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亦筠·一群「憨人」編織特色產業

社區發展、地方產業能打響名號,幕後總有一位不計名利的「憨人」。 有時你看似在消費一個平凡無奇的土產, 其實你正在消費的,是一則不凡的在地故事……。

這些年,台灣各處由發展十年的「社區總體營造」,一路帶動起的社區活動、地方產業熱絡發展,能見度愈來愈高。

就連行政院也在今年端出「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劃」,整合長期分散各部會的相關經費及資源。

社區發展、地方產業能否打響名號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背後都有一個『很傻的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科長程道琳說。中小企業處從一九八九年開始輔導地方特色產業,觀察超過一百個社區。下鄉考察的官員們發現,那些走出一片天的社區,幕後總有一位不計名利的『憨人』,從頭到尾校長兼撞鐘,一直搖旗吶喊,拉著整個社區、鄉里,一路摸索,跌跌撞撞的也要往前走。

「憨人」,他和她如何感染鄰里?交織出怎樣的社區故事?


王淑宜 染出三峽一片湛藍

三峽老街上的燈火慢慢亮起,見到「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理事長王淑宜時,已過傍晚六點。「我好餓,中午到現在都沒吃,」她身材嬌小,身穿三峽藍染T恤,坐在駕駛座上像小孩玩大車。為了在地的藍染節,她忙了好幾個星期。

三峽鎮舉辦過四年的藍染節,不但在地藍染班的學員有作品展示,今年還請來模特兒走秀,展現藍染與時尚結合的潛力。現在隨便問路上的三峽人,藍染是什麼,大家多能琅琅上口。


藍染,這種以馬蘭為植物染料的染布業,曾在三峽風光一時,早年民權老街上的染坊櫛比鱗次,風一吹,靛藍色的布飄揚,但隨著染布業蕭條,三峽藍染,竟逐漸由沒落走向失傳,一消失就超過半世紀。

「一九九四年,我在做三峽民權老街文史調查,發現早期有很多染坊,這代表什麼?」當時在國小教音樂的王淑宜,對染布業一竅不通,卻很好奇,甚至想讓藍染原地重現。之後,包括王淑宜在內的十多人組成文史工作室(後來的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一方面持續調查三峽的地方文史,一方面王淑宜一直持續關注藍染的文獻。
但一直等到一九九九年,南投手工藝研究所的老師來到三峽採「馬蘭」,王淑宜原本渾沌的夢想才開始變得清晰。「看到馬蘭,當下那種興奮,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一直苦惱於如何開始圓夢的王淑宜形容。

馬蘭是長在山中的植物。王淑宜清晨五點鐘上山,幾個協會成員再連滾帶爬地把一袋袋馬蘭扛下山。

回來動手製作染液,王淑宜心想「重現老街第一桶染液」,她照三餐照顧,卻發生顧到發臭的糗事,她和協會成員相約到師大人文中心上染色藝術課,上了兩年不肯畢業,轉到輔大織品系又上了兩年。

為了喚起三峽當地人對藍染的記憶,她曾在藍染發源地三峽老街上,挨家挨戶地發傳單,準備開藍染人才培訓班。

從剛開始稀稀落落的社區民眾,到現在,在三峽歷史文物館旁的工作室內,三不五時聚集一群和王淑宜一樣迷上藍染的社區媽媽。一群三十來人,她們的作品從藍染T恤、手工包包、絲巾等琳瑯滿目,成為產地特有的藝術商品,去年一年,營業額約達六十萬,甚至台北故事館的禮品部也出現三峽藍染的蹤影。

甚至,這股藍染風引起台北縣文化局的關注,局裡就曾主動提出,願意協助發展在地的藍染產業。

走在路上,有人穿著藍染衣飾。「藍染自然地走入我們的生活,這樣很好,」一路看著藍染,慢慢與在地產生互動,王淑宜有感而發。

早期老街著名的金聯春染坊的耆老廖富本,當年一度無法理解,年輕的王淑宜為什麼對藍染這麼「癡迷」。「書不好好教,女孩子家為什麼要做這個,」家裡開染坊的廖老先生認為,染布是工人做的粗活。

到現在,王淑宜每年出國學習染布技術,回來便迫不急待地和藍染班的學員分享。對她來說,她的夢想已經進入在地的生活氛圍中。


呂玉美 帶動石岡娘子軍

九二一大地震,台中縣石岡鄉是全台傷亡率最高的重災區。之後每一次的天災,總少不了這地方。但石岡的「多災多難」,並沒有在呂玉美身上留下太多陰影。
呂玉美是鄰近的豐原人,嫁到客家人為主的石岡作媳婦,她卻不太會講客家話。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在當地的活動力。

「按呢會死的真歹看……」(台語),找到呂玉美時,先聽到她高高扯起的大嗓門,才看見她被金邊大眼鏡遮掉半張的臉。

短髮、快人快語的呂玉美,在十多個石岡媽媽組成的「石岡傳統美食小鋪」中,指揮若定地教大夥做餅。一旁架上,包裝精美的客家粿、蛋糕禮盒、便當,一個上午,客人進進出出,人氣相當旺。

這間清一色由在地婦女組成的「石岡傳統美食小鋪」,四年前從零開始,現在已經是當地客家美食的代名詞。

九二一後,當時在婦女會當理事長的呂玉美,出面向政府申請補助,成立合作社為失去工作的災民做職業訓練。但職訓結束,呂玉美卻發現,媽媽們仍苦無工作機會,在獲得勞委會九個月永續就業工程的機會下,她奔走找了二十人,每人拿出兩萬元,開了這間小鋪。


「耳提面命」教手藝

個性帶點「雞婆」的呂玉美,總是對來這裡的石岡媽媽們「耳提面命」,「一定要好好學。」呂玉美要大家交報告,她親自批閱,為了確定她們了解做菜步驟。

說這裡是一個以呂玉美為首的女人國,一點也不為過。每個紮著橘頭巾的石岡媽媽,努力做著客家美食,常常台北有人訂肉粽,她們半夜兩點起來蒸,六點出發到台北,一群娘子軍就這樣一台貨車南北跑。

呂玉美的古道熱腸像天生的。九二一後,她騎著摩托車在當地到處繞,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人,每天騎兩趟車到豐原運物資進村子。

這種熱心腸會傳染。之前七二水災,一個從太平市來這裡學習的中國新娘建蓮,家裡淹水毀損,「我們小鋪媽媽知道後,隔天包一台車到她家幫忙修復,還每人捐錢。事實上,這些媽媽經濟上也都不怎麼好,」呂玉美說。

四年前小舖剛開張,大家手忙腳亂,沒人有把握能撐多久,但當地一間醫院院長卻把餐會辦在小舖。席間,院長站起來,「她們之前沒吃過頭路,沒辦過餐會,如果你吃了好吃,請給她們鼓勵,不滿意,也請給她們鼓勵,」沒經驗的媽媽們,一個個感動到說不出話。

隨著小舖參加比賽成為得獎常勝軍,知名度提升,加上三年前東海大學幫忙做產品包裝,訂單量逐漸穩定,如今媽媽們已經可以領到兩萬多的薪資安家。今年,小舖回過頭來認養社區活動,提供了近八萬元的學童助學金,堅持盈餘不分配只回饋。

事實上,小鋪不是一直那麼順遂。呂玉美,剛開始就遭遇打擊。

「當時政府剛辦永續就業,還在摸索,我們六月開始,大家的薪資拖到十月才發,中間我受到很大的責難,」說到這裡,樂觀豪爽的呂玉美竟然紅了眼眶。

「那時哭了好幾次,家人一直要我回去,」呂玉美一度心灰意冷。

但,她終究放不下。「既然要幫這裡的人重建家園,我就不能落跑,除非他們都走光了,」這是自己當初歡喜做,就要甘願受。

曾經連著好幾個月,每月薪資都只有四千元,呂玉美曾問大家,「還要做下去嗎?」媽媽們竟說,「不來,在家坐著,四千塊也是沒了。」還有人來這和人聊天,暫時逃離殘破的家園,在心靈上產生極大的撫慰,「你敢不做嗎?敢嗎?」呂玉美激動地說著。

「從小到大,覺得這段時間做事最多,最沒留白,覺得世界變大了,」呂玉美說。不只她,一旁埋頭做餅的石岡媽媽們,她們的世界,也彷彿隨著小鋪的觸角延伸出去。


林達龍 懷抱椰子狂想曲

採訪當天,屏東縣內埔鄉沒有一點風,「達觀果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林達龍剛從台北成功與日本廠商簽約回來,準備外銷椰子加工產品,但他臉上寫滿疲憊。

對林達龍來說,他的椰子大夢,一路走得十分孤單。

曾經,開車進屏東,街道上一排排高聳的椰子樹,可說是屏東的主要「路樹」。

椰子,曾是生活在土壤貧瘠的屏東農人的希望。當時流行一句話,「兩顆椰子樹,養一個大學生」。

十多年前,台灣椰子食用人口遲遲未成長,曾大力獎勵種椰子的政府,轉為補貼椰農廢耕,一棵栽種期至少七年的椰樹,才收成一次,便面臨椰農鏟掉改種檳榔樹的命運。

一九九三年,在台北做貿易的林達龍,放下自己是股東的公司,回鄉「捍衛」岌岌可危的椰子。

「同事罵我笨蛋,回來搞農業,家人不諒解我,覺得我怎麼那麼懶,放著公司不顧,」坐在自家前院,頭髮已禿一半的林達龍憨憨地咧著嘴說著。

問他為什麼對椰子這麼「執迷不悟」?他天真地說,「我受惠於它啊,以前我上學繳註冊費都靠它。」小時後林達龍家裡種椰子,比起鄰家小孩,「別人打赤腳,我們穿皮鞋,」對他而言,椰樹是「神樹」。


滿腦子都是椰子

回鄉後的林達龍,找上屏東科技大學,合作開發椰子周邊產品。「他真的整天滿腦子椰子,」長期接觸林達龍的屏科大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和賢形容。林達龍的形容更妙,「植物和人一樣,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啊,」他眼裡,有生命的東西就有靈,「我每天想它,它的靈感就會跑到我身上。」

這麼形容並不過份。林達龍不久之後,發展出剝殼椰子。

他當時觀察,發覺屏東椰子之所以賣不好,有因可循,除去價格,當時國內椰子厚重的外殼,根本放不上超市架子,消費者只能在路邊買,還得當場現剖,汁液橫流既不方便又不衛生,四處亂丟的椰殼還造成環境問題。

林達龍發展出一套模式,在產地剝椰殼,壓碎製成培養土,剝完殼的椰子則北上販售。當時,連剝殼機、壓碎機都是學機械的林達龍自己組裝,他還開班教當地椰農正確的剝殼方式。這套模式現已成為國內椰農的產銷模式。「但當時他們都罵我,他們種了四十年椰子,椰子光賣就很難了,還剝殼,工錢找誰拿啊?」回想當時,林達龍哭笑不得。

但林達龍這套剝殼技術很快就遭國內廠商「偷師」,他們將整批椰子送到東南亞剝殼再回銷,價格壓得更低。「這很像在跑五百公尺,跑到一半,別人從旁邊犯規插進來,」林達龍十分無奈。

但林達龍沒想過放棄,馬上又開始絞盡腦汁發展椰子加工食品。他堅持開發各種可能,繼續和屏科大合作,開發一道道椰子餐點、椰醋,還利用椰肉纖維做成富生魚片口感的素式「白鮪魚」外銷日本。

原本「看好戲」的椰農,開始有人願意和林達龍結盟合作。「讓其他人慢慢看,我們是怎麼做出來的,」林達龍說。

孤獨地走了一段長路,林達龍儘管滿臉疲憊,但蹲在一棵小椰樹旁,他的姿勢像個守護者,他的椰子夢還在繼續。(2011-04-19 天下雜誌332期)

Views: 1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