法,一本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本是弗洛伊德式的。我問他覺得怎麽樣?他搖搖頭,“挺有意思,但都不是我。”

我從不問艾倫的私生活。他說,我聽著。一天夜里,克盧雅克喝醉了,在艾倫家借酒撒瘋,和別的客人大打出手。忍無可忍,艾倫把他趕出去。他砸門,在外面叫喊,引起鄰居的抗議,再放他進來,他更瘋了……那真是災難,艾倫嘆了口氣。那夜是他的傷口,一輩子也愈合不了。

生者與死者往往有一種複雜的關係。艾倫和我並非莫逆之交,但死後,他的影像總是揮之不去。死亡好像是一種排隊,艾倫排前頭,眼見著他的大腦袋搖來晃去,他忽然轉過身來,向我眨眼。

記得艾倫來安納堡看我,在我住處門口,他摟著我,用濕漉漉的厚嘴唇猛親我腮幫子。站在旁邊的李點看傻了,用胳膊肘拱拱我:“老頭子是不是喜歡上你了?”

九三年秋天,我到東密西根大學,在英語系做客座教授。那時我剛從歐洲過來,英文結結巴巴,只有聽課的份兒。一個沈默的教授!我惟一能做的就是為大學開個朗誦會。我向艾倫求救,請他撐腰,他一口答應。這,等於請神仙下凡,把小廟的住持樂壞了。但經費有限,而艾倫的價碼是天文數字。艾倫很痛快:“為哥們兒,我可以分文不取。”他的秘書鮑勃氣哼哼地嘟囔:“他,他可沒經過我同意。”

禮堂擠得滿滿的,不少聽眾坐在臺階上。那天艾倫精神特別好,比我音量大十倍,根本不需要擴音器。他那些俏皮的髒字把學生們逗得哄堂大笑。我發現他近些年的詩中,對器官的重視遠遠超過政治。結束時,我們一起按中國的綠林傳統,向觀眾抱拳致意。

九○年夏天,漢城。上午開會,艾倫把我拉到一邊,叮囑我晚上別出門,有人來接我們,還有俄國詩人沃茲涅辛斯基。記住,別告訴任何人,他把食指貼在厚嘴唇上。

艾倫積幾十年地下鬥爭之經驗,巧妙地避開了盤查,把我和沃茲涅辛斯基領上汽車。一個中年漢子跟我們握手。出城上山,道路越來越荒涼,最後在夜色中的住宅區停下。一幫孩子嘰嘰喳喳,把我們擁進一家臨坡的院落。有女人尖叫,一個人影應聲出來,雙手合十。據中年漢子介紹,這是朝鮮有名的廟外高僧。

高僧家眷在院子里支起小桌,端來飯菜,斟上家釀米酒。我們席地而坐,中年漢子做翻譯。那高僧黝黑,結實得像砍柴的。他從不念經,娶妻生子,能詩善畫,還出過不少書。有些畫,是把毛筆綁在“那話兒”上作的,可見其野。艾倫平時滴酒不沾,也跟著眾人乾杯。沃茲涅辛斯基開始發福,總樂呵呵的,跟想像中的那個解凍時期憤怒而尖刻的俄國詩人相去甚遠。月朗星稀,酒過三巡,我們的話題散漫,從中國古詩到朝鮮的政治現狀。

回旅館路上,艾倫毫無倦意,大談野和尚。他就是這樣,凡是跟當局過不去的、驚世駭俗的、長反骨的、六指的,還有鼻青臉腫的,統統都是他的朋友,恐怕這就是他十五年前在北京跟我會面的主要原因。

艾倫死前的最大願望就是去趟西藏,他盤算了很多年,最後把時間鎖定在九六年夏天,跟旅遊團混進拉薩。年初他跟我叨嘮此事時,又決定西藏之行後,秘密訪問北京、上海。他問我能不能安排他和年輕詩人見見面。不久,他病倒了,死亡沒收了他的計劃。

詩人之死,並沒為這大地增加或減少什麽,雖然他的墓碑有礙觀瞻,雖然他的書構成汙染,雖然他的精神沙礫暗中影響著那龐大機器的正常運轉。

Views: 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