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0 下)


文學拼貼畫似乎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圖畫式的,即由圖畫或
照片等視覺藝術做成的拼貼畫。如唐納德·巴塞爾姆的《解釋》
(The Explanation),一開頭就有1 幅黑色正方圖,中間和末尾又有3
幅:《在托爾斯泰博物館》(At the Tolstoy Museum)共有9 幅插圖,而
《鴿子從宮中飛出》( The Flight of Pigeons from the Palace)有11 幅。
這種拼貼畫在現代主義小說中很少見。另一種是文字式的,即用
文字做成的拼貼畫。這種拼貼畫似乎又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直
接或間接引用他人語錄、廣告詞、報告書、標語等等———總之是撿
來的“現成物”———做成的。這種拼貼畫在現代派和後現代派作品
裏很常見,如多斯·帕索斯的《美國》三部曲,龐德的《樂章》,艾略特
的《荒原》,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都有,在巴思、蘇肯尼克、巴塞爾姆
等後現代派小說家的作品裏更是常見。另一類是由文字構成的獨
立敘述單位,說獨立是因為它往往為一個段落,且段落之間常用符
號隔開,沒有時序及因果關系的聯系。這種拼貼畫最典型的例子
是庫弗的《保姆》。《保姆》共分108 節(段),每節都可構成一個獨
立的敘述單位,被看做一幅拼貼畫。另兩個典型例子是加斯的《在
國土中心的中心》和巴塞爾姆的《看見父親在哭泣》。
文學拼貼畫的這兩種形式在巴塞爾姆小說裏得到充分體現。
巴氏恐怕是最好用這一技法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家了。他的小說,
無論中篇或短篇,都使用。而且他似乎用得很有收獲———出了名,
也似乎很有心得:“拼貼畫的原則是20 世紀所有各種媒體藝術的
中心原則。”就拼貼畫的效果,他說道:“拼貼畫的要緊處,是不同的

物粘貼在一起,粘貼得好時就造出了一個新真實(reality)。這個新
真實,弄得好的話,可以是或者意味對它源於另一真實的評論,也
可以大有別的含義。如果成功的話,它就是一個它本身:哈羅德·
羅森堡(Harold Rosenberg)的‘焦慮物’,這個物並不知道它是個藝
術作品還是一堆廢物。”就巴塞爾姆的拼貼畫,學者有不同的反應。
希克爾(Schickel)以巴氏的《大腦損傷》(The Brain Damage)為例,認
為此小說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情景。當代社會就是個大腦損傷的社
會,它不可能將事物緊緊地、合理地聚合在一起,就像拼貼畫暗含
的那樣。卡津(Kazin)則認為巴氏是“只靠反戈一擊操作”。而克
林考維茨(Klinkowitz)認為,他倆都將巴氏的拼貼畫當作了知識評
論或道德判斷,沒有看做“現成物”,這是錯誤的。克氏的理由是美
國現代派詩人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名言:“作為藝術作品,
要緊的不是作者的言而是作者的行。”拼貼畫家將各種不同背景的
物取來粘在一起,以創造新物體,但無必要去評論這些物的來源,
畫家也完全可能不知道它們的來源。巴氏的做法與拼貼畫家一
樣,他的“現成物”是熟慣於耳的陳詞濫調,是現代生活的固定模
式。克氏分析巴氏的《大學裏的豪豬》( Porcupines at the University)
時也意識到小說處理的是“一個簡單、熟悉的世界”,“這大學也像
所真大學,豪豬行為也像豪豬”,用豪豬來影射黑人可“看做一種譏
諷式評論”,但是克氏認為此小說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在譏諷式
評論的背後還有有趣,那是當種種不同的物———牛仔、豪豬、大學
主任———一齊混合在一個封閉的環境時看到所發生的事的有趣。”
巴氏強調的是物而不是含義。將各種物混合在一起,喻體就消失,
所剩的是純媒體的物質。所以克氏認為巴氏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新
作品。克氏雖承認巴塞爾姆的作品“確有道德的一面”,“但巴氏的
真正目的和成就是用更好的藝術作品代替次等藝術作品”。克氏
的結論是,“要正確認識它們就須將它們讀作拼貼藝術而不是評論
藝術”。[21]

希克爾、卡津和克林考維茨三人的看法,似乎代表著西方學者
對文學拼貼畫的兩種見解。一種是將拼貼畫看做模擬客觀世界淩
亂、荒誕的外在方式。它是一種滑稽模仿(porady)。這種看法的依
據是拼貼畫本身所帶有的碎片性:它本身就是用一塊塊的碎片粘
貼起來的。巴塞爾姆本人說過“碎片是我信賴的惟一形式。”[22]希
克爾就屬這種看法。克裏斯托弗·巴特勒(Christopher Butler)和克
裏斯托弗·納什(Cristopher Nash)也屬這種看法。巴特勒認為拼貼
畫“反映一種見解,即詩之形必須自身模仿斷續性、偶然性以及工
業社會中斷裂的生活模式。”[23]與此類似,納什認為“不僅‘外部故
事’而且‘外部話語’(被剪貼的‘現存物’,如從報紙、火柴盒、標簽
上弄下來的東西)也成了文本組織的成分;書之話語與‘整個世界’
的話語合並在一起。⋯⋯倘若作品不再能借助表現它來使經驗
‘整體化’,那就可在作品信息的大部浮現中表現整體性中的、使得
作品不可整體化的混亂方面。”[24]顯然,這種看法實際上仍將拼貼
畫看做一種表現手段,一種服務於內容的形式,一種模仿現實的技
法。
另一種將拼貼畫看做可供遊戲的符號。這種看法的依據是拼
貼畫本身所帶有的互文性:它是被撿來的(或稱被移的)現成物。
因此它帶有他文性,由於它被置於一個新的語境裏,故而產生新、
舊文本的“對話”,在這種對話中,寫作失去了指涉功能,拼貼畫成
了沒有所指的能指。克林考維茨就屬這類看法。帕特裏夏·沃、艾
倫·西赫(Allon Thiher)和科格(Jacob Korg)的見解都與克林考維茨
相近。沃的“語言編碼分解成另一些語言編碼”與克氏的“須看做
拼貼藝術”說的是一回事:突出拼貼畫的物質性。同樣,西赫認為
後現代主義作家對拼貼畫的運用,常常是“大眾遊戲之一部分,在
這種遊戲中,作者在傳送籠罩作者世界的墮落的話語中承擔著譏
諷的接力作用”。這類後現代派作品,“在指涉歷史以及在構成我
們認為是真實之序的作用中,把我們從遊戲的互文性帶到互文性

的遊戲裏。”[25]科格認為“拼貼畫原本想用作填補藝術與真實間的
空隙的方法”,但實際上“它獲得許多覆雜而矛盾的含義,似乎是突
出了藝術與真實的對比而不是消除這種對比”。[26]不難看出,這種
看法是否認拼貼畫的表現功能的。要說它表現了什麼的話,那就
是寫作的遊戲性。拼貼畫突兀而立的是它的物性,即它的實在性,
而文學作品的本質是虛構性,這種虛實的並置迫使著讀者直接面
對這種遊戲性。
那麼誰對誰錯呢?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見智見仁的問
題。在諸如多斯·帕索斯這樣的現代主義小說家的作品中,我們只
看到“拼貼畫可以表現世界及其覆雜性”;在巴塞爾姆這樣的後現
代主義小說家的作品中,我們還感覺到拼貼畫是“這媒體本身”。
這個“還”字,既說明了後現代主義小說家在拼貼畫的運用上超越
了現代主義小說家,也說明了讀者(批評家也是讀者)從中讀出了
更多的含義。如此甚好———後現代主義小說家說,寫作既然成了
一種遊戲,要緊的就不是由作者說了算,而是要留出更多的“空白”
與更多的“選擇”,空白多了,選擇多了,讀者就更自由。惟有作者
死了,讀者才能永生。
註釋
[ 1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卷&,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5。
[ 2 ]Edward F. Fry:Cubism,Thames and Hudson Ltd,1978。
[ 3 ]王世德主編:《美學詞典》,知識出版社,1986,第563 頁。
[ 4 ]弗賴開始未曾明言早期立體派與後期立體派的區別,他只說
“塞尚和1913—1914 年立體派之間對待視覺世界的變化”(見
第38 頁),但在第39 頁,他就說得較明白了:“塞尚或早期立
體派與1912 年後的立體派之間的區別,可以另一方式來界
定”。可見弗賴前後措詞雖有異,所指卻相同。見[2],第

30—40 頁。
[ 5 ]Michel Puy:“The Salon des Independants”.
In Cubism. p. 65.
[ 6 ]程代熙:《現象學:美學、文學批評》(代前言)(米·杜夫海納
著:《審美經驗現象學》,韓樹站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第
3 頁。
[ 7 ]Pablo Picasso:“Statement to Marius de Zayas”.
In Cubism. pp.
166—167.
[ 8 ]Charles Lacoste:“On Cubism and Painting”.
In Cubism. p. 120.
[ 9 ]Juan Gris:“Personal Statement”.
In Cubism. p. 162.
[10]章國鋒:《從‘現代’到‘後現代’———小說觀念的變化》,載《從
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柳鳴九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 1994,第7 頁。
[11]Patricia Waugh: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4. p. 51.
[12]同上,p. 21.
[13]塞奧·德漢:《美國小說和藝術中的後現代主義》,載《走向後
現代主義》(佛克馬,伯頓斯主編,王寧等譯),北京大學出版
社, 1991,第256—257 頁。
[14]Allen Thiher:Words in Reflection:Modern Language Theory and
Postmodern Fiction .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4. p. 185.
[15]同上,p. 184.
[16]Jacob Korg:Language in Modern Fiction . The Harvester Press
Ltd. 1979. pp. 72—73.
[17]Jerome Klinkowitz:“Experimental Realism”.
In Postmodern Fiction:
ABio-Bibliographical Guide(ed. Larry McCaffery).
Greenwood
Press . 1986. pp. 67—68.
[18]同上,p. 68.

[19]同上,p. 68.
[20]Patricia Waugh:Metafiction . p. 145.
[21]Jerome Klinkoweitz:The Practice of Fiction in America .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Ames . 1980. Ch. 9:“Donald Barthelme s
Art of Collage”.
[22]Morri Dickstein:《伊甸園之門———六十年代美國文化》,方曉
光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5,第221 頁。
[23]Christopher Butler:After the Wake:An Essay on the Contemporary
Avarn-Guard . Clarendon Press . 1980. p. 84.
[24]Cristopher Nash:World Postmodern Fiction:AGuide .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87. p. 218.
[25]Allen Thiher:Words in Reflection . p. 185.
[26]Jacob Korg:Language in Modern Fiction . p. 63.

Views: 1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