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也談“文化自信”(上)

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聯系起來,完整地提出“四個自信”,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理論創新獲得的重要成果。媒體上已經對此發表了許多文章,闡述了提出“四個自信”特別是提出“文化自信”的意義,其中絕大多數文章都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人深受啟發。

這里,我以《也談“文化自信”》為題,換一個角度談幾點認識。


“文化自信”提出過程的簡要考察及其對“文化自信”內涵的認識


黨中央提出“文化自信”,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連接在一起,成為今天人們都在講的“四個自信”,有一個歷史過程。

首先,我們要了解,“文化自信”這個問題,是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強調“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想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顯然,“文化自信”當時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提出的,或者說,主要是對文化工作的要求。

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等地考察工作時進一步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角度強調要有文化自信,這樣,文化自信就成為對全黨全社會尤其是對廣大黨政干部的要求。

在2014年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樣,就把“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聯系了起來;而且指出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都貫穿了“文化自信”。這里強調的“文化自信”,作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的文化自信,顯然已經不全是觀念形態的狹義文化的文化自信,而是廣義“文化”的文化自信。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把這個問題深化了,強調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這里強調的“說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應該是貫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中的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它才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完整地提出了“四個自信”,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同時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論述還有一些,在這里我們不一一引用了。

從上面簡要的歷史考察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們對“文化自信”的認識經歷了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從對文化工作的要求轉為對全黨全社會各項工作的要求;第二次轉型,是從狹義文化的文化自信轉為廣義文化的文化自信。所謂廣義的文化,已經不單是指我們文化工作者從事的文化,而是滲透和貫穿在我們的道路、理論和制度中的文化。這是什麽呢?我理解主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體現我們價值觀念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


“文化自信”不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現在談論“文化自信”的文章,絕大多數談的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認為,這是正確的,但還不夠。

為什麽說不夠?

第一,我們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不僅要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更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增強對近代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的繁榮。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作出巨大貢獻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不是也要繁榮發展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事實上,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傳統文化只有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因此,我們既不能以弘揚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名否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不能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名輕視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們講文化自信,就要對中國古代的和近現代的、當代的優秀文化都充滿自信。

第二,我們強調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充滿自信,不是對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采取“拼盆式”甚至“大雜燴”式的方式糅合在一起,不是提倡那種不加分析的文化自信。毛澤東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總結”就要分析。比如毛澤東就分析過,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有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之別,而新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又有相同又有不同。我們知道,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文化,有的是從上一時期傳承下來的,有的是在否定上一時期文化中的部分內容後傳承下來的,有的是同上一時期的文化完全對立的。

因此當我們強調要對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都要充滿自信地繼承發展時,強調的是要從歷史和文化整體的意義上來把握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第三,我們強調從歷史的整體的意義上增強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文化自信,重要的是要善於揭示和把握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優秀文化中相貫通的內在的價值觀念、民族美德、人文精神。我們知道,在中國文化研究中,“古今中外”始終是一個難題。文化自信研究中也有這個問題。這里強調的“相貫通”,就有一個是以“古”貫通“今”,還是以“今”貫通“古”的問題,這是我們研究中的一個難題。但是不論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都要能夠直面今天的問題、解決今天的問題。

Views: 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