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調查,公認最好的遊客,是日本人。

日本人外遊,從來不喧嘩,不打尖 ,而且穿得很體面。雖然是北海道的一群農夫村婦,也無不西裝服帖,婦人都化了一層薄妝,清一色穿裙子,還著上絲襪。

明治維新時代的好教養,一直承傳至今。那時他們就受到灌輸:英國、德意志,以及他們所稱的“米國”,蘊藏著人類文明的精髓,到了這些國家,要保持謙卑之心,不懂的,低聲問,不要褻瀆了一地的教堂和藝術珍品。

                                                                         (Illustration by Daisuke Nimura )


日本的旅行團,有的遊客上了年紀,圍攏在美術館的一幅莫奈的《睡蓮》之前,他們的日語導遊,以適當的音量講解著,一幹老伯伯老太太,睜大眼睛,專心地聽著,有幾位還在寫筆記,像聖保羅男女小學的學生。

教人旁觀也於心不忍:都這把年紀了,要學習一幅西洋油畫的知識,累不累?為何不及早散隊,到附近唐人街吃一碗雲吞面?走出這家美術館,左轉,走十分鐘,就到了,那一家叫做旺記,在國際上,其名聲是不下於眼前這一幅《睡蓮》的。亞洲其他國家地區,遊客到了中年——在香港,青少年也一樣——對一切陌生的事物不再感到興趣,像一隻老貓,對眼前蹦走過的小老鼠,早已假寐入定,眼皮也不稍擡。日本遊客不同。他們永遠自覺要溫故知新,對這個世界多了解一點點,令自己增加一份國際公民的尊嚴。日本人意識到,他們屬於歐美這一邊。而十九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征服了一片屬土,一個總督,也是業余的昆蟲學家,穿一套獵裝,在荒島上走遍,捕捉標本,寫筆記,把最新的知識記錄下來,過幾年,貢獻給皇家學會。

在利物浦當年披頭士初次登臺的地下酒吧克雷文(Craven),看見三個日本大學生,兩男一女,一面在聽臺上的樂隊演出,其中一個,一面在寫筆記,問旁人臺上的樂隊的名字。日本青少年情迷披頭士,因為大野洋子是日本人,對此他們有一份自得的光榮,覺得搭上了英國現代文化的世紀快車。在歐美,無論多冷門的地方,都有日本人的行蹤。成為旅行團的時候,他們一點也不討厭,靜靜的,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很緊張當地人對日本人的觀感。他們獨行時,很機靈地觀察記錄著周圍的見聞,偶爾咬著筆頭在沈思,可畏而可敬。

無論羅馬還是布拉格,在好風景之中,日本遊客是一層精美的點綴,像雞蛋糕上,撒落的一層白白的糖霜 不錯,他們在曼谷買春時,或許是另一副樣子,且是歇斯底裏 但是,日本人在外面,為亞裔贏得了好名聲。臺灣誠品書店的知識分子,也在很吃力地模仿,什麽帶一本書到巴黎呀,什麽背背囊天涯遊走普羅旺斯等等,遊記一樣印刷精美,攝影圖片重細節,但書店外的臺胞,許多還在嚼著檳榔。

Views: 5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