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樵夫《百度:如此專注》(16)

習慣了炒作、泡沫的互聯網在2005年夏天領略到了技術導向公司百度帶來的震撼,2004年的這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同樣感受的是Google。2005年網易和新浪發布的季度財報顯示,網易不管是在市值、收益、利潤、市盈率都全面占據了上風,從而正式確立了自己中國第一門戶的地位。恰巧的是網易也是一家註重技術的公司。

當Google、百度、網易這些技術為王的公司占領了互聯網的最高點時,所有人都應該看得出這些公司絕對是和盛大、新浪、搜狐不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進而轉化為核心競爭力。

對於一名技術人員,沒什麽比你所在的公司具有強勁的技術實力更能給你信心與激情,然而,當我們看著這麽多互聯網巨頭將技術當作公司生存之本時,我們卻不得不忍受公司仍舊將技術部作為內部的一個支持部門,始終還有那麽多人腦子裏認為市場、銷售部門才是創收的部門,仍舊沒發現只有技術才是決定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百度股價從發行價27美元在三個小時內便沖上了150美元,美國人看重的不是百度的其他,而是百度的技術。他們可能從沒用過百度,但他們非常清楚一家能在搜索領域與Google對抗的公司,在技術方面絕對是可以令人期待的。百度瘋狂的背後是雄厚的中文搜索技術在支撐著,百度的技術才是決定未來的最重要因素。

技術決定產品

與Google等其他搜索引擎相比,百度的搜索更加細化,其提供的“新聞”、“Mp3”、“圖片”、“地圖”等檢索子類別頗得廣大網民青睞。

五年產品歷程:

註重搜索技術和用戶體驗是百度一再強調的關鍵所在。基於此,成立五年來,百度在搜索業務的梳理上頻頻動作。

2000年,百度成立,同年6月便推出號稱全球“最大、最快、最新”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時宣布全面進入中國互聯網技術領域;

9月,正式推出面向企業級用戶的網事通信息檢索軟件;2001年10月,百度推出全新商業模式——搜索引擎競價排名;

2002年6月和7月兩個月,百度先後推出深受網民喜愛的“IE搜索伴侶”以及業界首例“競爭情報系統”軟件;

2002年11月,發布Mp3搜索;

2003年7月,推出圖片、新聞兩大技術化搜索引擎;而同年底,更是陸續推出地區搜索、“貼吧”等功能,將搜索引擎推入社區化時代;

2004年8月百度推出超級搜霸;11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WAP中文網頁搜索引擎;

2005年2月,百度發布全球首款支持中英文的硬盤搜索工具;

同年4月1日,推出具備電影搜索功能的“影吧”;

4月7日,百度攜手盛大,將搜索引擎觸角正式伸向網絡遊戲客戶端;

5月伊始,上線天氣搜索、列車航班搜索、股票搜索、字典搜索、多文檔搜索、計算器功能等六大新功能搜索;

5月17日,百度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百度黃頁搜索測試版,藉此正式進軍本地搜索業務領域,同時將黃頁數據資源引入百度已有的PDA和WAP移動搜索等服務。

如果百度不能保持技術創新,盡管渠道建得再好,用戶對產品的體驗不好,還是會投奔其他搜索網站。李彥宏的獨特之處,是幾大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中最“美國風格”的代表,這就是技術導向、專註、專業,並保持基本的低調,加上市場策略明晰,手段果斷。李彥宏和百度有著典型的技術創業者特性,這決定了百度的務實風格,和對技術的追求,豐富了中國互聯網的景觀。上市之後,與一些善於炒作的公司不同,百度的底蘊和李彥宏的潛力最大程度地釋放了出來,上升程度超過了我們的想像。這足以讓那些欠缺技術的其他門戶網站處境尷尬,同時也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道路帶來了全新的啟發,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創業者和前期的互聯網公司,讓大家更加明白技術的重要性。

“梁冬時代”&“劉建國時代”

百度負責市場、營銷的副總裁梁冬和COO(首席運營官)朱洪波便成為主持慶功會的兩位高層,而面對百度上市後飆升的股價,兩人的不同態度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百度上市後的兩種不同走勢——重點是放在市場營銷上,繼續使股價攀升,還是把資金投到技術研發上,重新做紮實公司業務?

在百度股價達到80美元的消息傳來後,主持人出身的梁冬狂喜不已,並主動跟同事和記者擁抱、合影,他的情緒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百度員工的情緒,不少員工在現場手舞足蹈,情緒激奮。而負責公司運營的朱洪波則一直微笑不語,在一旁安靜地站著,似乎若有所思。

梁冬的個性正如他到百度任職後的營銷、市場動作一樣,充滿活力和激情。在梁冬接任百度的短短半年時間裏,百度一改此前低調的作風,在市場、公關方面動作連連。從“百度富人榜”到“百度都市報指數評選”,以及上市前百度陸續推出的“百度知道”、影視搜索等各種新服務,梁冬在市場開拓方面的出色表現確實為百度上市後股價的攀升做出了不小成績。

相比之下,負責公司運營的朱洪波則與其低調的性格對應,一直在致力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人才招聘和培養等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百度員工人數從2004年底的300人,而到2005年底員工計劃將達到1000人。

在百度上市前夜,Google請來了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任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曾對記者明確表示,Google對其在華的要求就是集中在人才招聘、培養和技術開拓方面,對市場開拓並沒有要求。

對於百度這樣以技術立身的公司,在其高調上市之後,是被資本市場短期的瘋漲表現所迷惑而繼續把重點放在市場營銷和新推產品上,還是用上市所募資金用於技術研發和渠道開拓,繼續踏實做好公司業務,成為百度的兩種可供選擇的走向。

對於百度而言,其搜索技術距離“創造中文之美”的公司目標距離還很遠,雖然其在關鍵字搜索和競價排名方面的渠道布局已經基本完成,但在搜索收入上卻還排在雅虎/3721/一搜網後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用上市所募資金,如何在投資者看好的背景下保持清醒的頭腦?百度將來是做娛樂的“梁冬時代”還是做技術的“劉建國時代”?市場與技術之間,哪個在投入上會更大一些?

李彥宏曾表示要更大程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無論是梁冬也好還是劉建國也好,這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完全是根據需要,如果技術上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話,百度將會投資會更大一些。如果用戶都不知道的話,百度則會選擇投資市場。

未來:關鍵的“施密特因素”

互聯網十年,資本市場和股價問題始終高深莫測。百度股價已從曾經的最高點150多美元,跌倒了現在的不到80美元。百度高股價的原因,是由於投資者的期望太高。關於百度的未來,能否達到這種期望,只能看今後的業績了——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

李彥宏也表示,上市之前,投資銀行高盛認為股價可能會突破30美元,後來接近交易,消息看好,也就預測可能會達到40美元。也就是說,最初李彥宏們的樂觀估計股價是30~40美元,這與業界很多資深人士的預測差不多。一天之內突破100多的確超越了任何人的期望。

今後一段時間,股價還會調整,當然除非Google股價出現大波動,百度也不至於出現大漲大跌的情況。第二季度財報馬上出爐,應該會是不錯。但是,要對得起100多美元的價格,只能期望百度高超速的增長,這個增長率顯然是遠遠高於百度原先計劃的。因此,百度能否維持住高股價,很大程度在於李彥宏能否尋求戰略突破,實現業績超高速增長的途徑。“專註”是百度成功的關鍵,也是李彥宏自己最自豪的優點。但是,“專註”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背景下,是需要不同內涵的。

“專註”於核心業務,這是永遠要堅持的。但是,百度的未來已經遠非延續過去的“專註”精神所能回答的。李彥宏技術工程師出身,在專註方面的確有先天優勢,這一點與Google的兩位創始人有得一拼。但是,Google神話的成功除了取決於兩位創始人的執著和專註之外,資深的CEO埃裏克-施密特(EricSchmidt)更是一個關鍵因素。這也是現在百度最缺的因素了。

1955年出生的施密特是矽谷最資深的IT老狐貍之一,集互聯網戰略家、企業家和技術專家於一身,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先後擔任過Sun、Novell和Google三大公司的CEO,是他成功地將Google這家以技術主導的創業公司轉變為市場力量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2001年3月,他正式加盟Google,既是得到了一份夢幻般的工作,也是一只腳踏入了質疑和寒冷的海水之中。從此,他與Google不再可分了,他的成功也勢不可擋,一個“施密特時代”開啟了。

施密特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與Google的創始人見面時的情景:“他們在各個方面的看法,都與我不盡相同。讓人搞不清他們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遠見,還是單方面的單純天真。”當然兩人都有著咄咄逼人的精明,但佩奇“力圖改變世界”的傲慢言論和布林的對競爭對手不屑一顧的輕視可能造成策略上的盲區,使“Google戰艦”暴露在包括某些尚未進入“Google雷達屏幕”的新生力量的火力之下。大概也只有施密特這樣技術和管理兼備的人,才可能讓兩位非凡的創始人心服口服。施密特一針見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如何管理企業的成長。“服務器過載,資源不足,客戶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問題是個管理的問題。”他說。

當然,麻煩顯然還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業利益,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一萬封商業公司發來的電子郵件,問的都是同樣一個問題:他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錢買一個高排名可不可以?

施密特明確表示不行,但是他也承認,維持技術和商業上的平衡確實很困難。2001年公司一下子就有約7000萬美元入帳(1/3收入來自授權使用費,其余來自廣告)。目前已經連續六個季度贏利,是互聯網領域為數不多的奇跡。Google的三名當家人,如同三駕馬車,以令人羨慕的和諧推動著公司快速而穩步的前進:施密特掌管公司財務和經營戰略,佩奇主攻研發,30歲的布林主要負責制定公司政策,是Google道德標準的掌舵人,因此也有機會向眾人灌輸自己的世界觀。布林的職責使得他要面對許多關於互聯網的矛盾和爭論。

在接受PCWorld采訪時,施密特說,Google從其他同行那裏吸取了兩個教訓,第一個就是不要過早上市,第二個就是要集中精力於搜索業務。“一些網絡搜索公司總是試圖在同一時間做很多事情,他們幾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記了。不過,正是他們的‘不務正業’,Google才會有今天的成績。”

雖然Google是一家技術導向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認,正是施密特幫助它從一個比較單純的消費者搜索引擎,轉變為一個為企業提供各種搜索服務的供應商和互聯網上最大的廣告平臺之一。也就是說,是施密特挖掘出Google的商業潛能,使其錢眼洞開。如果現在有人說,Google是上帝,那麽施密特就是打造上帝的人。施密特成就了他的企業,當然也將真正成就自己。

今天,歷史已經將百度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度要在這個期望下生活並躍升,那麽,“施密特因素”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李彥宏顯然比Google的兩位創始人更全面更出色,他兼任著董事長和CEO,也就是他一個人就相當於Google的“三位一體”。這是其神奇之處,也是最危險之處。

成功的光環已經亮麗而炫耀,百度迄今為止的成功就是李彥宏產業遠見、技術把握和商業才能的成功。但是,今天的百度需要一個全新境界的成功。在中國,我們不可能期望有一個“施密特”來神助李彥宏,沒有一個人會比李彥宏更適合駕馭百度這只大船。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有一點擔心:一個人不可能在短時期內超越自己,根本性地升華自己。李彥宏自身的挑戰就是百度的挑戰。

畢竟,專註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過去幾年中,Google在中國一直是嚴重“殘廢”和缺乏投入的,雅虎一直在中國沒有把住戰略命脈,微軟還沒有動手。李彥宏的專註是在競爭不充分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而現在,期望值大大提高了,競爭形勢也將完全不同了。戰勝自己,尤其是戰勝過去的自己,這是李彥宏最大的挑戰,尤其是剛剛處於風頭浪尖,剛剛被市場證明了自己過去的卓越優點。也就是說,過去成功的東西就是今後李彥宏要超越的東西,這一點,任何人都不容樂觀的。除了技術,這也是百度不得不擔憂的核心所在。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