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 (2)

如舊石器時代的女性裸體崇拜、人與野牛相鬥以及各種動物圖像等,還發現了蘇聯遠東濱海地區、美洲太平洋沿岸典型的同類巖畫,如人面圖像等等。中衛巖畫產地距靈武水洞溝遺址200多公里,當屬於水洞溝原始居民活動范圍。總之,原始人類通過在堅硬的巖石上鑿刻塗抹,以圖畫形式記載了他們在中衛地區的生存鬥爭,再現了史前人類的精神家園與物質世界。同時,中衛市沙坡頭區一碗泉、長流水舊石器時代遺址,海原縣菜園新石器時代遺址,也都成為中衛史前文化的有力佐證。

絲路文化中衛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一個驛站。民諺曰:絲路通中衛興,絲路斷中衛敗。千百年來,為了鞏固邊防,保護絲路暢通,歷代中央政權穩固時,在這里修築城堡烽燧,駐軍屯墾,移民實邊,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由於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人員來往頻繁、物資交流廣泛,商業貿易十分繁榮,加之黃河中衛段航運繁盛,素享“水旱碼頭”“絲路古城”盛譽。追溯歷史,中衛行政建制的形成與發展,物質文化傳承與積澱,正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支的開通發展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衛又因包蘭、寶中、隴海、蘭新、太中銀鐵路的聯通,京藏、中營、中郝、中固、中鹽5條高速公路和109國道,101、201、202省道4條公路穿境而過,以及沙坡頭機場的建成,成為亞歐大陸橋上的西部橋頭堡、中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邊塞文化衛寧北山大麥地一帶所處的地理環境,正是中國東西部草原的連接帶,又是中原通向漠北和西域的必經之地,歷史上獫狁、回紇、羌戎、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往來頻繁,屬於重要的邊塞地區,也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交匯地帶。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大將蒙恬驅逐匈奴,取黃河南北千里,移民於此地,置北地郡。自此,中衛成為歷代王朝北部設防的前哨,素有“關中屏障”之稱,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內眾多的古代城堡烽燧和橫亙東西、分置南北的秦、漢、隋、明長城,天都山的兵營,勝金關的烽堆,南長灘的障塞等,都是中衛作為古代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

位於中衛市區以北偏西約6公里處長城腳下的“買賣城”,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南與長城鎮關墩相對約0.5公里,城址面積百米見方,土築城垣,高約5米,邊墻中央置城門,高約3米,木質門扇厚約8厘米。據史料記載,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穆宗詔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對蒙古各部落采取安撫政策,在沿邊各地實行“封貢互市”制度,即蒙古草原地區和中原地區經濟文化聯系及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它不僅是明朝統治者與蒙古貴族之間政治經濟聯系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廣大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經濟聯系的表現形式。所謂“封貢”,是指蒙古貴族取得明朝政府的封爵,發給官服官印,不得隨意搶劫,被封蒙古貴族定期向明朝進貢地方特產,明朝政府接受貢物之後,給以金銀珠寶、生活用品等比較優厚的回贈。“互市”,是指明朝與蒙古貴族和平相處期間,“擇其邊外近地,各設守市官兵,許其兩平貿易,以濟華夷”的市場交易。“互市”包括蒙古貴族和明王朝之間官方的互市,也包括蒙古國和明王朝老百姓之間的民間貿易。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朝廷準許韃靼於寧夏中衛開展互市貿易。作為邊貿口岸,南往北來的商賈云集此處,長城外蒙古族兄弟的馬牛羊、皮毛絡繹不絕,關內的漢人、回回運送著茶葉、絲綢、瓷器、大米、面粉、食鹽、果品紛至沓來,買賣自由,語言不同則把手放進袖筒里施“手語”。買賣城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民國初年因黃沙吞噬而廢弛。

西夏文化海原縣境內遺存著諸如天都山石窟、南華山靈光寺遺址等,它們都是燦爛西夏文化在這里的存證。尤其是作為西夏軍隊與宋朝軍隊血戰的“天都山寨”,不僅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好水川之戰”“定川砦之戰”舊址,更是了解西夏神秘歷史的窗口。據有關專家考證,成吉思汗曾兩次親自率大軍轉戰於今中衛市,病危殯天於“哈老徒行宮”,即今海喇都,正是海原縣城西南處的天都寨行宮。至今,西夏文化仍然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沙坡頭區香山鄉南長灘100多戶拓姓村民,正是西夏王朝黨項氏族的後裔,從他們的生活習慣中可以清晰地折射出西夏文化印跡。

 

三 人文精神恢宏

 

中衛自古以來崇儒重教,學風蔚然,衛寧地區在寧夏及周邊邦鄰中素有“文化縣”之美譽,被文化部評定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稱號。但是,中衛地方文化的人文傳統並不僅限於此,還有著更為廣泛的內涵。在人文精神方面,中衛地方文化擁有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回族文化、民俗文化、現代文化五種表象形態。

移民文化由於中衛地處內陸,有黃河灌區、荒漠草原、沙漠、丘陵,但物產富饒,決定了中衛在歷史上便是一個移民地區。自秦漢經唐宋到元明進人清代,歷史上曾有過多次移民。明代以前,先後有匈奴、鮮卑、羌戎、吐蕃、敕勒、回鶻、黨項、女真、蒙古等部族人居。明代洪武初年,由於國力較弱,統治者還無力控制邊陲,便將寧夏鎮、靈州、鳴沙等地居民遷往關中,當時中衛所在應理州的本地居民大都遷往內地,留下來的編人軍事衛所與軍丁共同屯墾,剩下來未能人編衛所的軍屬以及投親靠友者作為“余丁”,指定區域,劃給荒地,配給耕資,墾牧駐守。明朝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國力恢復,為了守疆拓土、發展生產,中央政府在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設移民司,又遷徙“五方之人實之”。移人中衛的主要是山陜人、冀魯豫人,也有江淮吳越等南方省籍人。中衛人“尚詩書,攻詞翰”,“重耕牧,嫻禮儀”等良好文化道德傳統及飲食起居習慣都與此相關。嗣後,清代“自乾隆鹹豐,寧夏水利大修,齊魯燕晉陜甘之民趨赴”;民國18年(1929年)甘肅大旱,許多靖遠、民勤、武威的甘肅人湧入中衛定居。20世紀30至40年代,由於日寇入侵和中原旱災,河南、陜西、內蒙古、甘肅等地的人口又散流人衛。1958年,包蘭鐵路通車、工廠遷建和政治運動,又有北京、上海、陜西、浙江、東北三省等地產業工人、政策性移民和“右派”人士遷人。1983年,南山臺揚黃灌區建成,從西海固地區移人部分人口。2004年,中衛撤縣設立地級市,從寧夏銀北地區又遷入一小批人口,中寧、海原兩縣也一並整建制劃入。這些移民行動,致使中衛經歷了多民族、多文化的長期融合,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天南地北的人們來到中衛,同時也帶來了優秀的文化和良好的習俗,各地文化在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衛地方文化。“中衛話”就是多種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產物,它以秦晉語為基礎,以甘肅條山話為主體,並雜以齊魯燕趙語甚至吳越川滇語而形成,充分印證了中衛移民文化的多元和厚重。

Views: 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