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大數據"的迷思與新聞媒體的應對 上

 (劉建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授提名小組成員,國家教育部新聞學教學指導委員,北京政協特邀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11年,西方有關"大數據"(big data)的理論像旋風一樣席卷知識界,大數據的學術討論接連不斷。媒體火熱的爆炒,各種危言聳聽的結論,充滿種種迷思,谷歌上竟有13多億條這方面的報道和言論。我國IT業和新聞界也開展了探討,並發表多篇文章,西方的"數據驅動新聞"(data-driven journalism)、"數據決定話語自由"(allowing the data to speak freely)的說法在國內流行起來。許多文章聲稱,媒體如不諳熟和掌控大數據洪流,將導致厄運,新聞報道的固有規律也將被顛覆。


一、"大數據時代"的虛構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這一概念的是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MGI)。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這個世界的數據量已經爆炸,分析大數據將成為競爭的基礎,支撐新的生產力增長。數據逐漸成為生產要素,人們對海量數據技術的運用將預示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的提高。

大數據技術帶來社會的上述變化,是否意味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大數據時代和信息時代有根本區別嗎?


"時代"這一概念如果用於社會文明形態,是指在一定時空範圍內由物質生產、政治制度或文化變遷而改變社會的整體面貌,並非可以隨意貼上標簽。雖然人們可以對某一階段的流行思想或行為打上時代的標記,但那絕不是嚴謹的科學概念,而僅僅是一種習慣稱呼。有史以來,人類社會出現過石器時代、紅銅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蒙昧時代、啟蒙時代、奴隸制時代、封建制時代、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主義時代的說法,都是指物質生產方式、政治制度或意識形態的特定狀況。時代絕不等同於年代,也不是任何新玩意兒一出現、一普及,就打開了一扇新時代的大門。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的子集,僅僅是海量信息的統計分析方法,不具有物質生產和社會管理徹底變革的性質,因此不具有嶄新的時代特征。作為信息經濟時代的組成部分,大數據沒有超出"以數據流通推動產品流通,信息技術和信息勞動占有整個經濟巨大比重"的信息生產形態。它只是信息時代的特征之一,而不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或社會形態,因此大數據時代的概念,是十足的虛構。


國內某IT人士認為:"大數據正把我們變成新的物種。首先,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從因果關系的串聯思維變成了相關關系的並聯思維。第二,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物質產品的生產退居次位,信息產品的加工將成為主要的生產活動。第三,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將構建在大數據之上。"這個結論正是把大數據視為一種時代特征,迷思的味道濃厚。第一,在地球的溫度、磁場、大氣含氧量和紫外線不變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變成新的物種,即使變也需要上百萬年。第二,大數據不可能使物質產品的生產退居次位。我們只能依靠食品、水、房子、衣物、空氣和交通工具等物質來生存,物質產品的生產永遠處於首位,開發大數據技術或加工信息產品都是為了提高物質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永遠不具有主導地位。大數據本身既不能充饑,也不能讓人們安居。

邁爾恩伯格和庫基爾提出更為荒謬的結論:"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關注社會的各類關系。即只要知道'是什麽',而不需要知道'為什麽'。這就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的思維慣例,對人類的認知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如果大數據技術使人類只知道"是什麽",就不再有探索客觀規律的要求——尋求"為什麽",那麽大數據只能讓人的認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使人類走向無知,以致消弭科學研究,最終導致社會倒退。這樣,大數據還有什麽"時代"分量呢!?實際上,"大數據"分析平台不僅讓人知道"是什麽",而且有時還讓人知道"為什麽",否則就沒有重大的工具性價值,對新聞媒體尤其如此。

 

二、"大數據"的兩面性


大數據正在成為一股熱潮,不僅是IT業的技術革新,也在不斷沖擊政治、商業、社會和其他科技諸多領域。對其模式的思考,以及如何應用它,已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最強音。但是,大數據技術也有兩面性。


從積極方面說,大數據確實已成為數據王國的主線,是下一步信息研究的主要對象。大眾媒體、社交媒體和各個經濟、社會領域如何使用大數據,正確評估大數據的商業價值,建立大數據的新興產業,培育大數據的專業人員,將極大推動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裏·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虛擬世界有取之不盡的資源,數據可以轉化為資產和財富。據預測,僅美國醫療服務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每年創造的價值就在3000億美元左右,全球個人位置服務的最終價值將達到7000多億美元。每天各種機構、個人和大量傳媒發散的圖片、文檔、視頻和言論雜亂無章、周而覆始,人類早已無法掌控。而這些信息正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大量來自人類的心理層面和社會組織的內幕,通過大數據分析人類完全有可能認識複雜、隱秘的社會和自然現象,使科學研究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過去的不可知領域可能將被人類徹底解開謎底。

從消極方面看,大數據技術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它只是決策的一種量化手段。正確認識事物的是非和利害,遵循人文精神是更為重要的前提。缺少這個前提,大數據不僅毫無用處,而且能為謬論尋求支持的數據。


有的文章說:"大數據的時代其實是弘揚理性精神的時代……美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好很多,美國政府在各個領域都用數據分析,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美國確實重視數據,研究社會問題都搞民意測驗或其他實證調查已有八十多年的傳統。但2008年金融危機已過去5年,它的各種經濟決策沒有使其走出困境;它的情報部門搜集的許多數據都是虛假的(例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虛假情報等);盡管有大量智庫提供佐證與數據,美國歷屆政府都有重大失誤。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所預測美國大選,通常每次搜集、分析十多萬個數據,但卻多次預測錯誤。大數據本身不完全等於理性,決策基於數據分析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是一種理性的表現,但更大的理性是人文法則。即重視人民的普遍要求,維護各民族的尊嚴和文化,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和權利。不尊重其他民族的歷史和風俗,奉行種族歧視,只知道本國利益而不考慮他國利益,讓美國政府在內外事務中屢屢受挫,給一些國家的老百姓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例如多次對外戰爭濫殺平民)。


遵循社會(國際)公德、人道主義、公正與正義、平等互利等友善原則,是分析數據的指導性準則。數據是有類別的,它真實與否,對全社會是否有利,哪種意見是絕大多數人擁護、讚成的,讚成的人是哪個階層等等,數據本身還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對社會問題提取大數據,主要了解絕大多數人的意見,依據人民是否滿意做出結論,但大數據與人民的數量絕非完全等同。新聞傳媒反映主流輿論,做出正確而精準的報道,僅僅依賴數據還遠遠不夠。

互聯網、大眾傳媒和社交媒體每天提供的巨量信息有大量冗余、虛假和有害的內容,其中侵犯他人隱私權、生存權和精神健康權的信息與圖像大肆泛濫,"價值密度較低"。人類不但不能把大數據一股腦地當作寶庫,而且要冷靜審視數據的兩面性,拋棄有害和無用的信息,使數據分析立於價值和法律層面,避免浪費專業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機器儲存和分析難以囊括幾十億兆數據,即使儲存了這些數據,專業人員也無法全部調閱,刪除和忘掉無價值的、不相關的信息是處理大數據的重要原則。正如邁爾恩伯格在《刪除:數字時代遺忘的美德》一書中所說,數字技術和全球網絡壓倒一切,使我們忘記自己的自然能力,我們必須重新恢復忘記。人類應采取的措施是"數字化節制、保護信息隱私權、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完全語境化","大數據的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義的留下來,把無意義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數據中需要的是什麽,以及如何判斷這種需要,才能舉一反三地明白到底為什麽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Views: 11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