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洛德•馬基:《食物與廚藝》の蛋

 蛋是大自然以及廚房的驚奇之一。它簡單而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日常生活裏的奇跡:集合多種營養素,轉變成活生生、會呼吸且精力旺盛的生物。蛋已成為一種象征,訴說著動物、人類、神祇、地球,甚至整個宇宙謎一般的起源。埃及的死亡之書,印度的《梨俱吠陀》,希臘的奧菲神秘儀式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創世神話,都是從無生命白色蛋殼內迸發出的生命受到啟發。
  如果說蛋在今日會引發人什麽感受,那應該就是得小心翼翼提防它摔破,這一點讓人不勝其擾。雞蛋現在已經成為工業化產品,人們對雞蛋的熟悉幾乎到了視而不見的程度,唯一的例外是1970~1980年,蛋因為人類對膽固醇的恐慌而聲名狼藉。
  無論熟悉或恐懼,都不應該忽略蛋的多樣面貌。蛋的內容物是最原始的、尚未成形的生命物質,因此它們變化多端,也因此廚師能做出結構如此變化多端的料理,從輕盈而脆弱的蛋白霜,到濃稠而飽滿的蛋奶沙司,蛋在滑順的醬汁裏讓油與水融為一體;改善糖果和冰淇淋的質地;為湯、飲料、面包、面食與糕餅,添加更多風味、成分與營養;它們令油酥餅發出光澤;使肉湯和酒更純凈,而它們本身還能耐受沸煮、炒、炸、烘焙、烤烤、腌制與發酵等烹飪方法。
  同時,蛋作為創造者的象征,在現代更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蛋黃儲存了母雞從種子與樹葉獲取的養分,而種子與樹葉則儲存太陽的輻射能,讓蛋黃呈現“黃色”的黃色色素也直接來自植物,這種色素能保護植物中執行光合作用的機制,不會因太陽強烈照射而遭受破壞。因此蛋確實蘊藏了創造萬物的力量,從發育的小雞回溯到母雞、再到作為母雞飼料的植物,然後來到生命之火的終極來源:天空中的黃色圓球。蛋是陽光折射出的生命。
  許多動物都會下蛋,從鴿子、火雞,到野鳥、企鵝、烏龜和鱷魚,而人類便利用這些蛋來滋養自身。在許多國家,雞蛋可說是最常食用的蛋,因此我將專註於討論雞蛋,偶爾會另外提及鴨蛋。
  雞蛋品質的劣化
  雞蛋原始的設計就是讓小雞在發育期間能自我保護。雞蛋對我們而言是相當獨特的動物類生鮮食物,只要能保持完整,置於陰涼處,就算放置數周也還能吃。即便如此,雞蛋一離開母雞就開始劣化,此時會發生基本的化學變化:放得越久,蛋黃與蛋白堿性越強(較不酸)。這是因為雞蛋中的二氧化碳,會溶解於蛋白及蛋黃形成碳酸,再緩慢通過蛋殼上的毛細孔,最後變成二氧化碳氣體流失。透過酸堿值檢測就可知道酸和堿的濃度,蛋黃會從微酸的6.0變為接近中性的6.6,而蛋白則從7.7的堿性變為堿性非常高的9.2,有時甚至更高。
  蛋白的堿化會使外觀出現極明顯的變化。因為新鮮雞蛋的酸堿度動輒讓蛋白裏的蛋白質聚集成塊,且大到足以偏折光線,因此新鮮雞蛋的蛋白,事實上會呈現朦朧的白色。但在堿性較強的環境裏,這些蛋白質會彼此排斥,較不易聚集,因此放置較久的雞蛋,蛋白會顯得比較清澈而不混濁。同時,蛋白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容易流動:濃蛋白與稀蛋白的比例,從剛開始時的6:4改為5:5。
  相對之下,蛋黃的酸度變化則較微小,而且重要性不及另一種簡單的物理變化。剛開始,蛋黃含有的溶解分子比蛋白多,這種滲透壓的不平衡會使蛋白裏的水分朝蛋黃膜的方向運動,造成自然的壓力。在冷藏溫度下,每天大約有5毫克的水流入蛋黃,造成蛋黃膨脹、變稀,而蛋黃膜也被撐開而變得脆弱。
  ■■ 家庭測試
  即使是完整的蛋,水分最後還是會經由多孔的蛋殼流失,蛋的內容物因此縮小,使鈍端的氣室擴大。即使將蛋塗上油並置於潮濕的冰箱,每天還是會因蒸發作用而流失4毫克的水。廚師可利用這種水分流失現象,判斷蛋的新鮮程度。新鮮蛋的氣室深度少於3毫米,比重大於水,會沈入盛水的碗底。放置時間越久,氣室會逐漸膨脹,整枚蛋的密度逐漸變小,蛋的鈍端在水中也越升越高。能夠浮上水面的雞蛋表示已經放置很久,必須扔掉。大約在1750年,英國食譜作家漢納·葛雷斯(Hannah Glasse)提出兩種判定蛋新鮮度的方法。在當時,雞蛋可能下在養雞場的某處,一段時間之後才被發現,因此這是相當重要的判斷技巧。其中一個方法是感覺蛋的溫度(這方法可能不太可靠),而第二個方法就是間接測量氣室的大小,“若要知道蛋的好壞,將蛋置入一鍋冷水,蛋越新鮮,沈到鍋底的速度就越快;如果蛋壞了,就會浮上水面”。
  AA級 A級 B級
  ■三種不同等級的雞蛋
  AA級的雞蛋含有較高比例的濃蛋白,以及結實而圓潤的蛋黃。A級蛋的蛋白稍稀,而且蛋黃
  膜較脆弱,因此將殼敲破、倒入鍋底時,會散得較開。B級蛋散得更開,而且蛋黃膜很容易破掉。
  褐變反應及其風味
  食物經中溫加熱後,其原有風味將會變得較淡或較濃烈,但褐變反應卻能產生新的風味,成為烹調過程中的特色。這些作用通常使食物轉變成褐色,因此稱為褐變反應,但實際上的顏色變化,會根據不同的加熱條件而變成黃色、紅色或黑色等。
  ■■焦糖化作用
  最簡單的褐變反應是糖類的焦糖化,是經一連串復雜的變化所形成的。我們使用的普通砂糖,基本上就是蔗糖分子,在受熱時首先會融化成濃稠的糖漿,然後慢慢變為淺黃色,再逐步變深為黑褐色。它一開始嘗起來是甜的,聞起來沒有氣味,然後慢慢出現酸味與些許苦味,並散發出豐
  富的香氣。這種轉變牽涉到許多化學反應,所形成的反應產物也有數百種之多,其中包含有酸味的有機酸、具甜味及苦味的衍生物質、許多揮發性芳香分子,以及黃褐色的聚合物等。這個劇烈變化帶來食用的愉悅:它是讓許多糖果與甜食充滿美妙食趣的功臣。
  ■■梅納反應
  梅納反應帶來美好及更豐富的變化,能使主成分並非糖類的食物(如面包脆皮、巧克力、咖啡、深色啤酒與烤肉等)在煮熟後有更多樣的顏色與氣味。1910年左右,法國醫生梅納(Louis Camille Maillard)首先發現並描述了這個“梅納反應”。這一系列的作用,始於一個碳水化合物分子(遊離的糖分子或組成澱粉的糖分子,葡萄糖與果糖比蔗糖更容易起反應)與氨基酸(遊離氨基酸或蛋白質鏈的一部分)的交互作用,兩者會先形成一個不穩定的過渡性結構,再經由進一步的反應產生出數百種不同的副產物,進而帶來褐色的外觀與豐富、濃郁的香氣。梅納反應所造成的氣味比焦糖化產生的氣味更加復雜、更有肉味,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氨基酸的氮原子及硫原子,與含有碳、氫和氧的化合物作用,產生新類型的分子,增加了香味的層次。
  由焦糖化反應產生的代表性香氣分子(上圖左),以及碳水化合物與氨基酸之間的梅納反應所產生的代表性香氣分子(上圖右)。氨基酸提供氮原子與硫原子以產生吡咯(pyrrole)、吡啶(pyridine)、吡嗪(pyrazine)、噻吩(thiophene)、噻唑(thiazole)及唑(oxazole)等獨特的中央環(從頂端順時針而下),每種環狀結構都可以借由其碳原子與其他結構連接。梅納反應的風味產物種類多元且特性各異,包括葉子與花的香氣、泥土味與肉味等。

Views: 1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