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大事情就是外交上的大事情,那麽在這期間發生了楚國被秦國的謀臣張儀所騙,被張儀欺騙一種喪權辱國的事件。在楚懷王16年,也就是公元前313年的時候,秦國的國君秦惠王,派張儀到楚國來,帶了很多錢。張儀到楚國來以後,就賄賂楚國的這些權奸,奸臣們,來說服楚王,要求楚王和齊國斷交。因為我們說了屈原生的背景就是三國之間的矛盾鬥爭,在這之前,楚國和齊國是聯盟關系,來共同對抗強秦,秦國就要拆散這個聯盟,就要求楚國和齊國斷絕外交關系,然後交換的條件是什麽呢?秦國就提出來,拿六百裏土地補償楚國。如果是很明智的國君這個條件對他沒有什麽誘惑力,但是楚王很昏聵,再加上疏遠了屈原,他看不到這一點。於是他很貪婪,有六百裏土地,那好,我們跟齊國絕交,絕交之後,然後楚王就派使者去秦國去,去找張儀,因為張儀中間牽的線,說索要六百裏土地,現在我們跟齊國已經絕交了,六百裏土地給我。張儀不出來見,找一次他不出來,找兩次他不出來,說他受傷了,坐車摔斷腿了,摔傷腿了,不見他,不見楚國的使者。那麽楚王一聽說秦國是不是怪我們跟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呢?於是派一個人到齊國去,在朝廷之上痛罵齊王。齊王很生氣我們本來是盟友,你現在不跟我友好了不說,你還派人當面來罵我,於是齊國說,堅決跟楚國斷絕關系,而且齊國跟秦國結成聯盟了,這樣楚國就孤立了。楚王認為我現在跟齊國徹底地斷了,再派人到秦國去索要土地,這一次張儀出來了,張儀說,我什麽時候說過六百裏土地,我只說過,六裏土地補償給你,交換條件是六裏土地。六裏土地只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個村,這顯然是侮辱了楚國,顯然是戲弄了楚國,愚弄了楚國,於是楚王大怒,決定發兵攻打秦國。大家知道打仗是秦國的特長,楚國和秦國在丹陽,也就是現在的漢中這一帶,打了一仗,結果楚國打得大敗,死了八萬將士。這一打敗了以後,楚懷王更加惱羞成怒,拼了,於是又把全國的軍隊所謂悉發國中之兵,把全國軍隊拉到前線去,要跟秦國決一死戰,又敗,再戰再敗。而在這個時候呢,後方的韓國魏國趁機來攻打楚國,楚國是腹背受敵,沒有辦法,楚王只好撤兵而回,撤兵回來之後,楚王派屈原到齊國去,還重新恢復還是我們要聯齊,聯齊才能抗秦。於是楚國和齊國又重新修好。楚國同齊國重新修好以後,秦國又害怕了,於是又派張儀,派人到楚國來,說願分漢中之半以和楚,也就是說,我把漢中給一半給你,給楚國,我們倆講和。漢中本來就楚國的土地,是這次戰爭秦國占領去的,現在還一半,也還是我的土地,拿回來也就算了,但是楚王對張儀的憤怒還在心裏邊,因為是張儀耍弄了堂堂楚國,於是楚王說,願得張儀不願得地,土地我不要,我要張儀,要張儀幹什麽,把他殺掉,解恨,秦王說這怎麽辦呢?張儀說那我就去吧,張儀就只身到了楚國,到了楚國以後,被楚王關到牢裏面,但是張儀賄賂楚國的內奸,然後又從內奸又到楚王的寵妃,也就是他的夫人,鄭袖那兒去遊說,最後鄭袖居然哭哭啼啼地到楚懷王那兒去要求把張儀放了,結果楚懷王聽信了夫人鄭袖的話,就把張儀放了。大家想一想,楚國打了兩次戰爭,死了八萬將士,丟了那麽多土地,換了一個張儀,如果把他殺了,可以振奮一下楚國的民心,但是,居然就把他這樣輕易地放了。當時屈原不在楚國,屈原在齊國,從齊國出使回來之後,聽說把張儀放了,非常生氣,當面質問楚王何不殺張儀。楚王似乎又明白過來了,哎呀,應該殺呀,於是又派人去追,結果早就逃之夭夭了。可以看出從外交上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楚國的衰敗,楚懷王背離了改革道路,疏遠了屈原,導致了楚國一蹶不振,這是屈原最為痛心的。

屈原這一生,被兩次流放,第一次流放是在楚懷王24年,也就是公元前305年,這個時候秦國的秦惠王死了,新的國君秦昭王登極,那麽楚國國內親秦派再次得勢,楚國再次和齊國分裂,又要求和秦國合在一起。那麽屈原是主張聯齊抗秦,但是親秦派呢,卻排斥屈原,屈原極力反對,反而遭到流放,屈原的第一次流放在漢北,也就是在今天的湖北的鄖陽襄陽這一帶,時間大約是四、五年的時間,後來屈原作為聯齊的使者被召回來了,這是第一次流放時間比較短。第二次流放起因就是因為武關之會。所謂武關之會,武關在秦國的境內,秦國的新國君秦昭王,為了表示拉攏楚國,邀請楚懷王,到武關會盟。大家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經常有諸侯盟會,要求楚懷王會盟,那麽這時候楚國國內圍繞著楚懷王究竟可不可以去,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以屈原為代表的一派,堅決反對楚懷王到秦國去盟會,到武關盟會。他認為秦國是虎狼之國不可信,去了楚懷王的安全有保障嗎?去了能談出什麽問題來嗎?而以楚王的長子,也就是後來的頃襄王,以及楚王的小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令尹子蘭為代表的這一派,堅決主張楚懷王可以去。他們說,奈何絕情歡,秦王好意嘛,要求我們去,為什麽要拒絕他的好意呢,最後楚懷王聽信了他的兒子的話,到了武關去盟會,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王一去就被秦國扣了。楚王被扣以後,趁機他逃出來過,逃到哪兒呢?逃到趙國,堂堂楚國的國君到了秦國被抓了,抓了以後又逃脫了,逃到趙國以後趙國不敢接受,說我得罪不起秦國,又把他送回到秦國來。最後楚懷王是死在秦國,戰國七雄很大一個國家,楚國的國君就這樣死在別人國家,楚懷王死了。楚懷王死了以後,他的兒子頃襄王繼位,就是後來的頃襄王,頃襄王繼位,讓他的弟弟也就是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做令尹。那麽楚國的人對他們兄弟倆是心有怨憤的,因為當初楚懷王到秦國去,就是他們的主張,現在楚懷王死在秦國,而這些主張他去的人,一個登上了王位,一個當了令尹,所以很多怨言。那麽這個怨言最多的當然是屈原了,屈原特別對子蘭,很多怨憤之言,怨憤之詞,子蘭聽了以後非常生氣,於是在頃襄王面前進讒言。頃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逐出郢都。郢都就是當時楚國的首都叫郢都,屈原就這樣被趕出首都了,屈原的流放他是從郢都出發沿江而下到鄂渚,鄂渚就是現在的湖北武漢,然後再沿江而下,到了長江下遊的嶽陽,嶽陽大概在現在的安徽境內,然後就在嶽陽逆流而上,折返回來,再過鄂渚,也就是武漢,然後再沿江而上過洞庭湖,到湖南的辰陽,到湖南的漵浦,然後由漵浦再過洞庭湖到汨羅江。我說這個過程很簡單,實際上是歷時二十年,這二十年之間屈原是個什麽樣子呢?屈原他的詩裏面很多地方描寫他這種流放以後這個形象,他說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屈原長得非常清瘦,但是頗有精神。屈原在文章裏寫,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屈原是什麽樣子呢?戴著高高的帽子,切雲高冠,掛著長劍,帶長鋏之陸離兮,行吟澤畔,形容憔悴,行吟澤畔。他這詩都被後世作為描繪屈原的一個形象依據,現在很多屈子行吟圖,最有名的像明代有個人叫陳洪綬有一幅叫《屈子行吟圖》,就是根據屈原的詩來描繪他的形象,屈原就這樣在長江和沅湘之間流浪了二十年。

屈原他熱愛楚國,熱愛人民。他的詩裏面這樣寫,說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這是說鳥飛千裏,鳥飛千裏最終回到自己的老窩,狐貍死的時候,據說那個頭總是朝著它的出生地。那麽屈原呢,他這樣愛楚國,愛他的故土,這跟戰國時期那個風氣完全是不一樣的,在戰國時期,知識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見的一種選擇,很常見的,是一種社會風氣。在戰國時期,秦、楚兩個大國打仗是經常的事,但是誰也沒有力量吞並對方,所以與其臨近的小國根據自己對時勢的判斷時而幫助秦國,時而幫助楚國,因為如果稍微惹怒哪一個國家都會引來國家的滅頂之災。在那時候,小國一切圍繞著利益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不以這種反復無常的立場而羞恥。後用“朝秦暮楚”來比喻人的反復無常。但是屈原他熱愛故鄉,熱愛人民,他把熱愛楚國與熱愛整個華夏民族統一起來,屈原是個真正的愛國者,他愛自己的故鄉,愛自己的故土。在《離騷》的結尾他寫到,自己曾經試圖要離開這個混濁的楚國,他用浪漫主義手法,說自己駕著龍啊駕著鳳終於脫離了這個現實環境,終於飛升到天空,飛上天空以後似乎已經得到解脫了,寫他怎麽高興,我終於解脫了,然後他筆鋒一轉,寫到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意思是說,我在光耀陸離當中我升上了天空,卻突然間看見了下界我的故土,腳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車夫哭了,我的馬兒也不走了,我怎麽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離騷》寫到最後,還是我舍不得楚國,我底下這片熱土,這是多麽誠摯的對故土的一種熱戀。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往往是從愛鄉土而發展起來的,如果一個人對他自己的生身的故土都沒有一點感情,那怎麽談得上對祖國對民族會有真誠的愛呢?所以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朝秦暮楚,無可厚非,但是熱愛故鄉,為祖國的富強而奮鬥,則更為高尚,而且屈原他不僅僅熱愛故土,更熱愛故鄉的人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的命運,與他們息息與共。在屈原的詩歌當中,他常常寫到“民”,寫到“百姓”這兩個詞,他深深地懷著憂國憂民的思想,他不愧為一位偉大的人民的詩人。

Views: 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