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平:艱難時期藝術家的抉擇(上)

80年代的中國上演過匈牙利導演伊斯特萬•薩博的《靡菲斯特》,可惜後來幾乎沒有人提到它。迄今我清晰地記得當時的電影海報上,那雙白色面具之下帶血絲的眼睛。對於那個時期的觀眾來說,這部影片的確是復雜了一些。

老博士浮士德在書齋里老眼昏花,在他打盹走神的時候,魔鬼靡菲斯特不失時機地從窗口跳了進來,允諾要帶他去“大世界走一遭”,“開開眼界”。條件是浮士德死後,靈魂要歸這個魔鬼。“你是誰?”老博士問道。“我是否定的精神!我是促使事物變化的車輪。”魔鬼答道。換句話說,這個魔鬼是德國人視野中的“時代精神”,即在新時代中有所作為的精神。

影片以真人真事為依據,涉及的是在納粹時期大有作為的德國戲劇演員格斯特夫•古魯丹斯,他被認為是迄今德國現代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演員。科根是他在影片中虛構的名字。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被後人稱之為“粉紅色時期”,科根像那個年代的許多青年人一樣,有著左派傾向,和朋友們在舞台上嘗試表現被損害的勞苦大眾的生活。但是他更為關切的是自己的才能,痛心疾首於自己的才華能否得到更大的發揮。僅僅當一個地方性演員的人,對他來說是不能忍受的。他一定要出人頭地,超越於所有人之上。因此,對一般人適用的規範約束,對他則不起作用。他的行為表現得自相矛盾:和著名作家的女兒訂婚以及結婚之後,他從來沒有放棄和那位黑人舞蹈教師的關系;從漢堡到柏林,他繼續從事著左派戲劇試驗,但這並不妨礙他接受納粹帝國的邀請,去羅馬尼亞拍攝一部古裝電影。

他扮演的靡菲斯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越來越多的朋友離開德國。他感到自己必須留下來。德語是他的現實,德國觀眾是他的現實。而在當時德國其余發生的一切則不是他的現實。“這與我有什麽關系?”他振振有辭地問。“我只是一個演員。”

舞台上的靡菲斯特越來越精彩了。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知道,什麽叫做把靈魂抵押給魔鬼,也知道這種抵押所帶來的回報。來自觀眾的掌聲是一個令人上癮的東西,它是如此不可缺少的,沒有了掌聲,仿佛沒有了空氣一樣令人難以接受。沒有了歡呼,甚至像是重重摔倒在地,像是一種懲罰,如同忍受了一種不公平的待遇。為了獲得這掌聲,他什麽都願意去做。德國總理在自己的包廂里親自接見了他。所有劇場里的人,都看見他在總理面前畢恭畢敬、彬彬有禮。

他有機會去了一趟法國,會面了先前被綁架至此的黑人女教師,和已經移民至北美洲的妻子。兩個女人都向他發出質問。看來他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在離開法國之前,他發表了令德國當局賞心悅目的演說。回到柏林後,他很快上任柏林國家劇院經理。

他以私人的身份幫助了一些朋友,為他們求情。直到有一天別人威脅他不要再管這些事。在不可阻擋的“時代精神”面前,他終歸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這是他的真實處境。

當他對哈姆雷特發生興趣,他用自己的實際處境對舞台角色進行了發揮,把那位丹麥王子演繹得淋漓盡致。“我可以做經理嗎?我可以嗎?我能夠嗎?我必須嗎?這是我的任務嗎?我可以令自己有用嗎?我可以幫其他人嗎?若可以,我應該嗎?”

這樣一種人也許屬於人類中的“尤物”。他們擁有巨大才能,並且肯定不想被埋沒;如果生在一個邪惡的年代,就便成一種劇毒的存在了。“靡菲斯特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擁有的東西”。放在別的年代,科根同樣會得到成功,而不需要惹上這許多臟水。

這也是影片的成功之處,它並沒有簡單地譴責誤入歧途的個人,沒有把重點放在質疑個人的道德品質上面。如果要求這樣的個人來為歷史負責,那麽便把真正的元兇給放過了。趕上那樣一個年代,他甚至不能替自己的行為負責。

用“代價”來代替“責任”如何?不談個人責任,不等於說個人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有時候是昂貴的代價。這部由德國人出資的影片,獲得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扮演男主角的匈牙利演員克勞斯•馬利亞•布蘭道爾在這部影片中有著極為出色的表演。因為此,1985年拍攝的《走出非洲》也是布蘭道爾擔任男主角。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