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12)

本書藍本系文言體,無標點,用典多,不易懂,加之線裝刻本印數極少,很不便於存查閱覽。整理時把重點放在了修訂標點、新增注釋、校正勘誤,並全面審定。注釋范圍包括主要的人名、地名、官名、典故、疑難詞句等。本著尊重原著,保持原貌的原則,對原本中屬於糟粕的部分未作刪除,只是在注釋中加以說明,更正了一些錯別字,補充了部分遺漏文字,校勘了個別舛錯之處,恢復了所有避諱內容,並適當劃分了段落。標點注釋後,合10卷為一部,加注約1500條2.8萬字,還輯錄了《乾隆中衛縣誌》之卷目、序跋、附錄、再版說明、序言、後記等,著名書法家胡公石題贈了書名。飽覽全誌,其印刷裝幀考究,文字清晰易懂,更具資料性、科學性和可讀性,榮獲寧夏社會科學獎項,遂成為本縣著述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已被國內外多家圖書館及地情研究單位收藏。

道光線刻本,現藏於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民族文化宮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南京市、甘肅省、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和甘肅省博物館、南京地理研究所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曾於1965年刊布油印本,現存於北京師范大學以及甘肅省、南京市、無錫市、四川省、重慶市圖書館;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是志油印本,現存於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吉林省圖書館。



十三·王樹艄與《重修中衛七星渠本末記》


王樹枬,於清朝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898~1903年)署中衛知縣。生於1850年,卒於1936年,享年86歲。字晉卿,號陶廬老人。中國近代著名邊吏、地方誌名家、著名書法家。在衛履職五載,勵精圖治,政聲卓著,衛人曾建生祠紀念。民國24年(1935年),王樹枬定居北平,張大千先生為其做肖像一幀。其端坐巨岩,朱袍白髯,青綠山石,蒼松雙拱,側有泉流,前現涓溪。畫面右上方題字兩行,篆書“陶廬老人八十有五造像”,行書“乙亥八月蜀郡後學張爰謹寫於宣南”,連同生平事跡載入新編《中衛縣誌》,《辭海》《歷史大辭典》《清三百年名人年譜》亦有條目。

其祖上於明萬曆年間由保定府雄縣遷到新城縣鄧家莊定居。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中秀才,同治十年(1871年)中選拔貢。至後,隨祖父在蓮池書院讀書。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聘為《畿輔通誌》修纂。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在保定鄉試中舉人,光緒八年(1882年)被冀州知州吳汝綸聘為信都(今冀州市)書院主講,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進士,派工部任主事,至後分別就任四川青神知縣、資陽縣令、富順知縣、蘭州督署幕僚、中衛知縣、蘭州道、新疆布政使。民國3年(1914年),清史館成立,被聘為《清史稿》四總纂之一。民國17年(1928年),出任萃升書院主講。其擅長詩文,精通經史,勤勉於地方誌修纂,著述十幾部330多卷,存世《冀縣誌》《新疆圖誌》《奉天通誌》《新城縣誌》《法源寺誌》等。


寧夏自秦漢以來古溝渠縱橫,大小有百十餘條,灌排流暢,稻香魚肥,素享“塞上江南”之美譽。但是,在清代以前幾大渠系修建,只見於零星古籍、碑刻記載。所幸,清代首部反映古渠修建的著作《重修中衛七星渠本末記》,於近期在中衛發現。楷書線裝本,由王樹枬整理編纂。全書約5萬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記述了對工程重修的可行性報告與決心,分析研究與查勘、造價預算等;中卷記述了項目工程施工、工匠使用狀況、勞動用工、工程進度、工程公告等;下卷記述了工程質量核查、工程後期管理、朝廷對工程質量驗收,以及工程各標段竣工後的效果。本著述填補了寧夏古渠文獻空白,對研究明清時期中衛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等提供了珍貴資料。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8歲的王樹枬署理中衛。之前,甘肅總督勤肅(字陶模)與其曰:“自古黃河富寧夏,中衛大小20余渠,惟七星渠為大。但受山河之害,廢弛已八九十年,歷任以工程大而且難莫能復,坐失富源。汝到任後,親身踏勘,究竟能興復與否,據實告余。此關乎國課民生,最大且要者。吾之委汝署理此缺,正為此也。”王應之曰:“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但患人不為,非必不能為也。”勤肅笑而頷之曰:“即以煩君署中衛縣。”翌年二月,王赴中衛,接印視事。遂傳七星渠紳士,詢明興廢之由。四月初,王渡河赴寧安堡,帶同堡巡檢童愛忠,查勘渠工。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為決意修渠,於紅柳溝旁築室3間,聽訟於是,文移於是,著書於是。稍暇,手持布傘,徒步巡視,上下督工,露憩風餐,與民同作同息。如是者,兩年告成。全渠長共一百七八十里,審形度勢,修築進水閘3座、退水閘3座;或築飛橋,使渠水從橋上流,山水從橋下泄;或築暗洞,使山水從洞上泄,渠水從洞中人。渠身深淺寬狹,隨地異形,導流決壅,培舊築新。渠成,200里荒田盡成沃壤,而只費萬余金,由谷倉變價借用,領戶按畝償還,未費國家一錢,而國課驟增,縣以大富。

王樹枬坐資陽時杖斃一人,被革職。兩江總督張之洞聞此即延為幕公。後查明,乃受知縣聶某所誣陷,聶被置於法。光緒二十一年(1895)甘肅回民起事,陜甘總督征軍火於兩江,王樹枬主運其事。總督勤肅征人才於張之洞,遂薦王樹枬,人其幕府,主奏折。義和拳之起,寧夏道府皆旗員,均召人署中,令民學習,不數日蔓延中衛。王樹枬出示嚴禁,並飛函總督,請通飭全省,遇有拳民,盡行鎮壓。此其階級本性所致。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