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很後現代's Blog (284)

彭富春:說遊戲說(3)

遊戲拋棄了外在的基礎、目的和手段之後,它自身便不再擁有任何現存的基礎和目的。遊戲者行走在沒有基礎和沒有目的的世界之中,但他自身卻必須將自身建立為基礎和目的。就沒有根據而言,遊戲者的活動是獨步虛無,就建立基礎而言,遊戲者的活動是直面存在。因此遊戲者要從虛無中生發存在出來,完成從無到有的轉變,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創業、創新,在無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出來。於是遊戲者的遊戲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樣去遊戲,就是去冒險。在此意義上,一遊戲者就是一冒險者。…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0, 2018 at 4:14pm — No Comments

彭富春:說遊戲說(2)

作為對於現代思想的反叛,後現代思想將遊戲作了更極端的解讀。基於解構主義的立場,德利達認為:“由此有兩種解釋、結構、符號和遊戲的解釋。一種夢想著去破譯一個真理和一個本原,此真理和本原對於遊戲和符號的次序來說已反離而去,於是這種解釋體驗了解釋的必然性如同放逐。另一種不再面向本原,而是支持遊戲並且意欲超出人和人道主義而去,因為人是本質的名稱。在形而上學的和本體-目的論全部歷史中,亦即在它的整個歷史中,此本質已夢想了完全的在場,保證了的根據、本原和遊戲的終結”[x]。這里所說的關於遊戲等的兩種解釋的不同是邏各斯中心主義和非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不同。對於後者,德利達稱之為“無底棋盤上的遊戲”。所謂無底棋盤就是沒有根據,沒有原因。所謂無底棋盤上的遊戲正是無原則主義或者是無政府主義的遊戲。它反本質,反基礎,非中心,如此等等。…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0, 2018 at 4:13pm — No Comments

彭富春:說遊戲說(1)

[摘要]本文分析了遊戲的語義,並探討中西思想上關於“遊戲”的各種理論。在此基礎上,本文討論了遊戲活動的無根據性、遊戲規則的約定以及遊戲者等方面的問題。最後本文強調作為遊戲者的人要泰然任之,讓人與物自由存在。

 

1、遊戲釋義

 …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0, 2018 at 4:12pm — No Comments

陳家琪:“放大”了的“再見,列寧”———我讀齊澤可(2)

我們之所以在這裏插入一段如此晦澀的哲學議論,就在於無論是康德的“物自體”(齊澤克稱之為“原質”【Thing】),還是海德格爾在這裏所談到的“存在”,甚至基督教所謂的“不在場的上帝”(三者的不同這裏暫且不論),盡管都具有一種“不在場”的“在場性”,也就是說,盡管它們“並不成其為客體”,但人們卻依然可以玩著各種“沒有客體的遊戲”,比如沒有網球的網球賽,沒有屍體的案件偵破等等(自然,更多或更精致的玩法,體現在各種形態的理論架構中,因為任何理論體系都離不了一個“不在場”的“存在”)。齊澤可說,“現代主義的教益就在於,即使缺乏原質,即使機器圍繞著空洞性旋轉,那個結構,那個主體間的機器也會運轉良好”(第179頁);比如貝格特的《等待戈多》,那怕戈多始終不來,那怕戈多只是一個“空無性”、“核心缺席”的別名,這部戲仍能一直演下去,而且人們也依舊等待著戈多的到來。所以《放大》中消失了的屍體或沒有網球的網球賽,還有《等待戈多》,就都被歸入“現代主義文本的典型原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0, 2018 at 12:21pm — No Comments

陳家琪:“放大”了的“再見,列寧”———我讀齊澤可(1)

《放大》(Blow-Up)與《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分別是兩部電影的名字。在讀齊澤可的書時,我總想到這兩部電影,而且發現了二者間的微妙聯系,這種聯系與如何理解“實在界的面龐”(這正是齊澤可這本書的書名)以及如何從另一個角度確定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分水嶺有關。

《放大》這部電影是齊澤克在書中直接提到了的,而且認為這是安東尼奧尼(Antonioni)所導演的“最後一部偉大的現代主義電影”(該書第176頁,以下凡引此書,只註頁碼);《再見,列寧》雖說並沒有直接提及,但卻是齊澤克全書論述的一個重點,即在一個“虛擬的現實界”或“賽博空間”(cyberspace)中,人怎樣才能觸及實在界的面龐。…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0, 2018 at 11:44am — No Comments

吳冠軍:談齊澤克和他的論敵(下)

而更致命的問題是:做齊澤克這樣的學問人,“風險”很大。這裏的風險首先還不是指此種“風格”不為既有學術共同體所容,而是當你把學問像齊澤克那樣真正指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後,你就無法藏身於“專家”、“教授”等各種頭銜之後,你就無法躲在用“術語”、“黑話”構建起來的理論小圈子裏,你有沒有真的識見,你有沒有真的分析能力,就完全赤裸裸地暴露了出來。試想,如果你談論《黑客帝國》、《蝙蝠俠:黑暗騎士》或《盜夢空間》,還不如一個普通豆瓣用戶的帖子分析得有力度……老臉往哪擱,就是有無數徒子徒孫24小時吹捧你也沒用了。這是很多大學者們最恐懼的nightmare:你確實不行! 於是,做齊澤克式的學者,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是一個通過展示學理之真正力度而呈現思想真誠的智識實踐(intellectual…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4, 2017 at 9:21pm — No Comments

吳冠軍:談齊澤克和他的論敵(上)

【編者按】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英文版執行主編吳冠軍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尤其關註當代歐陸激進左翼思想。在談論當代西方最耀眼的激進左翼思想家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Žižek)時,他認為齊氏擅長結合精神分析和哲學概念來分析流行文化和日常經驗,恰是一個通過展示學理之真正力度而呈現思想真誠的智識實踐。齊澤克的成功,能夠啟示同樣來自第三世界的中國學人,走出僅靠本土特殊話語取得國際影響的有限框架。



《東方早報》:從斯洛文尼亞的一名學院內的拉康專家到走紅美國的學術明星,再到當今世界最炙手可熱的公共知識分子,您認為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齊澤克的這種跨越?是他的個人才能與寫作風格使然,還是時代的需求,又或者有其他因素,如美國學界的助推?…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0, 2017 at 4:04pm — No Comments

吳冠軍:貝淡寧的“縮胸手術”(上)

我們身邊這些學者,開口就是“亞洲”、“東亞”,野蠻地把包含普遍主義指向的古典思想變成一種特殊主義的東西。思想所遭受的野蠻“壓縮”操作,不亞於手術台上的“縮胸手術”。施術者還拿著縮切為“東亞A罩杯”的“中國哲學”出去向西方學者炫耀:只有我才懂中國思想……

在今天這個時代,聽到“隆胸手術”,不會有很多人會當成稀奇事,但聽到“縮胸手術”,相信不少人還是會睜大眼睛,懷疑自己是否聽錯。其實這個手術真的存在一一既存在於直接在女性身體上操作的手術台,也存在於對思想概念進行操作的學術界。很多一流學者,皆是操刀能手。

讓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貝淡寧(Daniel A.…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0, 2017 at 4:03pm — No Comments

吳冠軍:貝淡寧的“縮胸手術”(下)

超越自由民主,就意味著這樣的制度有問題,至少是還不夠好,而貝淡寧充其量只是對東亞那邊為什麽不一樣給出了一種解釋。馬克思嘗言,一個真正的哲學,不只是增加對世界的多一種闡釋,而正是改變我們當下關聯到世界的這種既有方式。尼采亦曾強調,我們要創造新的視野,因為正是通過視野,整個世界被理解,生命得到組織。貝淡寧沒有拿出任何真正的哲學視野,來超越自由民主、重新組織我們同世界的關聯。貝淡寧說德沃金不理解東亞文化所以不同情在那邊 人權受到限制的狀況,“完全沒有認真地試圖對中國哲學有所了解,試圖去認識哪些是值得為之辯護與學習的”(中譯本頁4)。但情況是:即使德沃金了解後,他仍然可以不認同那些“東亞價 值”下的做法,除非這樣的價值能夠形成一個在規範層面上比自由民主制更好更妥善的制度。德氏的名著《至高的德性》就是以價值一元論作為基礎來論證一個基於權利的平等主義制度。貝淡寧主張要超越自由民主,超越德沃金式的權利本位的自由主義,那就必須要指出那套論述為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30, 2017 at 4:03pm — No Comments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倦怠社會》(4)

倦怠社會及其不滿



關於《倦怠社會》的這四篇文章,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抬舉或推廣這本書,而是要練習「如何閱讀一本書」,作為舉辦線上讀書會的暖身。我選擇這本書的理由是:它既有相當不錯的論點,也有非常致命的盲點。也就是說,它是一本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書,一本既有理論但也算淺白的書。

我的前面三篇都是幫《倦怠社會》推陳它的重點,我是站在本書作者的角度,幫他把論點加以整理、釐清、延伸、深化。但這一篇,我要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做一個完全的批評者。

 

一、問題焦點錯誤:倦怠者vs被排除者…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43pm — No Comments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倦怠社會》(3)

新舊圖式之間:是斷裂跳躍?還是連續加乘?

1.拋掉舊隱喻,重建新圖式

 

《倦怠社會》還告訴我們,不同現象背後有個主導性的隱喻或圖式,它支撐了我們思維的方向與方式。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拋掉舊的隱喻或圖式,重建新的隱喻或圖式。作者建立了兩組隱喻或圖式,第一章使用的是病理學的隱喻,第二章則採用了社會學的圖式。

第一章運用病理學隱喻,區分了「免疫學時代」(上個世紀)和「後免疫學時代」(這個世紀)。…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41pm — No Comments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倦怠社會》(1)

對功績社會的解答:用倦怠來克服倦怠。



《倦怠社會》一書,是本難度中等程度的讀本,它可以作為媒介,來討論幾個主題。這是第一篇。

 

1.繽紛的單調

 

在功績社會下,人們越來越疲憊。因為我們主動積極,所以我們不敢休息,因為我們自我要求,所以我們不願意休息。我們把自己訓練成「多工作業」的超人好手,同時可以進行數項工作,同時可以扮演多種角色。作者用了一個想像的神話場景來描述這樣的「自我剝削」:普羅米修斯每日被老鷹啄食他的肝臟,隔日又長出新的肝臟,以及再度被啄食,如此日復一日。(p.85)…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30pm — 1 Comment

《倦怠社會》節錄

從哲學角度切入,探討現代社會憂鬱癥、過動癥、專業枯竭和過勞充斥的「疲倦」現象,與進入自我肯定性無限擴張的時代有關,過度積極的人生發動了自己對自己的戰爭,最終導向一種社會現象,韓炳哲稱之為「倦怠社會」。

.作者:韓炳哲

.譯者:莊雅慈、管中琪

.分類:社會人文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1

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高嘉鎂·倦怠社會,為什麼你愈工作愈累?

你累了嗎?小心!別掉入「成長」的陷阱。在這個「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社會,我們不斷被鼓勵追求自我,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卻逐漸喪失追逐的意義,不知道自己是誰;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是身價上億?還是擁有全世界?追求的自由,竟變成了毒藥,你變成了倉鼠,在滾輪上跑跑跑,卻迷失在自己裡。

是誰,讓我們變成了滾輪上的倉鼠?為什麼我們愈工作愈累,愈努力愈倦怠?

「Yes, We Can !」讓整個社會就像嗑藥一樣,追求好還要更好、知其不可而為之,演變成「興奮劑社會」,而監控、教條式的規訓社會退下後,換過度強調肯定和個人能力的功績社會上場,更讓功利主義盛行。…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蔣興儀的學術散文:《倦怠社會》(2)

沒有看見對的現象,就無法問出對的問題。

我認為《倦怠社會》這本書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你的視線,決定了你的思維。也就是說:沒有看見對的現象,就無法問出對的問題。

基於觀察角度的不同,所描述的現象會不同,因此提出的問題與解答當然也就會不同。作者對比於之前舊的觀察角度,對於當代社會中的主體採取了另一種新的觀察角度,並提出新的問題。

 

1.舊的觀察角度:否定性暴力

 …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許煜書評·倦怠社會與新自由主義

作者韓炳哲本身是個很傳奇的人,他在德國讀書前在韓國讀冶金術,初到德國時一句德文也不會說,30年後他卻成為了德國最負盛名的亞裔哲學家。事實上,能在德國大學的哲學系拿到永久教授職位的亞裔哲學家幾乎是零(特別是教歐洲哲學,起碼在歐洲我從沒有聽聞過)。雖然韓炳哲任教的柏林藝術大學是藝術學校,但能在德國「階級森嚴」的學術界爬到這個位置,實在得來不易。

如果我們仔細留意一下韓炳哲的著作,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轉型」:一個本來在弗萊堡唸傳統德國哲學的學者,突然變成一個面向大眾的文化理論/研究學者。他在德國廣為人知的著作,並不是早期關於海德格以及黑格爾的作品如《Heideggers Herz. Zum Begriff…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5, 2017 at 11:19pm — No Comments

詮釋學概念(3)

伽達默爾說:「詮釋學一直被理解為說明和解釋的理論或藝術。表述這一內容的德語詞Kunstlehre(即一 門有關某種技能或技巧的技藝學)實際上是從希臘文techne(技術)一詞翻譯而來的。它使詮釋學與語法學、修辭學和辯證法等『藝術門類』(artes)建立了聯繫。」10

又說「詮釋學首先代表了一種具有高度技巧的實踐,它表示了一種可以補充說是『技藝』(techne)的詞彙。這種藝術就是宣告、口譯、闡明和解釋的藝術,當然也包括 作為其基礎的理解的藝術。」11

就詮釋學一詞的神話起源及其以後的歷史而言,詮釋學作為這種實踐技藝,即作為語言轉換和交往實踐…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詮釋學概念(1)

詞源學意義



一、兩種詞源學解釋 希臘文Hermeneutike,拉丁文hermeneutica,德文Hermeneutik,英文 the hermeneutics,意即一門關於傳達、翻譯、解釋和闡明的學問或技藝。

在古希臘時代,它作為一門人文科學的輔助學科,有如邏輯學、語法學、 修辭學,旨在為卓越文本提供一種理解與解釋的工具,只有到17世紀,它才作為書名出現,1654年J. K. 丹恩豪爾(Dannhauer)出版了《聖經詮釋學或聖書文獻解釋方法》。

自此以後,詮釋學就一直作為一門關於理解與解釋的方法或技藝流行於世,不過,它當時並未取得理論形式,只有到了19世紀,由於阿斯特和施萊爾馬赫等人的努力,它才成為一門理論或科學,…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詮釋學概念(2)

另外,H.E.哈索·耶格爾(Hasso Jaeger)在其一篇論文「詮釋學前史研究」(見《概念史檔案》第18期, 1974年)裡也說,把詮釋學認為是從赫爾默斯而來,乃是一種無根據的虛構,按他的看法,詮釋學肇始於約翰·孔哈德·丹恩豪爾的《聖經詮釋學 或聖書文獻解釋方法》(1654年)一書,詮釋學乃是17世紀在亞里斯多德邏輯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理論。

另一種看法是德國宗教理論家G .艾伯林(Eb e l i n g)在其主編的 《歷史和現代的宗教辭典》裡提供的。艾伯林在其主編的《歷史和現代 的宗教辭典》裡對「詮釋學」一詞作了這樣的考證:詮釋學的希臘詞 hermeneuein在古代希臘至少有如下三種意義指向:



1.說或陳述(aussagen, ausdruecken),即口頭講說;



2.解釋或說明(auslegen, erklaeren),即分析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