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到過黃山之前,常常聽人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特色是什麼呢?聽別人描摹,總不 得要領。所謂「黃山松」,一向在我腦際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黃山,親 眼看到黃山松,這概念方才明確起來。據我所看到的,黃山松有三種特色:


第一,黃山的松樹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是長在石山 上的。我的黃山詩中有一句:


「蒼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詩中的話;散文地說,該是石罅生,或石縫生。石頭如 果是囫圇的,上面總長不出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扎根在石縫裡。石縫裡有沒有 養料呢?我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一定有科學的解說;我卻只有臆測:《本草綱目》裡有一 種藥叫做「石髓」。李時珍說:


「《列仙傳》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頭也有養分。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 來的吧?長得那麼蒼翠,那麼堅勁,那麼窈窕,真是不可思議啊!更有不可思議的呢:文殊 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於石頭崩裂,松根一大半長在空中,像須蔓一般搖曳著。而這株松樹 照樣長得鬱鬱蒼蒼,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 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第二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極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樹枝 ,絕大多數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條掛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掛下去,不 是它自己發心向下掛的。黃山松的枝條挺秀堅勁,然而絕大多數象電線木上的橫木一般向左 右生,或者像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黃山松更有一種奇特的姿態: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 邊,一面靠近巖壁,一面向著空中,那麼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巖壁的一面一根枝 條也不生。這姿態就很奇特,好像一個很疏的木梳,又像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 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傾向著陽光。


第三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 結松」。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密切地偎傍著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 ,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樹幹,形似希臘殿堂的一種柱子。我諦視這樹幹, 想像它們初生時的狀態:五六根枝條怎麼會合夥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可以抵抗 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如今這株團結松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 伸手摸摸它的樹幹,覺得像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颱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更有 團結力強得不可思議的松樹呢:從文殊院到光明頂的途中,有一株松樹,叫做「蒲團松」。

這株松樹長在山間的一小塊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築著石圍牆,足見這株樹是一向被人重視 的。樹幹不很高,不過一二丈,粗細不過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條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 都伸得極長,足有樹幹的高度的兩倍。這就是說:全體像個「丁」字,但上面一劃的長度大 約相當於下面一直的長度的四倍。這一劃上面長著叢密的松針,軟綿綿的好像一個大蒲團, 上面可以坐四五個人。

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條,梢頭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個小阜,和枝條 的梢頭相距不過一二尺。人要坐這蒲團,可以走到這小阜上,攀著枝條,慢慢地爬上去。陪 我上山的嚮導告訴我:「上面可以睡覺的,同沙發床一樣。」

我不願坐轎,單請一個嚮導和 一個服務員陪伴著,步行上山,兩腿走得相當吃力了,很想爬到這蒲團上去睡一覺。然而我 們這一天要上光明頂,赴獅子林,前程遠大,不宜耽擱;只得想像地在這蒲團上坐坐,躺躺 ,就鼓起幹勁,向光明頂邁步前進了。

Views: 7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