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開誠·書法藝術的理解與觀賞 (中)

那麼什麼是審美呢?審美的根本意義就是這種美的形象受到社會性的審視和評估。它使得這個審美者通過這個生動的、乃至於神奇的藝術形象,深入地感知其中所體現的人所特有的創造力量,就是人的本質的力量。那麼現在具體說到書法藝術之美就比較簡單了:那就是人的創造力量在書法創作、書法特定形式當中的一種表現。所以說這個跟其他的藝術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審美活動,書法審美倒是有一些特點,所以說它具有一個相當具有群眾性的一個心里優勢。什麼樣心里優勢呢?就是說人在觀賞書法藝術作品的時候,他首先會出現一個潛在的心里活動,就是把眼前看到的書法藝術形象和你從小認字的時候保存在你記憶里的標準漢字,或者叫模式漢字的印象進行比較。什麼叫標準漢字?印在識字課本上的楷體字或者是宋體字跟日常我們報刊上所寫的,紙上印出來的,電腦里打出來的標準漢字,這個東西留在我們記憶當中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系。就是藝術形象中,我們對照參照來進行比較來感知美,這個是很普遍的。

你比如看一幅山水畫,那你不自覺地要把這個畫跟自然的山水進行比較,覺得它做了那麼大加工。可這種比較就比較難,為什麼?山水畫跟那個山水比較,這個比較就很覆雜。你不像書法,很自然地你看書法跟我從小認的楷體字,它做了那麼大變化,這個很自然就出現了。這一比較,觀賞者他就感覺到,哎呀,這個書法家他怎麼能對漢字做出如此新奇的、如此多彩的、我簡直想都想不到的那樣一種加工?所以他對書法家、書法創作者的創造力量就深感驚異。我們大家都知道,審美會得到美感。一般認為美感就是審美的娛悅,賞心悅目了,實際上它必然伴有其他的心理內容。假如美感緊緊是審美娛悅,那跟感官刺激有什麼區別呢?那就停留在感官刺激的階段上。實際上由於我們大腦的各個部位各有功能,功能不一樣,可是當認識一個事物的時候,它各部門之間、各個部位之間有個神經聯系,它互相連通,互相引發神經反應,就像一個互聯網。因此你對內容豐富覆雜的事物的反應總是不單一的。

比如美,美是什麼東西?美就是一種覆合的精神產物。我們得到的美感,什麼是美感?是一種覆合的感覺,不是一個單一的感覺。所以美感的生成有時候很可能包含相當覆雜的心理內容。但是其中也有兩種心理因素,它往往是相伴而生的,那就是“驚”和“喜”的結合。“喜”就是審美娛悅,看了痛快,這個在意識的表層很容易感知。“驚”就是對藝術家創造力量的驚異之感、敬佩之情,這個在意識的深層,甚至於無所覺察。但是你在觀賞有重大美學價值的作品的時候,產生驚異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藝術創作能夠使觀賞者產生驚異之感,敬佩之情,這什麼意思?這就是對於作者的創造力量的高度肯定,高度肯定他的創造力量,就是高度肯定這個東西是美的。漢字符號變為書法藝術,從根本上靠的歷代書法家的巨大的藝術創造力量。那麼也許有人就要說了,外國人,他也有巨大創造力量,他怎麼就沒把本國的文字變成一個高深的書法藝術呢?當然各國都有書法藝術,但是大家也公認中國的書法藝術是最高深的,這個是世界上公認的。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這就要涉及到中國書法的一些特殊性。

先說這個特殊的硬件,硬件里邊的第一項仍然需要講漢字。漢字,我剛才講過了,整體上講它不是象形字,但是它是方塊字,方塊字就占有了一定的面積。你別看這個面積小,有了這塊面積就有文章可作了。其次它的筆畫形狀比較多樣,點、橫、豎、撇,一共有八種,這叫“永”字八法。這八種筆畫形狀在永遠的“永”字里都有了,八個形狀。還有它這個筆畫之間的連接方式比較多樣、比較多變,它對這一小塊面積的空間切割也比較多樣。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字體發生多次變化,“篆隸正草”四個大變化,這個中間還有很多小的變化,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得漢字作為一種素材,它比較富有藝術的可塑性,便於加工成為一種生動多姿的藝術形象,這是漢字作為一種藝術素材的天然優勢,這是第一項硬件。

硬件的另外一些:筆、墨、紙,這也有特殊性。筆是根軟的毛筆,寫出來的線條可粗可細、可方可圓,方筆圓筆,可枯可潤,什麼叫枯呢?筆上的墨快要干了,寫出來筆道開花了,開花有啥好?寫得蒼勁,如果寫好寫得蒼勁;可枯可潤,“潤”就是滋潤,可直可抖,平直的筆畫還可以抖筆,抖筆顯得格外蒼勁,所以是變化無窮,這是筆。

紙是宣紙,這個宣紙可是有非常奇妙的功能。它具有托墨、吸墨、化墨的功能,只要你善於運用,就能取得非常神奇的表現效果,這是其他紙張所不能比擬的。墨的濃淡可以隨意調配的,你給鋼筆墨水不行,鋼筆墨水一會兒濃了、一會兒淡了,不行。它這個可以隨意調配,結合著巧妙的用筆,可以使“墨分五彩”。這墨是黑的,怎麼可以五彩?五彩就是“渴潤濃淡白”。“渴筆”就是枯筆,“潤筆”就是滋潤的,“濃墨”、“淡墨”還有“白”,這個“白”就是寫好了一張字留下的白,它是一個藝術的白,不是一張紙本來的白。所以中國古人講:墨出是字,白出也是字。我們現在講:黑出是藝術,白出也是藝術。所以說這都是中國書法成為一個高深藝術的一些硬件它有特殊性。硬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軟件。

軟件我剛才講了,它主要的就是紙,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想像力。想像在心理學上跟我們日常生活里所講的不一樣,我們日常生活里我們講某某人很善於出主意想辦法,那個人就富有想像力。心理學上講的想像純粹是一種形象的活動。它就是利用我們投到記憶里邊的事物的種種形象,我們從小到大看見過種種事物形象,把它留在腦子里了,現在對它進行分解、綜合、交配這些心理加工,從而就創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來,這個就叫想像。善於造出新的形象的、自己沒有見過的、是我造出來的,這個就叫想像。

比如文學創作里邊經常用這個辦法,典型人物,把幾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這個就叫想像。或者說繪畫,收其峰打草稿。這幅畫畫的山峰,不是某一個山峰的照貓畫虎,它是吸取了很多山峰的特點、優點畫出這個山峰來,這就是想像。那麼這種想像能力是世界各國的正常人都有的,不是你中國人特有的,可是中國人的想像卻有一點自己的特色。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它常常強調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所謂“萬物與我為一”。其中最大的相通就是“天人相應”。大自然、人類社會,你看起來它是彼此獨立、各行其道,實際上它確實彼此密切聯系、緊密呼應,是相互影響的。現在這個思想很走俏了,在全世界都走俏,為什麼?因為把這個思想用到環保和生態平衡里去。中國人怎麼能在兩三千年以前就能認識到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緊密聯系呢?那麼我們中國人的的確確深受傳統文化“通”的觀念的深刻影響。所以在各類藝術創造中,各類創造活動當中,我們都習慣運用一種放射式的感悟和聚焦式的想像,這是中國創造思維的一大特色。這兩句話什麼意思呢?什麼叫放射式感悟、聚焦式的想像?那我們就拿書法家做例子、結合書法家來談。你要知道書法家所寫出的字、書法形象實際上都是一種化合物了。它是什麼呢?首先從書法學學書法,那也不是單一的某一種法書,它是要學很多種法帖,然後把這些模範書法掰碎了再糅合,創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來了。這個新的形象是更能表現我自己的個性的,是更符合我自己的審美情趣的一個形象。所以每個人的字,一人一個樣,這已經是一次化合,這個已經是一種相當有創造性的一種想像了。但是大書法家的努力還不限於此。大書法家怎麼樣?他時時刻刻用書法家的眼光來觀察萬事萬物,而往往有比較精彩生動的創作感悟,這就叫放射式的感悟。立足書法、放眼萬物、隨出感悟。

中國書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鵝在水里遊、在岸上走。他看鵝的形體姿態跟書法有關系,他把鵝的線條吸取到在書法里。唐代大書法家張旭,草書了,他看當時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孫大娘舞劍器魂托舞,他有悟於書法。大書法家懷素在旅途中聽到嘉陵江水的水聲,有悟於書法,對書法有感悟。著名的篆書家李陽冰,他甚至聲稱他對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有所得,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後你把這些感悟,都作為奇妙的添加劑,統統用到書法創作的化合過程中,也就是想像過程當中來,你把它都用到書法創作中來,使得他創作出來的書法形象,成為更加高級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這就叫聚焦式想像。同志們可能會說,你把書法家的想像你說得這麼神,我在王羲之書法里我也沒看到鵝的形象,張旭的書法我也沒看到公孫大娘跳舞,懷素書法我更加聽不見嘉陵江水的水聲。你要知道這個書法家的想像他並不是把萬事萬物的形象生硬地、簡單地搬到書法創作中來。這種簡單、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藝術的分裂。它是怎麼樣呢?他是通過精深的形象思維,把各種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線條、結構、姿致、風度、神情、韻律等等因素經過提煉,轉化、熔鑄到書法藝術當中。這樣的藝術想像才叫做精深。它和簡單地拼湊、堆積、雜糅大不相同。張旭他曾經說過兩句話,非常值得後人重視:他說,開頭我看見公主和擔夫爭路,公主出來了,儀仗隊,對面過來挑擔的挑夫了,路窄就發生矛盾了,擁擠了。張旭看到了,他從這種雜亂現象當中,他悟出筆法之意了。這個筆法跟這個線條有關系,他有一種感悟。然後他看見公孫氏、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其神”。這一個“意”字,一個“神”字,這兩個字說得真是太好了。說明書法家的想像,他所吸取的東西不是形象地照搬,而是那個神韻。因此“提意取神”就成為歷代書法家努力學習的藝術奧秘了。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