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四季

“季節”這一個詞意思是“播種”,它是從拉丁語動詞“serere”起源而來的。可見,“季節”應該只用來表示春天———“播種的季節”。但在中世紀初,其他三個季節加入到了“季節” 的詞義中,它因此而喪失了原先的單純含義,而代表了一年的四個季節:秋季,或稱之為增長時期(詞根與“增長”或者“尊嚴”相同,即指“增長時期”和“有尊嚴的人物”);冬季,或稱之為“濕季”;夏季,是古梵語對整個一年的稱呼。

人類的日常生活和浪漫情懷都為四季所影響,此外,它們還具有最乏味的天文背景。因為地球繞太陽作年度旅行的直接結果就是四季的循環往覆。

每24小時地球自轉一周,每356.25天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了確保歷法整齊歸一,人類把每年的0.25天累積到一塊,這樣每四年就出現一次閏年,即這一年有366天。但以兩個“零”結尾的年份無閏年;可也有特例,那就是那些能被400整除的年份都是閏年。公元1600年是上一次的特例,下一次則是公元2000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跡並非正圓,而是橢圓。盡管它還不算是完全的橢圓,但是,這已給人類研究地球運行的工作增添了大量覆雜的因素。

另外,地球的中軸與日地之間的平面不成直角,而是一個66.5°的傾角。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它的中軸自始至終保持著這樣的傾斜度,這就是世界各地出現季節交替的直接原因。

每年的3月21日,陽光剛好均勻地照射著地表的一半,於是,在這一日,世界各地的晝夜平分。90天後,當地球運行到其公轉行程的四分之一處時,北極地區全部朝向了太陽,而南極地區則全部背向了太陽,於是,北極長達六個月的白晝開始了,而南極則墜落進長達六個月的黑夜。當北半球陽光燦爛的夏季到來時,南半球的居民就一邊在火爐旁看書,一邊打發著漫漫寒夜。但是,當北半球的居民在聖誕節滑冰時,阿根廷人、智利人卻正在受到炎炎夏日的煎熬,而當美國遭受滾滾熱浪的襲擊時,他們又在磨利自己的滑冰刀了。

9月23日是四季更替的第二個重要日期,這是一年中第二個全球各地晝夜平分的日子。然後,在12月21日,北極與太陽吻別,而南極朝向了太陽,這時,北半球進入嚴冬,而南半球進入酷夏。

然而,地軸獨特的傾斜和地球的自轉並非四季循環形成的全部原因。地球還被地軸66.5°的傾斜劃分出了五個區。赤道兩旁為熱帶區,在這兒,陽光照射著大地幾乎是垂直的。在兩極地區,太陽光線的角度很小,即使在夏天,一束陽光所照射到的地表面積比其自身面積大一倍。南北溫帶區處在熱帶區與兩極地區之間,在這兒,太陽光不是垂直照射,所以,它能夠溫暖比熱帶區更廣闊的高山平原與江河湖海。

單從文字上去解釋這一切,並不能完全明白。你去天文館看一看,對有關地球的問題,那裏的一切能幫助你比書本理解得更快。但是,認為有必要建一座天文館的城市少得可憐。請你到市政府去找那些政府首腦,對他們說,你要一座天文館作為聖誕禮物。什麽是天文館呢?當他們費勁兒從字典裏去翻看時(也許他們得用上20或30年才能找出答案來),你最好去弄一些蘋果、橘子、蠟燭以及用來分區的墨水,自己動手來演繹一年四季的交替。劃一根火柴把蠟燭點燃,就能夠把白晝或黑夜帶給“南極”或“北極”。假如一只蒼蠅落身在你自制的地球上,你千萬不要這樣聯想:“假設———僅僅是假設———人類不過也是一只這樣的小蟲,在一只碩大的橘子表面上毫無目的地爬行,照耀著橘子和飛蟲的是一支更碩大的蠟燭,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一個巨人茶余飯後手中玩弄的一個小東西罷了。”

豐富的想像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請你千萬不要用在天文學領域。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