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4)

十八 非遺頂目述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主要指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通常包括民間傳說、習俗、語言、音樂、舞蹈、禮儀、慶典、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2007年以來,國家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經過整理申報,目前,中衛市已有海原的山花兒、口弦,沙坡頭的羊皮筏子制作技藝等4項人選國家級“非遺”項目;沙坡頭祭河神、手工地毯制作,中寧蒿子面、隋唐秧歌,海原回鄉婚禮等20項被列人省級目錄,中衛道情、水會音樂、王哥子放羊民歌,劉廟舞獅,海原剪紙、刺繡等40項列為市級保護。同時,全市確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0多人。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遺存,蘊藏著民族的共同記憶和人文情愫,當我們一次次地去追尋、去撫摸、去認知它的時候,似乎進人了時空隧道,一定會得到精神慰藉和心靈震撼。

祭河神項目黃河自流灌溉在中衛已有2120年的歷史,美利渠屬於本地第一大水系,“祭河神”便是誕生在美利渠上的非物質文化形態。

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陟內地70余萬災民到河套以南地屯耕,中衛始有灌溉農業。西漢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前109年),境內開始開挖引灌蜘蛛渠,即今美利渠。美利渠的形成,除大自然的恩賜之外,還凝結著先民的智慧。千百年來,中衛平原旱澇無虞,天下黃河首富中衛見譽於人口。

歷史上歲處立夏之日,中衛例有迎水之祭,俗稱祭河神。此風俗始於漢代,興於元代,久盛不衰,沿襲至20世紀70年代。每逢祭日,城邑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祭河神也是中衛勝景之一。清朝乾隆年間,知縣黃恩錫認為,文物勝跡是“宜因時增減,極為闡揚,庶不至山川風物暗而不彰,郁而不發”。因此,便將明代中衛十景更標為十二景。“官橋新水”就是其中一景,從而也衍生出諸如“迎水橋”“官橋”等地名,承載著一定的文化信息。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黃恩錫蒞職中衛知縣翌年,為迎水祀神,在官橋之西議建龍神廟、迎水亭、戲臺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動工,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告竣,建有龍神廟正殿三楹、東西廡六楹,於東廡臨水建觀水堂,官橋橋面拓寬,橋下砌墩,墩上雕刻的蚊龍昂首向南,做迎水狀,龍尾伸出橋北。是歲四月立夏,迎水之祭隆重舉行,至秋後又操辦謝水之祭。往後,每年兩次祭水廟會,成為定例。其主旨在於祈禱風調雨順,渠通水暢,盼望來年五谷豐登,吉祥如意,國泰民安。


祭河神這一活動,先由官府發布公告,嗣後在官橋搭建戲臺,舉辦龍神廟會。在橋之龍頭前搭建祭臺,置香案、禮器,供三牲、品果、香表、奠儀等,由高紳大德司儀。當探子騎馬專報水頭到來的確切時間後,程式隨擊鼓開始。先由水利委員宣讀祭文,再由地方官員、紳士講話,後鳴鼓樂、燃鞭炮、行跪拜禮。整個祭祀活動中,法會和尚誦經3天,道士做道場3天,放河燈、唱大戲、耍社火、跳單鼓舞等內容貫穿始終。其間,善男信女焚香膜拜,尤其在渠水到達之際,有取水醫病的,有投擲食物的,有叩頭還願的,場面歡聲雷動。舊時,在祭河神的廟會上,把多種形式的民間藝術組合在一起表演,其中有龍獅舞、單鼓舞、皮影、戲劇等,雖已超越了祭奠范圍,卻無不表達著人們祈求安詳幸福的願景。

水會音樂項目水會是道教做道場的經典儀式之一,是當地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它集民間宗教誦經、祭祀、接神、娛樂、音樂、舞龍等諸多活動於一體,主要目的是祈雨求福、禳災祛病,保一方平安。

中衛市沙坡頭區現存道教場所兩處:一處為老君臺全真觀,有碑記可考,始建於西漢時期,幾經地震火災,據傳唐代敬德監工重修;一處為龍宮廟,據《乾隆中衛縣誌》記載,西漢時已建有此廟。實屬中衛水會舉辦地點,且為重大法事活動服務。時間一般為農歷二月十五日的老君爺聖誕節、農歷四月十五日青苗取水節和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水會隊伍是水會活動中集吟誦、念白、祭祀、接神、音樂等綜合性藝術於一體的朝山進香團隊,一般由8~16人組成,多為40~60歲品行端正男性,過會時由會首負責組織演練,以老帶新,世代承傳。據宣和地區會首姚懷忠講,祖師爺在清光緒年間就是中衛黃河以南地區水會班子的會首,傳至本人已有四輩人了,從1937年開始沿襲傳承至今,從事水會音樂演奏50多年,20世紀70年代被迫歇業。姚氏家族對拯救、恢復中衛水會做出了重大貢獻。

水會用具繁雜。服裝有道衣、道袍、道冠等;旗牌有虎頭盾牌2個,北斗七星無量大旗1面,虎旗2面,鳳旗2面,周公桃花旗2面,12靈官旗8面,彩旗16面,祥龍瑞鳳、神靈飛虎、周公桃花、三十六靈官、雷公、電母等圖像若干幅;樂器有引水鑼、皮鼓、銅鼓、三鉸、釵、鐃、錢、笙、竹笛、嗩吶、管、簫、云陽板等。

水會儀程素有定制,先由會長發祭文,副會長接號,眾徒應聲。中衛水會音樂有固定曲牌,一般為民間道教音樂,配合取水、獻水、驅除兇神惡煞、攘瘟消災、求神祈福、上壇贊頌等場合使用。其音韻清遠嘹亮,悠揚悅耳,極具宗教色彩和藝術感染力。音樂旋律因場合不同而異,如盛大廟會、佛像開光、法會道場、誦經念咒、迎接神靈、祭拜行禮等重要儀式,演奏曲目各有章法。

燎疳項目燎疳作為一種“火”文化習俗,通過“燎”這個層面的形體活動,實現了精神和諧的目標,也折射出黃河農耕文化的內涵。詳細程式見於本書《漢族年俗文化·正月二十三》。

在千百年的文化進程中,中衛人將燎疳演繹成為特定的習俗模式,意在驅晦氣、圖吉利。在這種模式中,“火”“神”“疳”“柴”以及“燎”“焚”等已經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符號。而今的燎疳活動拓展了民俗內涵,形成多樣化的“願”:其一,希望避免災難、疾患、兇兆、饑荒等;

其二,希望得到吉利、健康、平安、豐收等。正是這種信仰化的願望內驅,燎疳風俗便從千百年的蠻荒時代一直步入現代文明行列,從而展現了中衛人民頑強拼搏、務實創新的精神風貌。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