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恭瑞 ·藝術的創造力初探 (2)

二、 創造的定義

恩田彰在《創造性心理學》中提到:「創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組合,產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創造就是把已知的經驗重新結合,產生具有新價值的東西。也就是說新的思想觀點,是從已知的經驗中產的。……筆者認為,感性認識的資訊作為開放的資訊,具有廣延性,而理性認識的資訊作的閉合的資訊,受到一定文化的制約。」5

這就意味著創造行為的發生,是與創造者的旺盛生命力
(感性、廣延)有關,而且同時必須兼具冷靜、客觀(理性、制約)的判斷力。

朱光潛於《文藝心理學》中對於創造所提出的定義為:「『根據已有的意象做
材料,把它們加以翦裁、綜合,成一種新形式。』材料是固有的,形式是新創的;材料是自然,形式才是藝術。」6

所以形式是無中生有,為人類所呈現的感性紀
錄。但是它要建立在「已有的意象做材料」,才能為人們所感知。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
創造力是指一項在文化中的符號領域被改變的過程。…… 這些中心大抵位於不同文化交會之處,信仰、生活型態和知識在那裡混合;使人更能輕易地看到新式理念的結合。在整齊畫一和一成不變的文化裡,要達到新的思考方式就得投入更大量的注意力。換句話說,人們能夠不太費力就感受到概念的地方,較可能有創造性。7

文化中的符號被改變,正意謂著該區域的人文意識的調整(價值觀、思考方
向、邏輯……),彰顯了人們心靈視野的調整或甦醒。多元文化的交會、自由的發表環境、經濟的發展,從這個觀點來審視台灣目前的創造環境,有了更多的期待與信心,因為「藝術創造永遠需要向人們已經習慣了的審美感知系統挑戰,而不應僅僅在同一系統之內作數量上的加添。藝術創造,應該向人們提供從“語法"到“詞彙"都是新鮮的藝術語言。」8

提出新鮮的藝術語言,就象徵人類對環境一種新的感知方式,一種新的切入角度。所以余秋雨對於「新鮮的藝術語言」提出另一種說法:「凝結了的“傳統",不能傳之後世,不能統貫歷史,因此也就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傳統。」9

很明顯地,台灣當前似乎正處在一種情境,正如羅洛.梅(Rollo May)所言:「我們世界的疆界在我們腳下移轉,我們一面發抖一面等著看:是否有任何新形式會取代失去的疆界,或者是否我們能從這個混沌中創造出某種新秩序。」10這表示科技時代飛奔的腳步越來越快,正加速調整、改變國家、社會、經濟的結構,人性必然或多或少地被拉扯、擠壓,這種人性與環境的變化,正是藝術創作者無法漠視的。

三、 藝術創造的特質

恩田彰認為「創造活動分為 1.準備,2.醞釀, 3.產生靈感,4.驗證的四階段。」11 凌嵩郎在《藝術概論》提出藝術創作過程為:「觀察、體驗、想像、選擇、組合、表現。」12 整體看來結構大致相同,然而這個順序只是片面的呈現,我們在實務過程中發現,這些項目過程,常常是交錯生發,似乎有法,但是也無一定法!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


藝術家他們含有矛盾的極端,與其說他們每人是個「個體」,不如說是
繁體。就像光譜中包含所有色調的白顏色一樣,創造性人物有集人類所有可能性於一身的趨向。……複合性人格毋寧是包含了視情況而能由一個極端轉至另一極端的能力。……創造性人物確實明暸兩個極端,而且以相同的強度體驗而不致有內心的衝突。……而且以辯證的張力相互整合。13

「確實明暸兩個極端」意謂著具有創造性的人,本身就擁有較開闊、多元的
人格特質,所以能包容各種不同觀點或是非理性現象,而且能長期並存於內心進行醞釀,逐漸形成一種個人生命質感的密度。或許此種耐得住內心煎熬的特質,可能與創作者與生俱來的體質有關吧!卡西爾(Ernst Cassire)提到:

藝術使我們看到的是人的靈魂最深沉和最多樣化的運動。……我們在藝術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種單純的或單一的情感性質,而是生命本身的動態過程,是在相反的兩極──歡樂與悲傷、希望與恐懼、狂喜與絕望─
─之間的持續擺動過程。14

余秋雨說:「深刻的兩難帶來一種無比厚重的人生體驗,比一個簡單的結論有意思得多了。……兩難不管展示得多麼深刻,帶給讀者的仍然是一種誠實的平等,因為你沒有掩飾與讀者一樣的困惑。」15它代表著一種真誠的態度,是另一種深層的謙卑所產生的思考與觀照。「廣義的想像在人類生命中甚至比理性更基本,因為我們所知的各種理性功能,只有當它們具有創造力時,才可以抵達理解之境──亦即才可以參與建構實在界。因此,當我們試圖在我們的『自我與世界』的關係中製造意義時,創造力遍在於我們的每一樣經驗中。」16

自我與世界之間製造意義,即是個人對環境的看待角度與方法。「有創造力
的人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能與焦慮一起生活;他們甚至願意付出很高的代價,如身陷不安全感、過度敏感與無招架之力的困境,……。他們看到非有時,不會跑開,反而要上前遭遇它,與它搏鬥,強迫它產生出有。他們向沉寂敲門,要求得到回應的音樂;他們探討無意義狀態,直到他們能夠強迫它展現意義。」17這不正是陸機文賦中所言:「課虛無以求有,扣寂寞而為音」?18也許藝術的本質就是:藝術家與他的世界之間那種有力的及生動的遭遇。19這種遭遇經常是莫名、渾沌的狀態,而藝術家在這種情境中靜觀、虛以待之。


5 日,恩田彰等著 陸祖昆譯《創造性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1988 年 7 月,頁 91。

6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年 3 月,頁 240。
7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 杜明城譯《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11 月,頁 18-19。
8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211。
9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頁 213。
10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
月,頁 156。
11 日,恩田彰等著 陸祖昆譯《創造性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1988 年 7 月,頁 127。
12 凌嵩郎著《藝術概論》,臺北,1986 年 9 月,頁 98。
13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 杜明城譯《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
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11 月,頁 73。
14 卡西爾(Ernst Cassire)著 結構群譯《人論》,臺北,結構群,1989 年 9 月,頁 233。
15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61。
16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
月,頁 172。
17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頁 114。
18 轉引自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5
月,頁 124。
19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頁 57。

Views: 1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