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自古重口彩,愈是重要的良辰佳節愈要多講些吉利話,比如把年糕叫成“步步高”,把餃子喚做“萬萬順”,鮮美的燒魚不能吃完稱為“年年有余”。改革開放後“洋節日”盛行,因為“蘋果”與“平安”諧音,中國大陸開始流行起平安夜吃蘋果的習俗——如此說來,榴蓮被情人節遺忘,倒真是一件讓人驚訝的小事。漢字中,似乎再難找到比榴蓮更有詩意的水果名了——除了《西洲曲》中被徐徐道來的“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將這江南尋常之物賦予了濃濃的愛慕之情,還有什麽水果僅通過唇齒間的輕喚就能讓人感到別有風情呢?更讓人回味無窮的是“榴蓮”二字的由來,還真與其寄懷的“流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果你一層一層一層一層地剝開榴蓮的心……

        榴蓮原產東南亞,榴蓮之名自然也來源於東南亞的名人軼事。傳說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因出海時間太長,船員們大多思鄉情切,途經南洋一海島時,鄭和上岸發現了一堆龐大而渾身長刺的水果同大家一道品嘗,船員們被這美味吸引,一時竟淡化了思鄉之情,遂將此果取名為“流連”。天長日久,流連二字漸漸“水果化”,便演化成漢語連綿詞“榴梿”。在中國大陸,人們又習慣將這種高大喬木上的果實寫成以草為旁以木為首的“榴蓮”,在詞匯上的烏龍之余,多了一絲與蓮子柔情的偶合,倒也別生一番雅致。

        當老謀深算的朱棣令鄭和下西洋時,他心裏惦念的或許是那個仁厚好學的侄子朱允炆,但對於東南亞各國來說,鄭和帶來的異域文明無異於一場浮光掠影卻動人心魄的風暴,在這片星羅棋布的群島上灑下了無數典故與傳說。相較於“流連”的淡淡憂傷,在東南亞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略煞風景的傳說:鄭和在一個小島上的果樹旁解手,於是那顆果樹仿佛吸了靈氣一般結出了榴蓮,所以這榴蓮的果肉天然帶有一股怪味,那便是三寶太監的“汙物”所致了。

納尼?榴蓮是鄭和“拉”出來的?我想靜靜!

        這個傳說背後是古代東南亞盛行許久的“鄭和崇拜”。對於永樂皇帝來說,鄭和或許只是一個太監,一員愛將;而對於當時的東南亞來說,鄭和是真正的“天使”,其身後的船隊則象征著一個無以倫比的文明。與所有傳說相似的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在日後的口耳相承中被神化,鄭和的小名“三寶”也因此成為一個文化圖騰被烙在了兩大洋的邦國之中。至今,馬六甲有三寶城、三寶井;曼谷有三寶廟、三寶寺塔;爪哇島上甚至還有一個三保市——於是作為東南亞熱帶水果的冠冕,榴蓮與鄭和牽扯上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系,也就不稀奇了。

        在中國大陸,味道奇特的榴蓮可謂水果攤上的明星,在近年中國市場上一路呈高歌猛進之勢;然而這種熱帶物產究竟是來源於何地又從何時傳入中國的呢?這個問題又將歷史帶回到了鄭和的船隊上。當時鄭和身邊有一位精通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回族通事,名叫馬歡;馬歡曾隨鄭和參加過第四、六、七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等十余國並到麥加朝過聖,回國後將行經眾國的政治、風土、人文、物產等狀況紀錄下來,匯編成《瀛涯勝覽》,在這本書中,便提到了榴蓮:

鄭和下西洋時的盛大捧場,你猜誰是馬歡?

“有一等臭果,番名‘賭爾焉’,如中國水雞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內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這大概是中國官方對榴蓮最早的正式記載了。所謂“賭爾焉”,應該是馬來語“Durian”的音譯;由此來看,榴蓮很可能起源於馬來西亞,於明初通過航海活動傳入中國。目前無論從產量、種類與出口講,泰國都無愧於“榴蓮國”之稱,然而追根溯源,榴蓮的本家還要回歸到馬來西亞,至大城王朝時期,這種神奇的水果方傳入泰國。大城王朝幾乎與明朝同時建立,國祚卻比明朝長了一百四一年,這樣漫長的歲月也使得榴蓮向外流傳的時間變得模糊不清。然而這一切都不影響泰國人民對榴蓮的青睞,這種喜歡深深地體現在泰國流傳著的兩句諺語中:

“典紗籠,買榴蓮,榴蓮紅,衣箱空。”
“當了老婆吃榴蓮。”

傑倫傑倫,你在幹啥?

        榴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其果肉中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相當豐富,泰國人病後、婦女產後常以榴蓮補身,久而久之,榴蓮便有了“水果之王”的稱號。現在榴蓮被稱為“熱帶水果之王”,大體是為了與其它幾個“水果之王”的競爭對手藍莓、獼猴桃區分開來吧。

        相較於藍莓和獼猴桃,榴蓮最明顯的特征或許依然是它濃烈的氣味。在榴蓮面前難以找到中立者,或沈迷其香,或抱怨其臭,這種強烈的差異使得榴蓮縱然在泰國, 也是禁止帶入機場等公共場合的。中國現代詩人郁達夫旅居東南亞多年,在其《南洋遊記》中就曾提到這個讓人又愛又煩的水果:

“榴蓮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又臭又香又好吃”,毛主席愛吃的臭豆腐亂入,我錯了……

        “又臭又香又好吃”,這七個字通俗而直接地標註了榴蓮的特色。中國還有一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著名小吃臭豆腐,那是人為將豆腐發酵而成的美味,而榴蓮卻是來自大自然的原生態水果,是上天對人類的饋贈——若是有人無法忍受它的臭味,那也只能自嘆一句沒有口福了。

        榴蓮樹是一種巨型的熱帶常綠喬木,榴蓮也保持著其母體的體型,通常有足球大小,在中國的水果攤上,恐怕也只有西瓜能與之媲美了。不過西瓜94%以上都是水分,在暑氣十足的盛夏,一個大漢吃一個西瓜也不是一件難事,而榴蓮就不一樣了——且不說能不能吃得下,榴蓮營養過於豐富以至於腸胃難以在短時間內吸收,過量食用容易出現呼吸困難、面紅、胃脹等癥狀,這時候最好吃幾個山竹化解其熱性。說來也巧,同為熱帶水果山竹號稱“水果皇後”,與榴蓮的“水果之王”相得益彰,看來在水果界,也還是頗講究門當戶對的。

柬貢布省重要的標誌榴蓮,其雕塑矗立在通往市區的入口處。

        榴蓮不宜多吃,泰國衛生部就曾勸告公眾一天不要食用超過兩瓣榴蓮;同時為榴蓮去殼也是一個技術活,所以榴蓮更常見的買賣方式是化整為零,由小販們精心剖開去皮,放置在保鮮膜中單賣果肉。剝好的榴蓮肉賣相自然不佳,但可以肉眼和手指按壓看出和感覺出是否已熟,衡量一下利弊,也便欣然接受了吧。

        比起傳統的中國本土水果,榴蓮肉細膩柔軟的質感讓它更容易受到甜點的青睞。單純的榴蓮自然是引人入勝的,但“水果之王”又怎能甘心僅作為水果而存在呢?甜點、披薩、糖果、冰激淩,但凡想得到的地方,都有榴蓮的身影,在粵菜中還有一道極接地氣的佳肴“榴蓮燉雞”,讓人感慨榴蓮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而在都市男女中大行其道的甜點界,榴蓮則比任何水果都如魚得水:榴蓮雪媚娘、榴蓮班戟、榴蓮凍芝士、榴蓮布丁、榴蓮糯米糍……如果甜點是一家公司,那榴蓮家族絕對是超級大股東,分鐘鐘可以掌控食客們的舌頭與腸胃。

榴蓮燉雞,絕對接地氣哦!

        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使得榴蓮肉作為甜點的原料比其它水果更容易駕馭,而甜點的制作工藝又有效克制了榴蓮對某些人來講過分刺鼻的味道,使榴蓮甜點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盤中美味。把吉利丁片放涼水泡軟,放入牛奶中隔熱水浸泡至融化,而後放入榴蓮肉,拌勻後倒入包了錫紙的慕斯卷中入冰箱冷藏三個小時,便能制成甜美可人的榴蓮凍芝士;做輕乳酪蛋糕時將榴蓮肉搗碎後加入面糊,烹制出的蛋糕會有一股若即若離的榴蓮香;雪媚娘就更是榴蓮的絕佳表演場——細白Q滑的冰皮下散發出怡人的奶油香氣,內裏再裹著軟糯的榴蓮,還有比這更讓人流連的嗎?

        原生態的榴蓮容易在家裏留下久久難散以散去的味道,這給廣大的榴蓮控們不小的困擾。有些人把榴蓮剖開之後用保鮮膜和木炭一起包好,放進冰箱裏,這樣榴蓮的味道會吸附在木炭上面,可這樣的方式未免有些過於繁瑣,“伐薪擺炭冰箱中”的做法也並不利於環保,相比榴蓮與甜點的水乳交融或許是化解這種矛盾的好消費方式。清朝乾隆六下江南,此次題一回玲瓏酥,彼次題一回燈芯糕,一根禦筆龍飛鳳舞地譜寫了一代帝王“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的任性傳記,而當下的社會這樣的享受將由一個又一個甜點品牌通過市場經濟的運作飛入尋常百姓家了。然而縱然是資深的榴蓮控,也難將面對林林總總的甜點指點江山,問蒼茫大地,誰又知道榴蓮甜點哪家強呢?

榴蓮甜點哪家強?

        其實,甜點雖然以抑制氣味的方式讓榴蓮更為大眾所接受,但真正讓榴蓮控所流連的,還是榴蓮本身那份返璞歸真的榴蓮香,這便是榴蓮的“旨味”。由大衛•賈柏拍攝的紀錄片《壽司之神》中,三星大廚小野二郎不止一次提到了“旨味”這個概念:最適合的原料,最適合的吃法,最適合的食客,如此方能品味極簡而純粹的“旨味”。榴蓮甜品也正是如此,有些事情可以通過後期加工改變,比如制作工序,比如產品包裝;但有些事情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那便是榴蓮原料的產地。

        中國人對飲食一向講究。孔子嘗雲“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文人飲茶更是不厭其煩:龍井茶須用虎跑泉水,大紅袍離了那半山腰就沒了腔調,峨眉雪芽更是因為生長地域的區別被分成了天池、競月、白巖、黑水、寶掌“五峰雪芽”,這便是因原料產地而產生的高低貴賤之別。恰如龍井,那“杭州龍井”與“西湖龍井”便不可同日而語;普通龍井與獅雲龍虎梅又天差地別,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物產也大抵如此。

“貓山王”一出,誰與爭鋒?

        榴蓮的世界亦是如此。當下由於經濟運作,榴蓮的種植地域已經拓展到了整個東南亞乃至於中國南方,但馬來西亞依然是其不變的家鄉,一方水土養一方榴蓮的古話依然適用——榴蓮以馬來西亞出產的為冠, “金鳳凰”、“貓山王”、“蘇丹王”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泰國榴蓮產量雖大,也有“金枕”、“金手指”一幹名品,但比起馬來西亞的三巨頭,恐怕也只能喟嘆一聲天外有天了。當下中國大陸流行的榴蓮大多都進口於泰國,沒成熟就被果農砍下來等放熟了再賣,馬來西亞榴蓮可容不得如此草率,以“貓山王”為例:馬來西亞人會將熟透後自己從樹上掉到地下但沒有裂開的完整榴蓮,送到一只困在籠裏的“貓山”(其實就是果子貍,馬來語Musang)面前,由它聞香鑒別優劣,如果“貓山”聞完後興奮不已,這榴蓮就是極品的“貓山王”。比起碩大的泰國榴蓮,“貓山王”榴蓮的體積通常都較小,否則從成熟後樹上掉下來會跌成稀巴爛,更不用食用了——而這也限制了這幾種榴蓮的生產,使得純正的“貓山王”榴蓮價格居高不下。傳說澳門賭王何鴻燊用專機在新加坡機場運了100個“貓山王”榴蓮回香港,只舍得送給當時的特首曾蔭權10個, “貓山王”榴蓮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生於嶺南的荔枝與長安不過兩千公裏,已經讓母儀天下的楊玉環如此沈迷了,然而廣大的平民百姓卻少有這樣的機會,以至於蘇軾被貶至惠州時竟愉快地吟詩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中國人自古有著“饞我強漢者,雖遠必吃”的誌氣,而如今孤懸海外的馬來西亞榴蓮,是不是也燃起了你腸胃裏的小饕餮呢?

高大的榴蓮樹。

        莫愁馬來西亞路遠難達;也莫愁“貓山王”奇物難得。上海潼帛貿易有限公司手工制做的榴蓮甜點,采用馬來西亞空運整顆A果頂級品種“貓山王”榴蓮為原料,讓您在家中即可享受楊貴妃般的王公待遇,在榴蓮悠長美妙的香氣中回溯鄭和下西洋時的波瀾壯闊。 “榴星球”進口榴蓮及多種口味的榴蓮泥、榴蓮慕斯蛋糕、榴蓮摩提,一定不負高品味的你“饞我強漢者,雖遠必吃”的決定,要不要嘗嘗呢?(轉載聯系作者江隱龍(微信公眾平臺“隱語”:yintalking)。)

Views: 51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