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復彩《禪的故事》法眼文益

一個7歲的孩子站在浙江新定(今嚴州)智通院的法堂里,與一群老和尚進行認真的對話,這件事無論是發生在什麼時代,都會讓人們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在中國禪宗史上法眼宗的開宗人法眼文益禪師。

這是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一大早,智通院的知客師就向寺院的住持金偉老和尚報告說,來了一個小不點兒,說是要來出家。知客師強調說,不像是一個胡鬧的小孩子.小孩子的神情和說話都很成熟,很認真的樣子。

於是,金偉長老就來到了法堂,見到了這個7歲的孩子。

“孩子,你姓什麼?”老人親切地說。

“姓魯,”孩子聳了聳肩,故做出一派老練。

“你是哪兒人呢?”

“余杭,”孩子又說。

“今年幾歲了?”

“7歲。”

一切都回答得清清爽爽,金偉老和尚知道,這果然不像是一個前來胡鬧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明確地告訴老和尚說:“我要出家,請為我剃度吧。”

對於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的要求,金偉老和尚當然不能隨便就答應了,於是,金偉長老繼續與孩子進行著對話,例如父母、家世、親戚等等。

孩子明顯不耐煩了,他打斷了老人的問話,說:“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何必再問,徒生煩惱呢?你到底答應不答應收我為徒,讓我出家呢?”

這實在是一個不好拒絕,也不能拒絕的孩子,就這樣,一個未來的大德在他7歲的那一年走進了佛門,成為一名小小沙彌。師父給他取法名:文益。

又過了一些年,文益長到20歲的年紀,師父便讓他出門參學,以增進更多的知識。

文益與他的三名同學一起第一次走出故鄉浙江,向北方廣袤的大地上走去。那是一個嚴寒的季節,文益與他的同學一直走到關中的一座號日地藏的寺廟里。天色已晚,下著大雪,四人決定就在此寺中掛單歇息。

大雪阻住了幾位青年學子出行的計劃,直到第二天上午,雪仍在下著,寺外到處一片銀妝素裹的世界。不能出門.幾個人便圍在寺里的一只火爐上,一場並非刻意的“圍爐懇談”便開始了。大家圍繞著“三界惟心,萬法唯識”的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正是躊躕滿志的年齡,又是一個佛教的黃金時期,每一個人的談話都是飄逸的,而且充滿奇幻的色彩。誰也沒有注意到,寺里的老和尚桂琛坐在他的丈室里一直在注意地聽著這幾個年輕人的談話。這時候,老和尚走了過來,走到熊熊的火爐旁。幾個年輕人連忙給老和尚讓座。老和尚慈愛地看著這些年輕的後生說:“各位上座是要到哪里去呢?”

年輕人回答說,只是行腳,沒有確定的地方。長老點了點頭說:“沒有確定的地方才好,剛才聽幾位上座說到‘三界惟心,萬法唯識’的話題,老衲也很有興趣,那麼,這山河大地,究竟是與我們自己同還是異呢?”

幾個年輕人一時就怔在那里,無一能夠言對。只有文益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同了。”

聽到他的回答,老和尚立即豎起自己左手的兩根指頭,默默地看著文益。

看到老和尚的神情,文益又說:“應該是異吧。”

老和尚見說,又豎起右手的兩根指頭,依然是一言不發。

場面顯得有些尷尬,然而這時天終於放晴,同學們說:“天晴了,我們行腳去吧。”

四個年輕人提出行李,熱情的老和尚一直把他們送出山門。這時,太陽出來了,寺外的山野在大雪的作用下銀光閃爍。尤其是山門對面的一塊巨大的山石,由於雪已成冰,那陽光在山石上放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那石也如同一座晶瑩剔透的寶玉。幾個年輕人又對著這塊大石大發起感慨,一行行詩句也就脫口而出了。老和尚忽然說:“剛才的談話似乎還沒有結束,所謂三界惟心,萬法唯識,那麼,這塊石,是在仁者的心內還是心外呢?”

幾個同學又被老和尚奇怪的問題弄得尷尬萬狀,惟有文益回答說:“當然是在心內了。”文益的回答也許不錯,三界惟心,山河大地,哪一樣不是由自己的內心感覺而存在的呢?然而老和尚卻忽然嘆息說:“好好的一個人,何必要把一塊大石頭放在心里呢?”

文益聽到這里,心頭猛然一震,他忽然覺得,這是一個不簡單的老和尚,自己的此次行腳,不正是要尋找大德高僧而向其問法嗎?師父說得不錯啊,法無處不在,一切都是現成,又何必四處尋找呢?於是,文益當即宣布:“我不走了,我要留在這地藏寺里向老和尚求法。”

這正是桂琛老和尚的意旨,他在幾個年輕人一走進山門之際,就開始留意文益了,於是,老和尚便以自己的智慧,留住了達個年輕人,也留住了一個未來的大德。

所以史書上就說,法眼文益最終是在地藏桂琛老和尚處得到了開悟。老和尚打開了文益深藏在心間的智慧的大門。從此以後,文益開始成熟,以至後來他成為法眼宗的創始人。

法眼文益的畢生成就除r寫作了針砭佛門時弊的《十規論》,更在於他接引學人,開啟學人智慧大門的方法。用現在的話來說,文益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方法被人認為是“法眼家風,對癥施藥,垂機迅利,掃除情解……”

他的門下有一個十分傲慢的家夥,名叫玄則,自以為已經開悟,因此就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文益突然將他叫到法堂,說:“玄則,為什麼不入法堂?”

玄則雖然進來了,卻說:“當年我在青林禪師處已經‘入處’了,哪還等到今天?”

文益說:“能把你在青林禪師處悟道的經過方便一說嗎?”

玄則就說,那一次他去向青林老和尚求法,他問道:“佛,如何求得?”青林老和尚同答說:“丙丁童子來求火。”

“好極了,”文益說,“那麼你說說看,你是如何看待青林老禪師的這句話的呢?”

“那還不好理解,按照中國五行說,丙丁屬火,以火求火,老禪師的意思是說,佛而去求佛,不正是印證了我已取得正果,我已成佛了嗎?”

“差矣,差矣,”文益說,“正所謂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佛在自身,無須去求,以佛求佛,不就等於自己去求自己嗎?然而這傲慢的家夥理解錯了,仍得意地認為自己早已成功了呢。但文益並不把這其中的道理說出來,他覺得玄則遲早會理解的,別人說出來和自己理解了,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聽了文益的結論,玄則當即十分惱火,說:“法眼老朽,是你老昏了,青林禪師就是認為我已開悟了,已成佛了,你還有什麼話說?”說完,玄則氣呼呼地走了。文益知道,他還會來的,等他再來,他也就悟了。

玄則想了一夜,似有所悟,似有所不悟,第二天一早,玄則就來到文益的法堂,他希望能聽到文益最後的結論。

“佛,如何求得?”玄則說起,已沒有了昨天的傲慢。

文益說:“丙丁童子來求火。”

只這一句,玄則立刻就悟了。

Views: 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