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25)

宵夜一般於出殯的前一天下午進行,目的在於超度亡靈。請陰陽念黃經,邀樂隊吹奏演唱,曲目有《秦雪梅吊孝》《哭靈堂》《招魂曲》等。念經講究做道場,首先轉“燈碗城”,亦稱“麩子城”,即用燈碗擺成一個冥城,由陰陽領孝子孝女轉城誦經,東南西北各念一次方成。至後,過“奈河橋”。晚上,將一些花圈、挽幛擺放在路上,靈堂設在戶外,由陰陽主持,孝子孝女三拜九叩。宵夜當晚放飯,即喝粉湯,意味喝的人越多,亡人的災難越小。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請戲班唱大戲,凡看戲者在宵夜這天晚上都要去事主家里喝粉湯,孝子還要將粉湯送到一些莊鄰家里,這種風俗在鳴沙、白馬、恩和、舟塔一帶尤為盛行。為60歲以上老人置辦喪事,一般當作喜事來對待。諺語死人不張口,一天吃一斗。”喪事期間的夥食視亡者生前葷素習慣而定,有些家庭一天吃一頭豬、幾只羊。


出殯多在早晨七八點鐘。遷靈的鄉鄰將棺材擡到路上,由女婿和外甥在棺材前三拜九叩,孝子孝女跪在棺材後。叩拜完畢後由孝子念祭文,然後起棺出殯。起棺時,孝子要摔碎喪盆,將守靈期間吃飯時給亡人喪盆里所盛飯菜、換供時所破散食物倒在路上。孝子扛引魂幡扯纖,手持喪棒而行,遇橋過水喊“XXX過橋了”“過水了”。現在多用汽車,一般講究將棺材擡出村莊再上靈車,以便讓鄉鄰目送亡人。

到了墓地,陰陽使用羅盤確定墳墓方位,然後置線挖坑,將“糧飯罐”放人墓穴位於棺材頭前的土洞里。棺材人坑後,由陰陽吊線擺正放平,由孝子、孝女和親戚扔硬幣並捧土向墳坑添撒,然後眾人揮鍬將墳坑填埋起丘。墳堆為圓錐形,用木杠沿墳丘周圍從下往上示意刮土,叫作“圓墳”,並用石頭壓住墳土,焚燒花圈等祭奠品,由吹鼓手帶領眾親友轉墳三圈。然後,潑陰陽水,俗稱“迷魂湯”,以示讓亡故者安心西去,不用再操心家中事了。最後,由陰陽用針扎破亡人長子中指用血點“主”,即靈牌的背面有事先寫好的“王”字,用血加一點,意即墳有主、人有根。孝子回到家後跪著吃由人餵給供奉亡靈的一嘴飲食,意為吃長輩的最後一頓飯了。

做七是指每隔七天祭祀亡靈一次,頭七天則每天晚上燒紙,之後每七天燒紙一次。逢第五個七日、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設堂念居士經或陰陽經,超度亡靈。念經時,亡者遺屬都要前來跪經燒紙。其間,“百日經”道場孝男孝女戴孝,或至少要佩戴黑色“孝”字臂章或胸章,並上墳燒紙。

景勝遺風地方風物景勝是文化底蘊的標識和記憶,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地理、文化藝術、民情風俗等方面的知識,為地方增添著無限光彩,給人們帶來無限眷戀和向往。隨著社會發展變化,有的景勝必將時過境遷,有的則正以旖旎的風光氣象、豐富的文化內涵、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全新的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明代中衛十景中中寧地域有暖泉春漲、鳴沙過雁、蘆溝煙雨、石空夜燈,清代中衛十二景中中寧本土有星渠柳翠、河津雁字、牛首慈云、石空燈火、暖泉春漲。民國22年(1933年)中衛、中寧兩縣分治以來,地方文化人潛心發掘研究,振廢補闕,標更舊景,拾掇新致,形成“中寧八景”,從而地方文脈得以彰顯。

星渠柳翠星渠即今七星渠,初於泉眼山西麓清水河與黃河交匯處開口,相傳渠口處有泉七眼,布若列星,故取名七星渠。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寧夏道巡憲鈕廷彩相度地形,改造渠口,於七星渠馮城紅柳溝修涵洞渡槽,於泉眼山沙草灘下建正閘,歷時3年,櫛風沐雨,使自明朝末年斷流的七星渠又流到白馬灘和彰恩堡,白馬灘以下近4萬畝荒蕪土地重新得到灌溉,許多外逃農民重新回到故鄉。鄉民們感恩戴德,在紅柳溝畔龍王廟旁為鈕廷彩建立生祠,雕樹塑像,祭祀水神。鑒此,鈕廷彩實感欣慰,於竣工當年春天,號召沿渠民眾沿渠阪植樹,一則護岸,二則增加景致。鄉民采用扡插技術,從新堡至白馬灘栽植柳樹,延綿幾十里不斷。栽子,即從大樹上砍下的樹枝,長約2米,粗如手腕,其原理恰如現在的克隆技術。因渠阪墑氣好,所插栽子全能成活,每年從春到秋景色清麗。乾隆年間,中衛候補知縣羅元琦來到鳴沙紅柳溝,恰逢雨過天晴,晨霧朦朧,滿渠春水,千株掛綠,翠色涵波,好一派田園風光。作為云南石屏人羅元琦若有所思,欣然命筆,乘興寫下《星渠柳翠》詩一首:“垂楊垂柳倚平瀦,拂水拖煙翠浥裾。梅雨乍添新漲滿,踏青人上七星渠。”因工程宏偉,其利遠播,當地人便把這首詩轉抄傳誦,私塾先生又將它教給學童。詩以景傳,景以詩興,星渠柳翠慢慢地成了當地一景,被文人墨客多次描寫,後來收人當地志乘,遂成為中寧八景之一。

余丁早春中寧縣余丁鄉地處衛寧北山,坐落在雙龍山南麓、黃河北岸的余丁莊,依山面水,位居雙陽。春初,這里氣溫較附近村莊回升快,杏花開、桃花放時間一般早8~10天,春耕比其他地區提前半月左右,故有“余丁早春”之稱。

“余丁”作為地名,其來歷眾口不一。有人說是古時候調查人口,取“人丁有余”之意,而更多則認定“余丁莊”由來與嶽家軍有關。

相傳,南宋時期,抗金英雄岳飛率領嶽家軍抗擊金兵,在今余丁莊附近的雙龍山安營扎寨。發現雙龍山至黃河岸邊之間有小平原,土地肥沃,空氣濕潤,春天早到,宜於農耕,便命老弱兵丁在此屯墾,以資補充軍糧草秣。後來,岳家軍在勝金關大破金兵,班師回朝之時,一些厭倦軍旅生涯、喜好田園生活的兵丁及部分老弱病殘、鰥寡孤獨、不願回歸故里的兵丁便留了下來,在這里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從此,人們把嶽家軍留下來的兵丁稱為“余丁”,所形成的聚落叫作“余丁莊”。其實,明朝洪武初年,由於國力較弱,統治者還無力控制邊陲,便將寧夏鎮、靈州、鳴沙等地居民遷往關中,當時中衛本地居民留下來的丁口與駐軍一並編人衛所,共同屯墾,剩下來未能人編的軍屬以及投親靠友者稱作“余丁”,指定區域,劃給荒地,配給耕資,開墾駐守。

還有一說“余丁早春”為清朝皇帝所封。相傳,清代康熙皇帝訪賢路過“余丁”,其時正是清明之前,別處樹木還伸著干枝,似向天索物,而這里楊柳已吐芽泛綠。康熙驚訝,問是什麽地方,答曰“余丁莊”。康熙感嘆:“此地楊柳發青春到早,余丁早春也。”於是,“余丁早春”便流傳開來。

關於“余丁早春”,民間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說是在余丁莊靠近黃河的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個老頭,領著獨生女兒春梅,以捕魚為生。春梅不斷地在河灘上植樹,足有二三百棵。一天,陽光燦爛,晴空萬里,不知從哪里飛來一只五彩斑斕的大鳥,壘窩於樹,早出晚歸,深深地吸引住了春梅姑娘。春梅已滿19歲,美若天仙,求婚者都被婉言謝絕。中秋佳節那天晚上,春梅獨自來到果園里看那只大鳥,臨近忽然看到園內一青年小夥坐在大樹下石頭上念書,瑯瑯動聽。春梅心想,這樣英俊健美的小夥子是哪家的?為什麽月夜到這兒讀書?就這樣,她看呀,看呀,整整看了兩個時辰。這時,春梅爹走出院子站在土崗子朝園子里放聲高喊:“春梅——春梅!……”還沒等春梅回答,只見那青年應聲急忙合上書本,抓起一件彩衣披在身上,立刻變成了那只鳥兒。

Views: 6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