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21)

兼容並包的前提,在於你獲得的永遠比放棄的多。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必然經歷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對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會誕生。死亡的痛苦是誕生的痛苦,而誕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生與死,好比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要建立更新的觀念與理論,舊有的觀念和理論就必須死去。詩人艾略特(1888-1965,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文學評論家)在詩作《智者之旅》的末尾,這樣描述三位智者歸依基督教、放棄過去信仰的痛苦:


我記得,一切發生在遙遠的過去

我必須再一次經歷,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

我們這一路被帶去

抑或為了生?抑或為了死?不,沒有死,只有生

我見過生與死:我們無須懷疑,我們有充分的證據

它們迥然不同,令人恐懼

如同死亡,新的誕生也帶給我們痛苦

我們回到自己的地方,回到靈魂的國土

遵循過去的天道,讓我們不再安逸和幸福

外邦人緊握他們的神,祈求永生

而我樂於再死一次——義無反顧


既然生與死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也許可以思索西方文化關於人生輪回的觀念,譬如,人死後,是否果真有來世?肉體死亡,是否會引領我們進入新的輪回?這對於我們始終是不解之謎,但人生的本質確實是生死相隨的過程。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過:“人生不斷學習生存,人生也不斷學習死亡。”在他看來,人越是活得長久,歷經的生與死也就越多,與此同時,也就會經歷更多的歡樂和更大的痛苦。

那麼,我們是否有可能完全避免心靈的痛苦呢?或者說,我們是否能把心靈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說它是肯定的,是指: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種意義上,痛苦就不再存在。我們經由成長和自律,可以使心靈包容的能力增強,接近盡善盡美。那些在孩子們眼里,被視為天大的難題,到了我們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時痛苦就不成為痛苦了。更何況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愛。愛,能使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更少的痛苦。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答案也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則是最好人選,他們的內心擁有強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種決定。在全知全能的狀態下做決定,遠比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要經歷更多的痛苦。譬如說,兩位將軍各帶一萬名士兵外出作戰,在一位將軍眼里,一萬名士兵不過是戰略工具而已,而在另一位將軍看來,士兵不僅僅是作戰的工具,他們個個是獨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分子。那麼面臨生死關頭,哪位將軍更容易做出決策呢?也許你認為心智成熟的人,絕不會成為前面那位將軍。但很明顯,答案就是前者,因為他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歷經的痛苦。類似上述情形,也會發生在企業主、醫生、教師、父母身上,人人都可能碰到機會,做出影響一生的選擇。但容易做出決策的人並不意味著是最好的決策者。最好的決策者,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做出決策的能力。一個人是否傑出和偉大,視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傑出和偉大本身,也會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表面上這是一種悖論,其實不然。虔誠的佛教徒,常常忘記釋迦牟尼歷經劫難的痛苦,基督教徒也每每忽略耶穌濟世的幸福。耶穌在十字架上舍生取義的痛苦,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涅槃的幸福,本質上沒有多少不同,同樣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假使人生的目標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過且過,不必尋找更高層次的精神和意識的進步。因為不經痛苦和折磨,就無法實現靈魂的超越。而且,即便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但彼時的痛苦之烈,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象,讓你最終無法承受。“既然如此,為什麼人人還要追求自我精神的發展呢?”你或許會問。坦白地說,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你對於幸福的本質所知甚少,或許在本書的字里行間,你可以找到答案;或許怎樣努力,你都與最終的答案無緣。

Views: 7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