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2)

二 牌坊·女人·志乘

歷史上的中衛女人,同男子一道推進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一般表現為恭順賢良、勤勉持家、吃苦耐勞,具備華夏民族的傳統素養和美德良風。但是,作為女人卻時常更多地受制於民族宗教的同化、封建禮教的桎梏、地方風俗的洗禮,毫不吝嗇地付出並吞咽了各自的無奈,鄭重地給了她們各自人生一個血性的交代。揭開歷史的封塵,時光雖已卷走了歲月滄桑,卻珍藏了諸如以“貞節牌坊”為載體的許多關於中衛女人的史話。

旌表,系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慣用的典章。在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對於忠、孝、節、義之人,通常由地方名流呈請,朝廷道府審批,奉旨運用賜匾額、立牌坊、建玲瓏塔等方式加以褒揚,以資教化鄉井。今中衛市沙坡頭區柔遠鎮范廟村境內,曾橫跨原官路於現范廟學校址建有“貞節牌坊”一處,謂之“范家牌坊”,便正是女子從一而終這種“節”的典章的產物和見證。

范家牌坊自清代嘉慶年間建成,即聞名方圓十里八鄉,從而文官蒞臨下轎,武官到此下馬。時令嬗變,歲月更替,原本大山般壓在本地婦女頭上的這座牌樓,隨著辛亥革命一聲炮響,竟然斷了香火,遂被學堂取而代之,往後便俗成地名,正如《中衛縣地名志》釋義:“范家牌坊,以族人姓氏牌坊得名。”同是地名,他鄉年長者雖不明“范廟”之方位,但卻知曉“牌坊”在何處。

范家牌坊,記錄了往昔那個時代女人的悲苦命運和人生之路。聽老輩講,舊時中衛境內貞節牌坊林立,查清代乾隆、道光兩部《中衛縣誌》所載,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地方誌屬於信史,俗稱青史,在某種意義上可謂表彰之書。明代景泰至清朝道光計380年間,僅沙坡頭區這個地方,因“孝道”而名垂青史之烈女節婦就達123名之多,除因夫陣亡而自縊者1人外,其余均“備歷艱辛,守志節終,旌表建坊,閭里稱頌”。以始守節者的年齡看,最小者18歲,最大者30歲;以命歸黃泉計,守節四五十年者居多,最短者30年,最長者64年。同時,又不難發現守節在30年以下者志遺莫載,應更是不計其數。據考證,能持節而守卻正值盛年溘然長逝者,都能贏得人們推崇,被尊為孝媳,最終立了牌坊。但是,這份榮光絲毫不能掩飾其非人的本性和殘酷的實質,因為那些冠冕堂皇的牌坊,扼殺的確是婦女的幸福。

嗚呼!同是貞節牌坊,范家牌坊何其志存久遠,香惠邑里?

關於范家牌坊的來歷,當地高壽者雖眾說紛紜,但一致認定周圍香火最旺者非此莫屬,且專為本族舉人范允升之祖母孫氏而立。按清《道光續修中衛縣誌》所云:“孫氏,民人范臣先之妻,二十七歲夫亡,計守節六十余年。奉旨旌表建坊。子登元,體孫氏志,課子讀書。孫允升登賢書,出仕廣文,人以為節孝之報。”這部志書於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修纂付梓,時近宜詳,地近宜核,然又載明:“范允升,皇清丙子科舉人。”莫不是因祖母苦節,父親忠孝,惠及允升皇榜高中,累官“陜西綏德州學正”,其父登元也因此受誥贈為“修職郎”。筆者不揣淺陋,顯然因果報應這一唯心史觀在這里仿佛也無懈可擊,已得到質的詮釋。

有哲人曾斷言云,階級的烙印總是打在自己脫下褲子而亮出的屁股之上。在族人看來,范家牌坊就是他們心中的“麥加”,神聖而不可侵犯。記得我上小學低年級那會兒,偶爾與一個外姓同學相爭執,當聽到“你先人既當婊子又立牌坊”一句,頓時火冒三丈,出於維護尊嚴的本能,孱弱的拳頭最終使對方“低頭認罪”。實感問題的嚴重,不等放學便跑回了家,含淚將情況報告了年近八旬的爺爺。他似乎也忍無可忍,立馬拄著拐杖向同學的家中搖去……從那以後,爺爺關於范家牌坊的故事便時常浮蕩在我的耳際。

范家牌坊具體建於何時,形制如何,又是怎樣經風歷雨,現已無過多典籍和實物可考,但確有著悲壯的傳說及口碑可略證一二,擬為來哲備鑒。

相傳,孫氏十八歲過門,時逾九載,丈夫暴亡,留有一子,名登元。她立志守寡,決心把兒子拉扯成人,以續范家香火,從此便破俗吆賣,以磨豆腐為生。好在“兒娃子不吃十年閑”,登元懂事孝順,娘倆相依為命。七八年過去了,家道時興,娶媳生孫,鄰里稱道。為了出人頭地,她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孫子身上,將剛年滿8歲的孫子送到家族私塾,起官名為允升。允升天資聰敏,從小目睹祖母、父親累死拼活全都為了自己,學習起來特別用功,17歲那年赴京趕考,總算皇榜題名。留京數月待派補缺,卻整天茶飯不思,愁眉不展。一日有幸被嘉慶皇帝召見而察覺,當問及為何不悅時,范允升奏明聖上:想念守寡多年的老奶奶。如此這般,他便一五一十述說了個究竟。皇帝聽後龍顏大悅,當場宣筆墨伺候,書丹成“欽賜旌表”四字,恩準為其祖母立一貞節牌坊。范允升即刻啟程,披星戴月。聖旨一到,縣衙即刻撥支庫銀九九八十一兩,由知縣督造,歷時七七四十九天,牌坊告竣。

此說盡管與縣誌記載多有不相合處,但封建倫理道德總得有人去極力維護。遙望浩瀚的宇宙,面對“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的惑問,蒼穹不語。據考,農業合作化時期,有人曾親眼見到族人珍藏有木制大匾一塊,上刻“欽賜旌表”四個金黃大字,“聖旨”兩字略小並居於正中上方,落款為“歲次皇清嘉慶二十一年榖月”,可惜連同家譜一並毀於那場不要文化的大革命時期。

范家牌坊系群體所在,通常供奉著被本家族景仰的范氏門中各位節婦烈女。或許出於緣分和情結,2009年農歷正月在范廟村農田渠口欣喜地發現了一件曾置立於范家牌坊內的清朝道光年間的“玲瓏塔”遺物,塔身呈六面體,高64厘米,邊長32厘米,重達200公斤,題刻豐富,記載詳備,不得不悉心珍藏。

我乃范家脈傳,孩提時常從先輩的言談舉止中著實領略到一份關於范家牌坊的榮耀,但成人後卻不以為然,幸耶?悲耶?無以言表。毋庸置疑,這枚綿延數千年,用女人骨肉和血淚鑄成的“十字架”,之所以又被歷代女性佩戴在胸前,或許可歸結於它的“神聖完美”。所幸,歷史早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范家牌坊作為歷史的真實鑒證,現時仍不斷向後人訴說著中國禮治史上的奇跡。

Views: 7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