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 遊太和山日記

太和山即武當山。

相傳真武曾修煉於此,為道教名山,亦以傳授武當派拳術著稱。

山在湖北均縣西南境,有72峰、36巖、24澗、11洞、10池、9井等自然風景。其山中殿宇規模宏大,現保留有太和、南巖、紫霄、遇真、玉虛、五龍等六宮,覆真、無和二觀。全山遊程達60公里。

下筆之初,該篇日記即對太和山(武當山)地區的行政區劃予以記敘,並對其風物景色給予了令人爽心悅目的描繪,如:“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

顯然,徐霞客對武當山的印象頗佳。

從“第一山”之米芾書法寫起,尋紫霄宮,摩展旗峰,對山中異品榔梅亦有所記載。

山峰接踵而至,霞客筆下生花,至天柱峰,則盡力描摹峰高險絕。繼而,對金頂之幽絕亦讚不絕口,文中還有有趣的索取榔梅果實情節的描寫,讓人倍感親切動人。描寫滴水、仙侶二巖時,已是遊蹤將止,但其意興之濃,不遜於前。

武當乃道教名山,霞客筆下的仙觀玉宇也處處透出道教風味,對各祠、殿的描繪也精練純粹。更有結尾處對杏花美景、桃雨煙柳的再現,顯示出一種對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十一日登仙猿嶺。

十余里,有枯溪小橋,為鄖縣境,乃河南、湖廣界。東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不見所自來,而下流淙淙,地又屬淅川。蓋二縣界址相錯,依山溪曲折,路經其間故也。五里,越一小嶺,仍為鄖縣境。嶺下有玉皇觀、龍潭寺。

一溪滔滔自西南走東北,蓋自鄖中來者。

渡溪,南上九里岡,經其脊而下,為蟠桃嶺,溯溪行塢中十里,為葛九溝。又十里,登土地嶺,嶺南則均州境。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山塢之中,居廬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鱗次,不似山、陜間矣。但途中蹊徑狹,行人稀,且聞虎暴叫,日方下舂,竟止塢中曹家店。

十二日行五里,上火龍嶺。

下嶺隨流出峽,四十里,下行頭岡。十五里,抵紅粉渡,漢水汪然西來,涯下蒼壁懸空,清流繞面。循漢東行,抵均州。靜樂宮當州之中,踞城之半,規制宏整。停行李於南城外,定計明晨登山。

十三日騎而南趨,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梁,有溪自西東註,即太和下流入漢者。越橋為迎恩宮,西向。前有碑大書“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陽即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筆,書法飛動,當亦第一。又十里,過草店,襄陽來道,亦至此合。

路漸西向,過遇真宮,越兩隘下,入塢中。

從此西行數里,為趨玉虛道;南躋上嶺,則走紫霄間道也。登嶺。自草店至此,共十里,為回龍觀。望岳頂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滿山喬木夾道,密布上下,如行綠慕中。

從此沿山行,下而覆上,共二十里,過太子坡。又下入塢中,有石梁跨溪,是為九渡澗下流。上為平台十八盤,即走紫霄登太和大道;左入溪,即溯九渡澗,向瓊台觀及八仙羅公院諸路也。峻登十里,則紫霄宮在焉。紫霄前臨禹跡池,背倚展旗峰,層台傑殿,高敞特異。入殿瞻謁。由殿右上躋,直造展旗峰之西。峰畔有太子洞、七星巖,俱不暇問。共五里,過南巖之南天門。舍之西,度嶺,謁榔仙祠。祠與南巖對峙,前有榔樹特大,無寸膚,赤幹聳立,纖芽未發。旁多榔梅樹,亦高聳,花色深淺如桃杏,蒂垂絲作海棠狀。梅與榔本山中兩種,相傳玄帝插梅寄榔將梅嫁接於榔,成此異種雲。

共五里,過虎頭巖。又三里,抵斜橋。突峰懸崖,屢屢而是,徑多循峰隙上。五里,至三天門,過朝天宮,皆石級曲折上躋,兩旁以鐵柱懸索。

由三天門而二天門、一天門,率取徑峰坳間,懸級直上。路雖陡峻,而石級既整,欄索鉤連,不似華山懸空飛度也。

太和宮在三天門內。

日將晡bū黃昏,竭力造金頂,所謂天柱峰也。山頂眾峰,皆如覆鐘峙鼎,離離攢立;天柱中懸,獨出眾峰之表,四旁嶄絕。峰頂平處,縱橫止及尋丈。金殿峙其上,中奉玄帝及四將,爐案俱具,悉以金為之。督以一千戶、一提點,需索香金,不啻禦奪。余入叩匆匆,而門已闔,遂下宿太和宮。

十四日更衣上金頂。

瞻叩畢,天宇澄朗,下瞰諸峰,近者鵠hú天鵝峙,遠者羅列,誠天真奧區也實在是未受人世禮俗影響的中心腹地!遂從三天門之右小徑下峽中。此徑無級無索,亂峰離立,路穿其間,迥覺幽勝。三里余,抵蠟燭峰右,泉涓涓溢出路旁,下為蠟燭澗。循澗右行三里余,峰隨山轉,下見平丘中開,為上瓊台觀。其旁榔梅數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絢爛巖際。地既幽絕,景覆殊異。余求榔梅實,觀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攜出三四枚,道流即道士株連破家者數人。”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數枚畀bì給予余,皆已黝爛,且訂約定無令人知。及趨中瓊台,余覆求之,主觀仍辭謝弗有。因念由下瓊台而出,可往玉虛巖,便失南巖紫霄,奈何得一失二,不若仍由舊徑上,至路旁泉溢處,左越蠟燭峰,去南巖應較近。忽後有追呼者,則中瓊台小黃冠即小道士以師命促余返。觀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兩枚,少慰公懷。但一泄於人,罪立至矣。”出而視之,形侔móu相同金橘,漉lù滲以蜂液,金相玉質,非凡品也。

珍謝別去。覆上三里余,直造蠟燭峰坳中。峰參差廉利棱角鋒利,人影中度,兀兀欲動。既度,循崖宛轉,連越數重。峰頭土石,往往隨地異色。既而聞梵頌聲,則仰見峰頂遙遙上懸,已出朝天宮右矣。仍上八里,造南巖之南天門,趨謁正殿,右轉入殿後,崇崖嵌空,如懸廊覆道,蜿蜒山半,下臨無際,是名南巖,亦名紫霄巖,為三十六巖之最,天柱峰正當其面。

自巖還至殿左,歷級塢中,數抱松杉,連陰挺秀。

層台孤懸,高峰四眺,是名飛昇台。

暮返宮,賄其小徒,覆得榔梅六枚。

明日再索之,不可得矣。

十五日從南天門宮左趨雷公洞。洞在懸崖間。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巖歷不二庵,抵五龍。

輿者轎夫謂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巖下竹笆橋,可覽滴水巖、仙侶巖諸勝。乃從北天門下,一徑陰森,滴水、仙侶二巖,俱在路左,飛崖上突,泉滴瀝於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

至竹笆橋,始有流泉聲,然不隨澗行。乃依山越嶺,一路多突石危巖,間錯於亂蒨qiàn野草叢翠中,時時放榔梅花,映耀遠近。

過白雲、仙龜諸巖,共二十余里,循級直下澗底,則青羊橋也。澗即竹笆橋下流,兩崖蓊蔥蔽日,清流延回,橋跨其上,不知流之所雲。仰視碧落,宛若甕口。度橋,直上攢天嶺。五里,抵五龍宮,規制與紫霄南巖相伯仲。殿後登山里許,轉入塢中,得自然庵。已還至殿右,折下塢中,二里,得淩虛巖。巖倚重巒,臨絕壑,面對桃源洞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圖畫,為希夷即唐末隱士陳摶,號希夷先生習靜處。前有傳經台,孤瞰壑中,可與飛蒨作匹。還過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華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無喬枝異幹;直至峰頂,則松柏多合三人圍者;松悉五鬣,實大如蓮,間有未墮者,采食之,鮮香殊絕。太和則四山環抱,百里內密樹森羅,蔽日參天;至近山數十里內,則異杉老柏合三人抱者,連絡山塢,蓋國禁也。嵩、少之間,平麓上至絕頂,樵伐無遺,獨三將軍樹巍然傑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氣異。余出嵩、少,始見麥畦青;至陜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關,則驛路既平,垂楊夾道,梨李參差矣;及轉入泓峪,而層冰積雪,猶滿澗谷,真春風所不度也。過塢底岔,覆見杏花;出龍駒寨,桃雨柳煙,所在都有。

忽憶日已清明,不勝景物悴憂傷情。

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後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為老母壽。

Views: 1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