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1)第一章 瑜伽:意識的成長

生命的目的是要變成有意識(conscious)。這不僅是瑜伽的目的,生命的進化本身也在於變得越來越有意識,而瑜伽還意味著更多一些東西。生命的進化是要求變得越來越有意識,但是意識(consciousness)卻總是他物指向的(other oriented):你總是在意識到某個東西、某個客體。瑜伽意味著在沒有客體只有意識存在的層面上進化。瑜伽是朝向純凈意識的進化,而不是在意識到的"某個東西",它只能"是"意識本身。當你在意識某個東西時,你不會意識到意識本身的存在。你的意識是集中在某個東西上的,你的注意力並不在意識本身的源頭上。在瑜伽中,整個努力就是要變得意識到客體和意識本身這兩者,意識有著雙重的目的。你必須意識到客體,你也必須同時意識到主體,意識必須成為一座雙向的橋梁。主體決不能被忘掉,當你把意識集中在客體上時,主體決不能被忘記。

這是瑜伽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去除主體與客體兩者而只是成為有意識的。這個純凈的意識就是瑜伽的目標。

即使不用瑜伽,一個人也會向越來越有意識成長,但是瑜伽會給這個意識的進化增加某些東西,貢獻某些東西。它能改變(change)很多東西,也能變革(transform)很多東西。第一個變革就是在某些東西要被意識到的那個時刻,你能是一個雙向的覺知(a double arrowed awareness),你能記住自己(remembering yourself)。

那個困境在於:要麼你在意識到某個客體,要麼你是無意識的。如果沒有外在的客體,那麼你就是在昏睡中,客體被需要是為了讓你成為有意識的。當你完全不被佔據時你就感到困倦——你需要某些用來意識的客體,但是當你有太多的客體要去意識時,你可能會感到無法入睡了。那就是為什麼一個人如果太被思想佔據了他就無法入睡了。客體在那兒連續地出現,思想在那兒連續地出現,他無法變得沒有意識,思想一直在要求他的注意。而這就是我們活著的樣子。

對新的客體你會變得更有意識。那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追求新東西的欲望、追求新東西的渴望。舊的東西會變得令人厭倦。一旦你和某個客體多待上一會兒,你就對它變得沒有意識。你已經接受了它,那麼現在就不需要你的注意力了,你會變得厭倦。舉例來說,你可能好幾年沒有意識到你的妻子了,因為你已經把她視為理所當然了。你不再看她的臉了,你不記得她的眼睛的顏色了,好幾年你都沒有真正地注意她了。只有當她死的時候你才會再次覺知到她在那兒。那就是為什麼妻子們與丈夫們都變得相互厭倦了。任何客體,只要它不再持續地引起你注意,就會產生厭倦。

同樣的,一個咒語、一個重復的聲音振動會導致很深的睡眠。當一個特定的咒語被不斷地重復,你就會覺得無聊。這沒有什麼神秘的。持續地重復一個特定的詞會使你厭倦,你無法與它多呆一會兒,你會開始覺得困倦,你會進入某種睡眠狀態,你會變得沒有意識。事實上,整個催眠的方法就是依靠厭倦。如果你的頭腦能夠因某個東西而無聊,那麼你就會進入睡眠,睡眠是可以被誘導的。

我們整個的意識就依賴著新的客體,那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對新東西的渴望。一個新的感覺,一件新的衣服,一幢新的房子,都是"新"的東西,即使它並不怎麼好。有了某種不同的東西,你才會感覺到意識的一個突然的上升。

因為生命是意識的一個進化,這是好的;就生命而言,這是好的。如果一個社會在渴望新的感覺,生命就會有進步;但是如果它停駐在舊的狀態,不去要求新的,那麼它會變得死氣沈沈,意識將無法進化。

例如,在東方,我們都在設法滿足於現狀,這產生出了無聊,沒有東西是新的。於是,好幾個世紀以來,每一樣東西都在按它的老樣子繼續不斷。你只會覺得無聊。當然,你可以睡得更好些,而西方是無法睡覺的。當你一直在要求新東西的時候,失眠是肯定會存在的,然而不會有進化。有兩件事似乎是會發生的:要麼整個社會變得昏睡而死氣沈沈,就像東方所發生的那樣;要麼這個社會就會變成沒有睡眠的,就像西方所發生的那樣。

Views: 1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