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宣揚:論梅洛-龐蒂的生命現象學(2)

二、“感知"是揭示生命奧秘的首要“入徑”

 為了創建獨具特色的生命現象學,梅洛-龐蒂進一步改造了現象學原有的“生活世界”和“經驗”的概念,加強了從其“呈現”、而不是其“現象”的角度進行解析,因而不再像胡塞爾那樣只在意識中探索意向性的傾向,而是把身體和意識以及整個精神活動,連同其周圍世界諸因素,看成不可分割的生命現象,在身體和精神的多維度、多層次和多方向的“雙重交錯”(le chiasme源自希臘字khiasma,意思是“交叉”)或“交織”(l’entrelacs)的多元化活動中,深入探索生命創造活動的原始呈現過程的覆雜現實條件、運作程序及其多種可能性。

 1945年,當薩特紅得發紫的時候,梅洛-龐蒂的《感知的現象學》發表出版。這本書同薩特的《存在與虛無》相異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從主體意識,而是從人的身體在生活世界中經常相遇的“感知”(la perception)問題出發,探討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結構和性質。從現象學的立場來看,感知並不是關於世界的表象,也不是一種行為,不是有意識采取的立場。感知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它是人以其自身的身體在生活世界的首要親自體驗。

如前所述,胡塞爾本人也早在《觀念Ⅰ》中註意到:作為知識來源的知覺,具有“源初給予性的直觀”的性質,只是它停留在“梗概地給予”的層面。(14)

 但梅洛-龐蒂強調指出:知覺“是一切行為得以展開的基礎,是行為的前提”(15)。更確切地說,感知是通向生活世界的首要門戶,是“生存於世”的具有創造性的積極“處世行為”。接著,梅洛-龐蒂在1947年發表於法國哲學會上的學術演說《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後果》,再次強調感知“是內在性和超越性的悖論”(le paradoxe)。因此,感知行為既直接地體驗了外在對象,也包含了感知者發自內在精神世界的直覺意向性。更確切地說,感知並非停留在表面的材料層面,而是同時地實現了超越性和內在性的結合,也隱含了人類特有的對可見和不可見事物的感受能力。

 所以,早在1938年撰寫並於1942年發表的《行為舉止的結構》一書中,梅洛-龐蒂從心理學的觀點出發,以理解“意識”同“自然”的相互交錯關系為主題,試圖超越傳統心理學將“批判哲學”(la philosophie critique)與“自然主義科學”(la science naturaliste)相對立的論述方式。他以現象學方法,從旁觀者的中立角度,批判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理論,重新界定和分析“行為舉止”(le comportement)概念。

 梅洛-龐蒂認為,行為的特性,不管就其反映面還是就其高級層面,其本質就在於:對它的“刺激”(stimulus)的有效性,都決定於它所隸屬的有機體先天固有的“意義”或“價值”;而這些意義或價值,與其是由外來的刺激,不如是由有機體本身所產生。因此,行為應該描述成一種類似於“形式”(la forme)的現象,是一種總體性的過程;其特征不應該被說成為各個分離的局部的總和。

 梅洛-龐蒂反對將行為納入身體與精神的對立範疇之中。他強調說,形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對意識有意義,而所謂意識無非就是感知的意識。“意義”是被感知的有機體的“屬性”(des attributes de l’organisme )。

 這就表明,梅洛-龐蒂是從“超越”的觀點,深入探討有關身體與心靈的覆雜關系,明顯地拒絕有關生命和精神研究的各種“實體論”(le substantialisme),也反對將身體與精神、意識分割開來的各種二元論,並對於感知的意識(la conscience perceptive)深感興趣。所以,梅洛-龐蒂很早就發現:人的最簡單的感知,已經包含了意識及其意向性,已經滲透著身體同精神的雙重交叉覆雜因素,即一方面包含了肉體與精神、主體及其生存條件的交錯性,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對可見與不可見事物的感受性。

 梅洛-龐蒂指出:對於“存在”(tre)的問題,不管人是否認為它“是”或者“不是”,它永遠都是存在本身。所以,對於存在,不應該提出“是什麽”的問題。梅洛-龐蒂說,存在就是存在,不能說“存在是什麽”或者“不是什麽”。“存在”是由存在自己決定其本質的;存在靠其自身的自我展示而顯示其存在。如果將“存在”說成為“是什麽”,就意味著有人這個主體,以他的意識的同一性而為“存在”下定義;這樣的存在並不是原本意義上的存在本身,而是由人的主體性所人為決定的字面上的存在,是一種關於存在的概念罷了。

 梅洛-龐蒂不僅批判薩特等人的主觀主義,而且也批判傳統自然科學的自然主義的認識模式。自然科學宣稱被觀察的客觀對象是真正的世界本身,同時主張人的意識可以通過理性所總結的因果關系等理智性的範疇,掌握世界的規律。但梅洛-龐蒂指出:世界永遠是我們所面對的現象總體,它並非與我們的精神世界無關的獨立客體,因而根本不存在自然科學所宣稱的外在獨立對象。一切對象的真正意義,都同我們對它們的感知有關,因為正是通過感知,我們直接地同對象的意義發生了關系;感知的重要性就在於:它真正實現了“在最源初的根源上把握事物的意義”。

 三、身體是生命展現的一個可能場所

 從他的《知覺現象學》開始,梅洛-龐蒂就以現象學的觀點,對“身體”(le corps)進行不同於傳統哲學的較為深刻的描述。

 首先,梅洛-龐蒂指出:身體並非單純是“一個事物”(n’est pas seulement une chose),也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可能對象;而是人生經驗的基礎條件,是通向世界和建構世界的感受路徑,是生命體投身於其生存世界的具有創造性意義的行為根基,是使身體自身以致整個生命活動同其生活世界連接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決定性中介場所,又是身體及其周在世界相互溝通的交接點。

 其次,梅洛-龐蒂一方面強調意識同身體的聯貫性及其在意向性中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又同時特別強調:知覺的優先地位就意味著經驗的優先地位。他指出:意識的身體性和身體的意向性(la cotporalité de la conscience et l’intentionnalité corporelle),不但是同樣重要的,而且是相互連貫和不可分割的。

 身體的空間性是身體的存在的展開,是身體作為身體進行自我實現的方式;身體固然離不開空間,但空間尤其要靠身體的行為及其運動而被人所感知。他說:“我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它的視覺面、觸覺面和運動面不只是協調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只有在它們的功能的發揮中才能被認識,它們之間的協調不是習得的。同樣,當我坐在桌子旁邊,我可以立即使被桌子遮住的身體部分‘顯形’。當我收縮我在鞋子裏的腳時,我感覺到了我的腳。這種能力能使我支配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我的身體部分。……身體不能與自然物體作比較,但可以同藝術作品作比較。”(16) 因此,我們的身體具有直接感知自身的能力,並在直接感知中判定自己所喜愛的部分及其結構,同時形成與身體相適應的空間。所以,他認為,身體是“在世生存”的真正向量標志(le corps est le vecteur de l’tre au monde);而世界對於身體而言,並不是被身體“認識”的外在對象,而只是它的動機或意向可能性的極限邊界。

 梅洛-龐蒂充分意識到關於身體、意識和肉體的相互關系的問題的覆雜性,因而在他的思想發展中,他始終對此進行不停的反思,並在反思中進行適當的補充、修正和更新。在梅洛-龐蒂逝世前一年所寫的《眼睛與精神》中,他說:“人的身體就存在於觀看者與可觀看的事物、觸及者與被觸及的事物、一支眼睛與另一支眼睛以及手與手之間發生相互交叉的時刻……”(17)

 同時,在梅洛-龐蒂的未竟之作《可見與不可見》中,他明確地坦誠:“在《感知現象學》中所提出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因為我是從意識與對象的區分出發的(Les problèmes posés dans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sont insolubles parce que j’y pars de la distinction ‘conscience’-‘objet’)。”(18) 梅洛-龐蒂看到了自己建構生命現象學的難點所在,試圖徹底擺脫向來把身體、意識、世界、對象加以分割的傳統觀點,集中對“肉體”(la chair)、“雙重交錯”(le chiasme)以及“可見與不可見”(Le visible et l’invisible)等關鍵概念進行探索。

 因此,他對生命中“可見的和不可見的感受性”(la sensibilité visible et invisible)非常敏感,後來又隨著個人生活閱歷的日益豐富以及理論修養的提升,他進一步深知:身體的感受性,簡直就是人之不同於一般生物的重要特征;它並不單純局限於感知階段,而是通過身體和心靈的微妙和諧運作而產生的生活能力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法。正是由於人所特有的感受性,人的身體和精神才如此自然地相互交錯牽連,連結成富有創造能力的統一生命體,確保人的整個生命能夠實現一再的超越,並同時完成對生活世界的認識和改造。

 在梅洛-龐蒂看來,我們的身體是活生生的意義紐結。它不是一定數量的共變項的規律鎖鏈。作為運動能力或知覺能力的身體,不是“我思”的對象,而是趨向平衡的主觀意義的整體。有時,新的意義紐結形成了:我們以前的運動湧入一種新的運動實體,最初的視覺材料湧入一種新的感覺實體,我們的天生能力突然與一種更豐富的意義聯系在一起。它的出現突然重建我們的平衡和滿足我們的盲目期待。

Views: 2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