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世聯:中國文化產業的觀察與反思 上

一個從事文化產業研究和教學的中國學者,能夠到Monash大學參加文化創意產業論壇是非常高興的。我們早就知道澳大利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驗足資中國借鏡,早就知道這裏的Monash和Melbourne大學文會聚了若幹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學者。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中澳之間、上海與墨爾本之間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與教學方面已經有了許多交流和合作,Justin O'Connor教授還組織了"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creative clusters in Australia and China"研究項目。根據論壇召集人的要求,我就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些情況,向諸位做一報告。

1、曲折歷程

中國文化產業早就有過局部輝煌。20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告別了傳統文化的道德/政治標準和文人/精英趣味,而現代的文化理念、組織和技術也隨西方權力一起進入中國,產業化是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的內涵之一。在"十裏洋場"的上海,新文化差不多也就是文化產業,新聞出版、電影、通俗文藝、娛樂業等都以其都市風格、社會化生產、大眾消費等而成為中國早期文化產業的典型。

1949年後,中國大陸逐步建立了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制度,文化基本上被納入國家主導的計劃體制。文化生產和傳播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的思想路線和方針政策,也承擔著提供的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務的責任。文化機構是由政府全資投入"包下來"的事業單位,其所需經費主要由政府從國民收入中提取,其從業人員是體制內的"國家幹部",文化生產是意識形態生產的組成部分,文化消費則是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過程。這種文化體制與生產方式滿足了特定時期有政治/文化需要,也限制了文化生產力。在極端的"文革"時期,文化領域萬馬齊喑,"八億人民八個戲",以至於連毛澤東1975年也認為當時的中國"缺少詩歌,缺少小說,缺少散文,缺少文藝評論。"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文化的物質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傳播手段、消費方式等也發生了深刻而覆雜的變化,其總的趨勢是意識形態不再全部壟斷文化生活、政府不再提供全部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的政治功能依然被堅持,但其經濟屬性、社會屬性開始嶄露,文化市場、文化商品、文化消費等逐步被允許和認可,"文化產業"從一個被批判的概念轉而獲得積極評價與合法身份。從2000年10月,中共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產業"這一概念,到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發展目標,文化產業在中國蔚然崛起。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文化企業茁壯成長,文化市場日趨繁榮,文化產品和服務極大豐富。今天,文化產業不但已成為中國文化生活與經濟生活的重要生力軍,其多樣效果也深刻地重塑著整個社會生活。

2、發展條件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得益於傳統與現實、政府與社會、國內與國外的多方面因素和力量。擇其大者,主要有4個方面的優越條件。

傳統文化的廣博資源。近代以來,在遭遇西方世界的一系列失敗中,中國迅速放棄自己的文化自信而擁抱西方文化,傳統"教導的文明"(teaching civilization)一轉而為"學習的文明"(learning Civilization)之間,無論是作為一種心理體驗還是一種歷史解釋,"文化失敗"(The Culture o fDefeat)都成為中國現代文化論述中的基調之一,它融合了失敗悲情與新生熱望。中國的"文化失敗"論不同於西方的文化衰落論和文化悲觀主義,它表達的是不屈、不甘的覆興欲望,中國在一度喪失其大國尊嚴後並沒有放棄大國的自我期待。當然,過度的文化自譴也可能導向虛無主義。其實,僅僅文化自身,無所謂失敗,"失敗"論是對中國一度落後於先進西方世界這一客觀事實的解釋之一。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當代中國已經收獲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碩果。在巨大的經濟成就和顯赫的國家實力的背景上,中華大地也湧動著大國崛起、中華覆興的文化熱流,其合理推論之一,是重新確認中國傳統的價值和意義,並努力在新的環境中再造中國輝煌。傳統文化幾乎成為文化產業的取之不盡的重要資源,而文化產業又是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的主要依托。當然,我們在開掘傳統資源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必須避免中國思想家嚴覆所說的"不為無理偏執之頑固,則為逢迎變化之隨波"的兩種偏執,擺脫近代以來"悲情化"所形成的"過度自卑"和冷戰背景下"政治化"所造成"過度沖撞"。

經濟增長的多重效果。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發展文化產業有多方面的意義。第一,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已經開始設計新的生活。告別短缺經濟和物質貧乏,我們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和品味,追求個性和風格。富且教之、富而樂之、富而美之,成為當代中國若幹地區的一個普遍現象,藝術的生活化、人生的藝術化等古老理想通過文化產業而得到部分落實。閱讀、觀影、歌舞、演藝、娛樂、旅遊、時尚等成為日常生活的構成要素,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世界、傳播自己的認知和判斷、欣賞自己的手藝和作品等已不再是少數藝術家的專利,而逐步成為普通人的生活內容。文化產業既是中國發展後廣大公民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必需,也是中國人以新的面貌自立於世界之林的重要標志。第二,經濟增長的後果之一是政府和社會投資可以更多地用於文化領域。政府不但加大投入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且增加公共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幾乎都建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不少地區還建立了文化創意金融平台。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資金也湧現向文化產業領域,民營文化企業在數量的基礎上著力提高質量。正如一些企業家所說,目前中國缺的不是錢,而是好的項目,而文化產業,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新的投資領域。相對充裕的資金確實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第三,中國經濟的成就並不能掩蓋資源消耗過大、低勞動力成本投入、科技貢獻率低、加工貿易占主導地位、服務貿易發展滯後等問題,因此近10年來,中國各級政府都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主攻方向,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把加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首要任務。這些戰略舉措最終指向了現代文化產業。正如歐美發達國家在完成了工業化之後向服務業、高附加值的制造業轉變一樣,在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的中國沿海地區和各大城市,文化產業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文化產業不但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且具有其他產業所不具有低消耗、無汙染、高效益的特點,實體經濟需要文化經濟的補充和矯正,虛擬經濟、體驗經濟、知識經濟、符號經濟,特別是文化產業也就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城市升級的必然趨勢。到2012年,中國城市化率突破50%,城鎮人口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日益增多的城市化洪流中,構建新型城市化戰略格局,提升城市化質量和水平,城市不但是物品(鋼筋水泥、林蔭大道、郊區花園、商品集聚),也是經驗和想象,等等,已逐步成為共識。總的趨勢是擯棄傳統的那種按工業化要求規劃出來的、功能性的、沒有任何地域特色的"福特式"城市,把新型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結合起來,培育城市個性,形成城市特色,建設特色城市,以"高水平唯一性"的地域文化資源塑造城市風貌。資源型城市、工業城市在實行轉型;新建城市突出文化區、註重差異性,在工業遺產、廢棄廠房和倉庫的地基上,一個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崛起;在高樓林立的城市商業區,一個個文化空間被開辟出來。"創意城市"、"生態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概念迅速流行並進入實踐,美感、內涵、品味、格調等,在提升著中國城市化的水平的同時也改造著城市生活的方式。所有這一切,都主要得力於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不但是城市經濟的一個方面,也是城市升級的主要路徑之一;城市形象改寫與重建的進程也是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歷程;城市不但是不同意義上的文化中心,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形態。

全球競爭的現實要求。文化在全球競爭中的作用日益廣泛而深刻。西方文化的縱橫全球的現象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我們對文化的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化價值(如審美價值、精神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象征價值等)上,而應在此基礎上充分認識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甚至環境的深刻聯系及其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以"軟實力"的方式在當前國際競爭中的作用。中國作為文化大國,僅僅靠阻擋外國文化的滲透是無濟於事的,應當大力發展民族文化工業,增強文化的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完善的文化產業體系,參與全球文化競爭。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的興起的過程,也正是中國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系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建設中國現代化的過程。全球化時代文化競爭的先鋒是文化產業,一方面文化產業實際上已是全球經濟運行的一個部分,它提供了必要的就業機會、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文化產品與服務已經置身於全球化政治/經濟的覆雜網絡中成為各種社會力量爭奪的鬥爭場域,在西方文化、美國文化的挑戰面前,發展文化產業是維護國家文化尊嚴、保護民族文化原創力的必然選擇。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