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在20世紀最後的兩年裏,一些作家開始考慮這樣的問題:在下一個世紀裏是否會失業?這樣的憂慮並非出於對自己才華和能力的懷疑,而是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懷疑。在今天,在21世紀,人們已經相信網絡和生命科學正在重新結構我們的世界。一個是外部的改變,網絡在迅速提高交流的速度的同時,又在迅速地降低交流的成本,使人們在與世界打交道時獲得了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權利;另一個是內部的改變,生命科學對基因的認識使我們走上了一條捷徑,讓我們感到了走向生命本質時不再是路途遙遠。這兩者差不多同時出現,又差不多同時成長,於是我們對生命和對世界的看法也在同時改變。

我知道作家的不安是害怕圖書會消失,這個不安是來自兩方面的,首先他們害怕會失去手觸摸紙張時的親切之感,這樣的感受是我們的祖先遺傳給我們的,祖先們就像留下了房屋和街道一樣,留下了手和紙難以分離的親密之感,這樣的感受在我們還是嬰兒時就已經開始了成長,很多人都難以抹去這樣的記憶──坐在母親的懷中,孩子的手和母親的手同時翻動著一本書。現在,人們似乎意識到某一天不再需要作為物品的報紙和圖書了,而且這樣的意識在人群中迅速地彌漫,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無紙化出版即將來臨,人們可以在因特網上隨意讀到想讀的一切文學作品。於是作家們接下來就會關心另一個問題:去何處支取版稅?我在這方面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雖然傳統的法律在面對今天高速前進的網絡有些無所適從,雖然在中國有很多作家的作品都在網上被免費閱讀,但是我相信這一切都是暫時。當網上虛擬出版的時代真正來臨,那麼傳統出版累積下來的一切問題,比如印刷成本不斷提高、倉庫不斷積壓和應收款數額不斷增長等等都會煙消雲散。虛擬出版幾乎是零成本的現實,將會使讀者用很少的錢去得到很多的書籍,對作者來說,其收益也將是有增無減。而且虛擬出版不會再去消耗我們已經不多了的自然資源,還將降低造紙和印刷帶來的對環境的汙染。

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圖書是否會消失,而是閱讀是否會消失。只要閱讀仍然存在,那麼用什麼方式去讀並不重要。我想閱讀是不會消失的,因為人類的生存是不會消失的,我相信誰也無法將閱讀和生存分隔開來。我有一個天真的想法,在這個世界上越是古老的職業,就越是具有生存的勇氣和能力,因此任何職業都不會消失,只是得到形式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或者說網絡帶來的改變,不會使這些古老的職業變得更老,恰恰是要它們返老還童。當然,預言家會消失,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裏,我想人們唯一不需要的就是預言。

在今天的中國,網上的文學受到了空前的歡迎,我所說的網上文學並不是指那些已經在傳統出版中獲得成功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已經上網,我指的是那些在傳統的圖書出版中還沒有得到機會的作者,我閱讀了一些他們的作品,坦率地說這些作品並不成熟,讓我想起以前讀到過的中國的大學生們自己編輯的文學雜誌,可是這些並不成熟的文學作品在網上轟轟烈烈,這使我意識到了網絡的意義和價值,因為人們在網上閱讀這些作品時,文學自身的價值已經被網絡互動的價值所取代,網絡打破了傳統出版那種固定和封閉的模式,或者說取消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界線,網絡開放的姿態使所有的人都成為了參與者,人人都是作家,或者說人人都將作者和讀者集於一身,我相信這就是網上文學的意義,它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自由,它應有盡有,而且它永遠只是提供,源源不斷地提供,它不會剝奪什麼,如果它一定要剝奪的話,我想它可能會剝奪人們旁觀者的身份。

事實上,這是文學由來已久的責任,一個寫作者和一個閱讀者的關系,或者說一本書和一個世界的關系,這樣的關系似乎一直在困擾著文學,同時也一直在支撐著文學。想想巴爾紮克和狄更斯他們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在報紙上以每天連載的方式完成的;再想想20世紀兩部著名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的這兩部作品在今天看來似乎布滿了閱讀的障礙,然而在它們自己的時代裏都曾經熱銷一時。有時候文學的看法和時代的看法總是背道而馳,這是因為文學有著超越時代的持久不變的原則,而喜新厭舊則差不多是每一個時代的原則。然而巴爾紮克和狄更斯,還有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的例子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這些經久不衰的作家一方面和文學心心相印,另一方面又和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連,他們都具備了上述兩種原則,文學的原則使他們成為了經典作家,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們內心深處的朋友,而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原則使他們的名字變得響亮和顯赫。一句話,無論是巴爾紮克和狄更斯,還是普魯斯特和喬伊斯,他們都通過了所處時代最便捷的途徑來到讀者們中間。對於今天的作家,通向讀者的道路似乎要改變了,或者說一條新的道路已經展現在眼前,就像是在一條傳統的道路旁邊,增加了一條更為快捷的高速公路,這有什麼不好?

在今天的中國,網上傳播的文學和傳統出版的文學已經並肩而行了,我現在要談的不是網絡文學和傳統出版的文學的比較,這個話題沒有什麼意義,對於文學來說,無論是網上傳播還是平面出版傳播,只是傳播的方式不同,而不會是文學本質的不同。我要談的是網絡和文學,談它們之間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共同之處。

我們都知道文學給予我們的是一個虛構的世界,我相信這是因為人們無法忍受現實的狹窄,人們希望知道更多的事物,於是想象力就要飛翔,情感就會膨脹,人們需要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擴展自己的現實,雖然這樣的世界是建立在別人的經歷和情感之上,然而對照和共鳴會使自己感同身受。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精神的力量,現實太小了,而每個人的內心都像是一座火山一樣,噴發是為了尋找更加寬廣的空間。那麼多年來,文學一直承受著來自現實世界的所有欲望,所有情感和所有的想象,如果不能說它是獨自承受,那它也承受著最重的部份。

現在,網絡給我們帶來一個虛擬的世界,與文學一樣,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它的空間取決於人們的想象力,有多少想象在出發,它就會有多少空間在出生;與文學不同的是,人們不需要在別人的故事裏去尋找自己的眼淚和歡樂,網絡使人人都可以成為虛擬世界的主人,點動鼠標就可以建造一座夢想中的宮殿,加密之後就像有了門鎖和電網。如果說安娜·卡列尼娜的房間人人都可以進入,只要你買下或者讀過托爾斯泰的書,那麼網上的宮殿則永遠是自己的領地;雖然有時候黑客會大駕光臨,可是現實中的宮殿也會遭遇小偷和強盜,而且類似的經歷只會使這一切變得更加真實,當然也會更加激動人心。

我承認自己迷上了網絡的世界,一方面是它如同文學一樣使我們的空間變得無法計算,另一方面是它正在迅速地瓦解著我們固有的現實,這是文學無法做到的。有時候我覺得網絡的世界很像是文學和信用卡的結合,我的意思是說它具有天空和大地的完整性,它建立了一個虛幻的世界,像文學那樣去接受人們多余的想象和多余的情感,與此同時它又在改變我們的現實,就像信用卡虛擬了錢幣一樣,它正在虛擬我們的現實。如果說文學虛構的世界僅僅是天空的話,那麼網絡虛擬的世界完成了天空和大地的組合。不過有一點它們永遠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們需要畫餅充饑,因為這樣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