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乞丐般落魄地活著,朝不保夕;

像土豪般耀眼地活著,受盡非議;

哪樣更糟?哪樣更好?

活著,始終是一場終極挑戰。

身為人,我們走自己的路,也許會艱難、也許會孤單、也許會困惑,但也許心靈會很輕松,也許終點的風景仍會美麗,因為生命本身神聖不可侵犯。

可身為建築,若執意走自己的路,註定會艱難、註定會孤單、註定會滅亡,那滅亡之力,勢如破竹,不可抵擋,若妄想反抗,得來的便是死亡。

圖片來自 網絡

重慶洪崖洞,世人都說它像極了《千與千尋》裏的不思議之街,也不知道是誰借鑒了誰,反正洪崖洞就這麽紅了。

外地人大多沖著這名頭而來,到訪後紛紛感嘆:不過是一處人造景觀,外形從某個角度看,頗有些傳奇魔幻色彩,不過也僅此而已,內裏被大大小小的購物街塞滿,倒是很適合喜歡購物的大媽旅遊團。

本地人很少對洪崖洞感冒,各大媒體、微信紅人上充斥最多的標題是:《洪崖洞弱爆了》、《還去洪崖洞人擠人?》、《這些夜景比洪崖洞美多了》,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大多重慶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一處仿古建築。

面對永無止境的質疑,洪崖洞無話可說,自己選的路,哭著也要走下去,更何況它曾經只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破吊腳樓,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不過,我還是想告訴大家,洪崖洞的前世今生,至少在下次評論洪崖洞的時候,能夠稍微客觀一些。

圖片來自 攝影師張想

洪崖洞,原本就真是一個洞

也許你們都想知道,一座吊腳樓建築群,為啥叫洞?這要追溯到很久之前。

還記得此前的文章《通遠門》嗎,裏面提到明末戴鼎築城,出於軍事需要,重慶建起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大約建於宋代的洪崖門,從此變成一座閉門。用現在流行的話說,這是一座假的城門,有城樓、炮臺,就是沒有門,這古代人民的套路,還真是藏得深。

那洪崖洞,就在洪崖門外巖石下方的懸崖邊,是一個巨大的石窟。相傳古代有個神仙,大號洪崖仙人,常年居住在這洞中,洪崖洞便因此得名。從古至今,人們都沒有停止追尋神仙的步伐,晉代大學者郭璞曾寫下“右拍洪崖肩”,清人王爾鑒作詩雲:“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道光年間,更有重慶知府王夢庚流連難舍,半醉半醒間吟唱出經典名句“拍肩懷古仙,徘徊不忍去”。

古代人民無論做什麽事,都要圖個吉利,有個寓意。比如重慶十七座城門的布局取自“九宮八卦”,寓示陰陽調和、氣運皆通。而這洪崖洞、洪崖門的取名,也是想借著神仙之名,希望討個好彩頭,保重慶城遠離戰亂。

洪崖洞處還有一絕妙美景,名曰洪崖滴翠。它到底有多美,請看古人的文藝表白: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石苔疊翠,池水翻瀾,夕陽返照,五色陸離。

沒想到吧,內陸城市重慶,也能有五彩斑斕的靚麗水景,只可惜人類的逐漸壯大,令許多美景都就此絕跡。乾隆時代,重慶城人口日漸增長,在洪崖洞更高處、被稱為上半城的區域越來越繁華,生活汙水順流而下,洪崖滴翠受其牽連,從此美景變臭水溝,表面上看仍舊噴珠吐玉,實則臭不可聞。從此,一處絕世美景慘遭遺落。

上世紀90年代的洪崖洞,龍炳生作品


曾經逍遙神仙佑,後為乞丐避難所


眼看著重慶人越來越多,這“四海八荒”前來討口飯吃的“叫化子”也多了,他們看到洪崖洞一帶空曠得很,又不潮濕,又能夠遮風擋雨,雖然臭一點,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住處,就紛紛裹著破棉被,在洪崖洞安家了。

又過了一段時日,那些江邊的搬運工,扯船子(纖夫),還有挑著水叫賣的下力人,也看上了洪崖洞這塊風水寶地,一些人為了省錢,一些人本就沒地方住,大家都合計著,竟然在洪崖洞的江水邊,倚山就勢建起了吊腳樓,從遠處看倒也頗為壯觀。

這些吊腳樓,本就是窮人住的地方,自然不是什麽設計精美的建築。它們大多用杉木、楠竹等最廉價的材料,以穿逗結構和捆綁方式搭建。窮人們也沒有錢買火藥,不可能把山炸平了再建,只能參差或並排地矗立在懸崖之上,簡單粗暴,卻又能牢牢地屹立數十年,長長久久地向世人訴說那滄海桑田。

那時,洪崖洞是窮人的天堂。最靠懸崖的人家,大多是洗衣人,每天淩晨那小巷裏就開始彌漫著熱氣,充滿肥皂味,還有斷斷續續的清脆的笑聲。白天,從洪崖門城墻往下看去,那吊腳樓內伸出的一根根竹竿上,晾滿了衣服,隨著江風搖曳,倒也是一處非常特別的景觀。

但這造價低的吊腳樓,卻也是極為兇險的。每年,嘉陵江都要發大水,水位一上升,洪崖洞處的吊腳樓便會被淹,人們沒有辦法,只能搬走,並祈盼著大水不要沖走他們辛苦建造的家園。所幸,洪崖洞吊腳樓一直相安無事,每年水退了後,整條街的人便一起努力,沖洗淤泥,把家具搬回家。用不了幾天,吊腳樓又重新鮮活起來,年年如此,既倔強又執著。

而那曾經的崖邊仙境、錦繡滴翠,早已被市井之氣代替。伴著這條被市民摒棄的“汙水瀑布”,洪崖洞吊腳樓一直頑強的活著。

圖片來自 photo fans/我愛無敵兔

一個時代的落幕,終會失去許多

伍迪·艾倫的電影 《午夜巴黎》中,男主吉爾總是懷念黃金時代的巴黎,但當他真正去到那個時代,見到偶像海明威時,卻發現他們也在懷念更早的文藝復興時代。

看過電影的人,可能會覺得吉爾的完美主義和浪漫主義情節有些可笑,但在面對景點,尤其是那些商業化嚴重、又有一定歷史底蘊的景點時,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吉爾。

就像今天的洪崖洞,身披重慶標誌性建築的風雅外殼,內部卻是一個義務商品大賣場,難免不讓人痛心,但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洪崖洞沒得選,這是它活下去的代價。

中國解放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需要船的時間越來越少,重慶的各個沿江碼頭也逐漸衰落。洪崖洞吊腳樓裏的住戶們,本就是些在碼頭謀生的下力人,碼頭的活計少了,他們自然要另謀出路。

曾經熙熙攘攘、富有活力的洪崖洞,逐漸失去生氣,它似乎又被拋棄了,只剩一間間殘破的吊腳樓,歷經幾十年風雨,終成危房。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人有錢了,生活有了質的提高,對這城市的面貌,要求也高了許多。洪崖洞那樣破破爛爛的,況且又在市中心地段,怎麽能擔當起西部重要城市的門面?

於是政府決定徹底改變它的面貌,把這些破爛吊腳樓拆遷了。但吊腳樓是川東地區的重要民居形式,拆一間就少一間,拆完了可就沒啦。“君上們”商議後決定:吊腳樓理應在現代都市中占有一席之地,拆遷後,就把洪崖洞修飾成長江上遊山地舊城民間建築的“博物館”。

後面的事不用多說,相信大家也知道了。所謂的民間建築“博物館”,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洪崖洞,雜糅進吊腳樓、古牌坊、懸挑梁、雕刻樓廊、半山街市等種種建築形態。2006年時,全新的洪崖洞正式建成,但《千與千尋》2001年便上映了,與不思議之街如此相像,到底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我們不得而知。

現在洪崖洞景區內的簡介牌上,還能看到當初規劃之人的野心。他們認為:洪崖洞如重慶人,既豪放耿直、麻辣鮮香,又熱情奔放、時尚前衛。可不知他們是否明白,一座城市、一個族群,哪是一座建築就能展現的?

中國人就是太操之過急,太想把控所有,無論做什麽,總想著以一敵十,瘋狂且盲目追隨社會浪潮,旅遊景點的打造尤其明顯,也許他們從未靜下心來真正想過民族性格、碼頭文化為何物,這一切的背後不過都是那幾個字在作祟:經濟效益。

我不是想抨擊誰,時代即是如此,我們每天抱怨生活卻仍然茍且地活著,不也是如此嗎?身處混沌,只能選擇接受,就像接受現在的洪崖洞一樣。畢竟,它的外表還是很奇幻、很民族的,它那混血兒般的相貌,也確實是魅力十足。尤其在晚上,即使習慣了洪崖洞的本地人,在經過時也忍不住多看兩眼,賞心悅目,讓人心情舒爽。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觀洪崖洞夜景的好地方,便是嘉陵江對岸的江北嘴大劇院。找一條小路下到江灘邊,迎接江風的拍打,遙望絢麗斑斕的洪崖洞全景,於靜默中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不失為一次有態度的旅行。

小提示:

文中圖片僅為配圖表達,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萬分感謝!

原創不易,允許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了解更多,請關註公眾號:騎驢漫遊

Views: 2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