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宣揚: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2)

其實,羅素只是把哲學改造的關鍵問題建立在數學的邏輯研究的基礎上,而其重點是建構真理語句表述的基本模式。柏格森為此指出:他所感興趣的,毋寧是無法通過數學還原的“非空間化的無形的生命時間”,即“在思想中運作的生命的綿延”;它既不是笛卡兒、牛頓、康德等人源自自然科學模式的時間概念,也不是羅素、愛因斯坦等用最新數理邏輯或相對論公式所可以簡單概括的。

生命的奧秘,在柏格森看來,就在於穿透在時間覆雜脈絡中的本質性思想的“創造的進化”。因此,真正的科學以及以科學為基礎的現代哲學,必須以揭示“生命”、“思想”、“時間”和“語言”的四重交錯關系及其運作邏輯為己任。在這個意義上說,“生命時間”就是現代哲學所必須優先思考的“絕對”(L’Absolu)

 柏格森尖銳地指出:不但不能單靠現代數學以及以它為基礎而建構的現代科學,而且也不能局限於理性、經驗形式的分析及語句上的邏輯模擬推演。哲學家有什麼理由,非要把具有生命價值的人的思想和行為,局限在理性和經驗所劃定的界限之內?從日常生活行為到藝術、哲學和宗教的各種更高一層的創造活動,難道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理性和經驗,並不斷地顯示與難於言表的覆雜內心變化的密切關系嗎?


有趣的是,柏格森的同時代人維特根斯坦(Lug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也從另一個角度尖銳地揭露了以羅素為代表的劍橋學派熱衷於“科學語言”邏輯分析的缺陷。正如布雷斯威特(Richard Bevan Braithwaite, 1900~1990)所指出的:“我們可以事先肯定,宣稱從邏輯上必然的前提出發,憑借邏輯上必然的蘊涵,派生出有意義的經驗命題,在某些方面是錯誤的。”[17]維特根斯坦從20世紀30年代之後甚至還向前走得更遠,直接導向《哲學研究》的語言遊戲思維模式。維特根斯坦的思維方向,從另一個側面與柏格森思索哲學改造的路徑相呼應,並顯示了它的可取性。

顯然,如果說,柏格森極端重視哲學與科學的新型關系的話,那麼,他所理解的科學,絕不是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框架中的科學,而是對於生命發展中的思想、經驗、語言、感情、意志和藝術創作想像力等覆雜因素以及帶有一定神秘性力量的交錯多變網絡的觀察和直觀體驗,特別是必須通過生命在時間的無形隧道中的“創造性進化”,去把握世界的存在奧秘。如果哲學要與科學相結合而實現科學化,那麼,它所應該探索的,恰恰就是這樣的覆雜網絡。21世紀初的生命科學成果本身,也已經以科學發展的事實,證實了柏格森生命哲學原則的重要意義。


1.生命的特征就是創造


在柏格森之前,從19世紀中葉開始,在自然科學迅速發展的影響下,就已經出現像斯賓塞那樣的傑出哲學家,主張采納達爾文進化論的模式,批判傳統形而上學。斯賓塞的思想給予柏格森深刻的啟示。盡管“斯賓塞的哲學旨在把握事物的真跡並以事實的細節作為模式”,但它仍然“未能避免從含糊不清的一般性中跳出的缺陷”。[18]更確切地說,斯賓塞並沒有真正把握生命進化的特征,即它的永遠創造精神。

 生命的無限創造精神,既表現在肉體行為在時空上的不斷運動變化,也表現在精神生活在質的層面的無限多樣的異動可能性。肉體和精神心靈的生命的創造性進化,並不單純停留在可觀察到和有形的現實世界,而是在現實與可能相交錯的覆雜場域中進行;必須超越現實和“客觀存在”的領域,探索可能性、潛在性和偶然性及其與現實的交錯關系。

因此,生命的綿延並不只是體現在可觀察的時間連續性,也不只是呈現為單向的一線性延續,而是與極其覆雜的中斷性、斷裂性和交錯性形成盤根錯節的亂麻團,同時又內含著難以預測的張力關系的變動可能性。


歸根結底,生命的這種綿延性,主要由其內在本能的“生命沖動”(élan vital)所推動。因此,它在本質上是質的多樣變動性的呈現,因而也往往導向超越現實的多種異質傾向。實證主義所關心的重點,是現實的“客觀”存在的對象或“事實”,而他們所依據的知識、理性和經驗,都只能停留在對於事物的表面認識和“檢驗”,所以,這種方法雖然號稱“科學”,但始終無法揭示生命的內在創造本質。

生命的創造的進化,已遠遠超出實證主義的觀察範圍,而且也不同於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存在論。讓·伊波利特(Jean Hypolitte, 1907~1968)在比較柏格森與海德格爾的時間觀的時候,特別強調兩者的生命觀和時間觀的差異。[19]


伊波利特指出:海德格爾批判傳統形而上學的努力,無疑推動了哲學家對生命的探索進程。但海德格爾仍然強調具有一定“主體”意義的單個性的特殊“此在”(Dasein)的中心地位,使生命的複雜性、偶然性、斷裂性、重覆性、深不可測性、突發性、細膩差異性以及多方向進取性等,都被“此在”的“在世生存”所限定。

柏格森認為,實證科學固然難以理解生命的奧秘,而且,單個的“此在”的任何“抉擇”、“詮釋”和超驗努力,也都無法掌握生命深層隱含的“非人性”創造力量。所以,伊波利特得出結論說:“整個柏格森哲學可以壓縮成這樣一句話:“哲學應該成為超越人的一般條件的努力。”(Toute la philosophie de Bergson pourrait se condenser dans ce texte: ‘La philosophie devrait être un effort pour dépasser la condition humaine’)[20]



2.生命就是自我啟動和自我限定


生命不是現實存在中的有形體和客觀對象,它不在它的目的、表現過程和終點中表現它的本質。生命固然有生有死,有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形式及其限制,但它的本質卻不在現實展現出來的“結果”、“形式”或“結構”上;生命的真正奧秘,深藏於其根源及其原動力。這是超越時空限制的“生命衝動”,它是其自身內部的生命傾向的自我表演,它始終是自我展示、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限定和自我變動的多種趨勢的力量合成。

Views: 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