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7)

關於原始民族畫身時所用的顏色我們雖已得到相當充分的報告,而對於圖樣的知識卻還是非常缺乏。此項報告中最詳盡的,我們應該很感謝維德王子,他的關於菩托庫多人的敘述,是鳳毛麟角般的一個例外。許多談到原始圖樣的人,總是說幾句“奇幻的”、“奇異的”、“非凡的”這一類的話,就以為他們的說明是夠充分的了。只有在繪畫和照片中,有時候也許可以說得較明白、較完全一些。我們如果想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對這些圖樣的意義表示確切的意見,就未免太臆斷了。

原始畫身的圖譜是由個人創造的呢?抑或是從一種模型摹擬來的呢?暗示著摹擬佔據重要的地位的理由是很充足的。第一、在原始藝術中獨創的圖譜是很少有的,而無論在裝飾上、繪畫上或雕刻上都很流行著那位原始藝術家摹擬日常生活事件的圖樣。我們研究用具的裝潢,尤其容易發現澳洲人的衣著、盾牌、棍棒上的裝飾,和他們的畫身的圖樣很相仿佛,完全是摹擬獸類的。想用照樣的繪畫把他們自己扮成獸的模樣,是和原始人認某一種獸類是他們同族者的保衛神,而喜歡摹仿獸類形像的心理,相去不遠的。我們至少又發現了一個確是表現一種動物描繪的身體塗彩的實例。豪伊特(Howitt)在關於吉波士蘭(Gipsland)地方的青年入社式的記事中,有這樣的記述:“教父們(bullerawreng)用白粘土在候補者(jerryale)的臉上描畫鴨子似的圖樣,就是在每雙眼睛的周圍畫一圓圈,又在頰骨或眉毛上橫畫一條白線。”27然而我們也不能以為一切的圖樣,毫無例外,都可算是這一類的模仿。例如喪事畫身在大多數的情境里,都只求達到使服喪者的面目難於識別的目的,並沒有類似某物的企圖。又如菩托庫多的戰士們,在他們用深藍色畫身時,也決不是要摹仿自然物像,而只是要使他們自己成為最特別古怪的樣子,以便引起敵人的恐怖心理而已。

用繪畫來裝飾身體,有一個頗嚴重的缺憾,那就是不能持久。一種自然的傾向,是歷盡苦辛另用一種可以經久的方法在身上印圖譜。幾乎在全世界的低級文化階段上,都可以找到兩種方法,就是劙痕(scarification)和刺紋(tattooing)。這兩種方法在各人種間的分布,也是依著不同的膚色而定的。黃色的布須曼人和銅色的埃斯基摩人實行刺紋,而深黯色的澳洲人和明科彼人則用劙痕。

關於劙痕的性質,這個名詞本身已昭示得很充分了。他們用燧石、貝殼或用其他的原始小刀,在各處的肌膚上面亂割,以便劙傷的地方,事後會在黑膚上長出較淡色的浮像來。在澳洲,有幾個部落,為著要增大那些劙痕,就在新傷時塗上一些泥土,28而在澳洲的北方或西北方則在傷處擦上某種植物的膠汁。29施行劙割的部位往往因部落而不同。在有些部落中劙痕大部分劃在背上,而在有些部落中,則或在手腕上、或在胸脯上、或在腹部上、或在腿腳上劙劃。劙痕是兩性同用的,但往往男子比女子用得更多些。他們的圖譜,有點、有曲線、有直線,直線往往橫亙整個胸脯。30

托累斯(Torres)海峽鄰近的男人在兩肩上帶著很厚的馬蹄形劙痕,在圖畫上看起來,很像歐洲人的肩章。劙痕的施行,是表示進入成年的儀式的一部分。不過要在舉行儀式時一次完成這種工作,卻未免太痛苦太疲憊了一點;這種劙割,必須在不同的年頭上陸續舉行,所以除了老年人的身上,是看不見完整的圖樣的。對於昆斯蘭德人,拉姆荷爾茲曾經說“線條常常表示一種等級的差別,而這種等級卻是依年齒排的。兒童在某一年齒以內,是不加裝飾的;到了某一時候,就在他們胸脯上、肚腹上劃上幾個十字叉。那種交叉逐漸增加,等到小孩長大的時候,就在他們的兩乳周圍,劃上半月形的線條。”31在澳洲的東南部,看見階段不同的劙痕就可以曉得各樣的不同年齒,一個成人的劙痕共總有五個階段。32

塔斯馬尼亞人似乎也都采用這種很痛楚的劙割。庫克說到他們胸上和腕上的虛線,龐維克(Ponwick)則叫那些簡單的劙痕為星形的劙痕。此外,又有人在婦女的腹部看見過半圓形的劙痕。33劙痕的風習,在各部落間都很普遍流行,而在安達曼群島中,則男女兩性間都通行。這種裝飾的開始和完成,安達曼人比之澳洲人要早一些,“超過八歲而讓他不施行劙割的兒童是非常少,而在十六歲或十八歲上,則一定要完成。”他們也不像澳洲人似的要在開始劙割時舉行特別儀式。

除了北方諸部落,其餘的都是由女人用一種錐利的石片來施行。劙痕大都在背上、肩上、後頸上、胸上、大腿脥、腹上、手背和腳背上。可是在背上的線紋,往往不是由女人劙割,而是男朋友動手的。劙痕的圖譜很簡單,各部落間都有短的平線和垂直線,而這些線紋都是成排的,只是處置這些線排的方法和數目在幾個部落之間稍稍有點不同而已。34

一個歐洲人初次看見用劙痕作裝飾的澳洲人或明科彼人,一定很難相信劙痕的目的果真是為了裝飾,因為在他看來,劙痕實是不可愛而可憎的。可見一般人所以認劙痕的宗教意義多過裝飾意義,並不是很難了解的。擁護這種見解最有力的是該爾蘭德,他以為劙痕和刺紋都是表示那文身的人已經將自己貢獻給神靈而為神靈所主有的標記和像征。35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