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功秦:中國的城墻文明和西歐的玫瑰文明 上

只有從大歷史的視角,才能客觀地看清這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意義。眾所周知,一百多年以前開始的近代史,就是中國的農業帝國文明敗給了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歷史,中國被迫開始了痛苦的轉型。只有從不同的文明結構這一更宏觀的角度來考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國的失敗與帝國文明崩潰的原因。因為近代以來的歷史,就是中西方兩種不同文明結構沖突的歷史。

 這裏我們先來看中華帝國文明的結構特征。它實際上是一個大一統的以“安分敬制”為基礎的文明,社會個體“各守其分,不得相侵”,如同沒有生命的城墻上的磚頭,整齊地堆砌起來,這個文明中的人們,生活在三綱五常原則建構起來的整齊劃一的社會秩序中。這是一種“求定息爭”的非競爭性的文明。它的體量雖然很大,在近代以前,可以通過規模效應,形成對前資本主義西方的“GDP”優勢。但這種“磚墻式”的帝國結構本身,與西方文明的類似生物細胞體的多元結構相比,它缺乏微觀的個體活力,因而也就缺乏微觀試錯的變異能力,在宏觀上,也就相應地缺乏對變化了的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導致了它自身既不能發展出資本主義,到了近代,也無力應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挑戰。

 中華文明的演化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們自然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中華文明在春秋戰國時代,也曾經生氣勃勃,有百家爭鳴,為什麽後來會演變成為一種近代以前那樣的非競爭性的文明?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帝國,是中國文明史的一大關鍵。也可以形象地說,是中華文明潮流的九曲黃河的大轉彎。春秋戰國時代,華夏文明內部也是列國並存的,是多元的,由小規模的諸侯國家構成的,這些小共同體是自治的,它們的邊界是開放的,人才是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的,列國彼此是競爭的。這種情況與西歐文明結構頗為相似。嚴覆在《原強》中是這樣概括西歐文明特點的,那就是“一洲之民,散為七八,爭雄並長,以相磨淬,始於相濟,終於相成,各殫智慮,此日新而月異”。春秋戰國時代的華夏民族也是如此。各國在競爭中日新月異。這種小共同體之間的多元競爭型結構,能不斷地煥發文明的生機與活力。中國那時是一個產生“大家”的時代。當我們閱讀百家爭鳴時代的諸家思想言論,我們都能感覺到那個時代的先人是何等的敏銳、機智,他們對人生與世界的洞察力是何等的深邃。豐富的思想觀點層出不窮,中國傳統的思想學術基礎,都是在那個時代奠定的。

 但這種多元競爭型文明結構並沒有長期持續下來,穩定下來。春秋無義戰,老百姓生靈塗炭,為了避免戰亂,於是出現了霸主政治,在當時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這些霸主力圖利用自己的實力與權威,在各國之間建立起妥協與和平均勢,如果這種妥協與均勢能穩定地形成,並一直延續下去,那中國就會如同西歐一樣,保持著多元共同體並存的格局,那麽中國的歷史真就要重寫了。然而,古代的中國華夏地區這種多元格局,到秦漢就結束了。此後二千年,中國基本上走的是一條大一統的帝國文明為基本形態的歷史路徑。

 我們可以追溯中國文明從多元競爭到大一統的路線圖:第一階段是從西周分封以後到春秋時代,是諸侯國多元並存格局,第二階段,是戰國時代的兼並戰爭時代,第三階段,到了公元前四世紀,為了適應兼並戰爭中生存的需要,各國通過變法先後走向“軍國化”,即國家以更高效的戰爭動員這一目標作為改革的方向,紛紛把國家變成中央集權的戰爭動員機器。在這方面最為成功的是秦國。最後結局,公元前三世紀,是秦國滅六國,中國演變為秦以後的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

 眾所周知,我們祖輩生活於其中的這個帝國文明的基本形態,皇帝—官僚—士紳相結合,形成中央集權王朝,周期性的一治一亂。秦漢以後,經由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就是隋、唐、宋、元、明、清。每個王朝如同一個人一樣,有青春時代,然後進入中年,被生老病死的問題所糾纏,經歷了從盛世到衰亡的歷史命運。經過漫長(如魏晉南北朝)或短暫(如五代十國)的分裂,但最終中國在亂世後又會回歸於大一統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

正如有學者比較中西文明的歷史後所指出的,中國的歷史雖然豐富多彩,但這一郡縣制帝國的歷史循環,比起西歐封建社會覆雜豐富的演進史來說,要簡單得多。

郡縣制的政治治理架構,在秦帝國基本上已經定下來了。然而,秦朝是一個新興的帝國,制度創設還處於粗放階段。粗放的制度,如同沒有加工過的產品毛坯,質地很差,秦朝的崩亡就是因為這個體制缺乏必要的內部平衡機制,難以抑制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當政皇帝的非理性行為。但到了漢武帝時,帝國文明進入了比較精致化的階段。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建立了十三州刺史,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的意識形態“道統至尊”地位,帝國文明的教化系統是以“道統高於皇統”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儒家的道統至尊,這就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皇統尊順儒家的道統,是它具有合法性(天命)的依據,這樣的文化機制形成了對統治者行為的一定程度的約束,相當程度上實現了體制內部的生態平衡。

Views: 1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