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說了一句:“吾亦愛吾廬”,哇,真迷人,明朝就有人把廳屋叫“吾愛廬”,清朝也有人把居室叫“愛吾廬”,而我也自然而然地把這山中的柴扉野屋,叫做“愛廬”。

愛廬有小樓,清晨醒來,半山的雲霧,剛巧在檐角上橫過,樹頂的小鳥,恰好在窗欞外對談。你用不著聽懂鳥鳴中有急促、閑適、戲樂的含意;你用不著辨出彌漫間是露氣、雲霞、煙靄的不同,就在那似怨、似嗔,如喚、如語的婉轉鳴聲裏,全心都是喜悅;就在那或浮、或沈,若聚、若散的霏微沈冥中,滿眼都是美景。

上午文章寫倦了,出去舒舒筋骨,汲來半瓢山泉,註進花瓶裏去,再上山去鋸一枝姿態橫生的松條,采二莖倒臥在地上的野菊,松的青勁和菊的瘦艷,插在瓶裏,俊綠嬌黃,真是幽人佳友,成了絕配。坡地上野菊不少,我不願多摘,一方面要體味“隨取隨足”的緣分,為天地惜福;一方面也要記取前人“得趣不在多”的妙境,貪多務得就很俗氣。屋角多了這瓶插的一景,可以坐臥觀賞,任情想像,從離騷的“夕餐落英”到歸去來辭的“松菊猶存”,在有限的景物中,正開啟無限的古典趣味。

下午是讀書的時間,等到一有倦意,就拋書而起,上山去望望,這時秋色正濃,芒花全開,鵝黃茜紫,浮在一片深綠之上,可惜南國少見鴻雁掠過,辜負了半空的蔚藍。可能有人會說:“山色總是一般,單調而古板,值得日日相對嗎?”噫!太不懂看山了!同樣是霧,霧有濃淡;同樣是秋,秋有深淺;同樣是陽光,陽光有旦暮;同樣是山友,山友有雅俗。更何況四季輪換,陰晴不定,花樹開謝,友朋往來,於景於心,變應無窮,每一回都不會重覆,所以看山是永遠不會厭倦的!古人說過:“遊山如讀書,淺深在所得”,每個人在山中獲得趣味的深淺,像讀書一樣,是隨著本人資質學養的深淺,和品味的高低,大不相同的。

山中有新辟的路,路旁常有連根挖起的樹或竹子,我常常撿幾株葉色還鮮活的,帶回愛廬來。愛廬的小園早種滿了花樹,就把新帶回的竹樹,種向園外的荒地,認真地掘地灌水,妻常笑我閑事管得太多了,我也笑笑,在這深山中,還分什麼籬落內籬落外?是我的是他的?只要眼神所及的地方,都是暢懷愜意的所在,都不算是“管閑事”呀。

至於愛廬四周的景色,我想還是不描繪的好,許多朋友都不會相信文學家筆下的渲染,什麼“柳汀花島”,不過是一條小溪嘛!什麼“翠嶂雲屏”,不過是一座荒山嘛!什麼“瑤草仙葩”,不過是一個小園子嘛!教朋友們車馬奔走,遠勞往返,會增加誇張的罪過。不過,相對著紅塵喧囂、身心汙染的世俗,這種誇張形容,也可能是情之所鐘、別具慧眼、獨有靈悟吧!如果整天營營擾擾,滿眼戈矛,世界上根本沒有芳園名卉,沒有安身之地的。有福的人,知足無求,到處都是仙境,那麼即使你說愛廬的清靜快樂是“珠宮蕊宇”,也不算什麼誇張了!

Views: 1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