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在這裡's Blog – March 2016 Archive (8)

劉心武《空間感》·祥雲飛渡

北京勁松

每到午後,那居室的窗戶透光度增強,我跟石大媽對坐聊天,就覺得格外愜意。我們的話題,常常集中到一本書上。那是薄薄的一本書,1961年我曾擁有過,在否定一切“舊文化”的狂暴中,又失去了它,但到1981年,我不但重新擁有了它,而且,還買了一冊那年新版的送給了石大媽。

  我跟石大媽說起,1979年初,還沒搬到我們住的這棟樓來的時候,曾見到一位法國來的漢學家,他給自己取的漢名叫於儒伯,交談中,談到了這本書,我說可惜現在自己沒有了這本書,也買不到這本書,他就笑道,可以送我一本,不過,那可是法文的,如果我想利用書裏的資料,提出來,他可以把相關片段從法文回譯成中文,送給我。他當然是說著玩兒。試想,以下這些文字中譯法後,再法譯中,會發生怎樣的變異:…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30,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美國爆米花

在紐約,到一家堂皇的電影院看首輪片,到裏面,聞見一股十分熟悉的氣味,走近休息廳的售貨部,才看清原來這裏在出售爆玉米花。

  在中國,爆大米花和爆玉米花本是極普通的廉價兒童食品,但近年來,起碼在我定居多年的北京市,它們從食品店中銷聲匿跡了。我曾隨口問過售貨員,是不是因為利潤太低,所以產家不產銷了,回答是:“現在啥都講究現代化,誰還吃那玩意兒呀!”

  可是在紐約的現代化電影院中,偏大賣其爆玉米花。那售貨部的玻璃櫃臺裏,大半櫃粗陋的爆玉米花與周圍各種相當精致的設備、器皿相映成趣。買爆玉米花的,我本以為只是兒童或少男少女,想不到買主全是成年人,甚至有步履蹣跚的老人。裝爆玉米花的紙制容器,小的有我們喝啤酒的玻璃杯大;大的,口徑怕是有十多厘米,簡直可以稱作紙桶。…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30, 2016 at 4:4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天使的酒渦

蘭斯是法國西北部的一所名城,城中的聖母大教堂猛一看酷似巴黎聖母院,都屬於哥特式建築,前立面左右各有一座方柱形鏤空塔樓,三聯體的荷瓣式大門後上部有巨大的玫瑰花窗……但細加觀察品味,則會發現若幹獨有的造型,特別是其內縮的荷瓣大門側面的天使雕像,不僅栩栩如生,而且,其中有個偏頭微笑的天使,那笑容仿佛隨時都在吹拂的春風,令觀者心神一爽。這天使的微笑,如今已成了蘭斯吸引旅遊者的一張王牌,以包括中文在內的六種文字的精印旅遊資料上,都以醒目的大字寫著:“請到蘭斯大教堂看天使的微笑!”…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30, 2016 at 4:4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巴黎同性戀大遊行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8, 2016 at 2:11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布倫庫什三大名雕親睹記

我雖然自幼就是個美術愛好者,但既沒有學會繪畫雕塑,也很缺乏美術理論和美術史方面的基本知識。比如對國外出現過的抽象派造型藝術,我就搞不清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兒。這一方面固然是沒見到過多少這方面的作品(就是照片或復制品也過目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抽象派”這個詞兒,多年來在咱們中國似乎已成為空虛、腐朽與墮落的同義語,誰還敢去研究它呢?但我的好奇心倒始終沒有泯滅,總幻想著有那麽一個機會,能親自面對著世界上聞名的抽象派藝術作品,進行一番獨立思考。1979年我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到羅馬尼亞訪問,在果爾澤縣的特爾古——日伊烏城,竟遇上了這樣一個機會,很值得記敘一番。…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7, 2016 at 8:18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深谷與峻峰

西歐有七個小國,最小的梵蒂岡面積才0.44平方公裏,其次是摩納哥1.9平方公裏,聖馬力諾61平方公裏,列支敦士登160平方公裏,馬爾他316平方公裏,安道爾465平方公裏,盧森堡則“最大”——2586平方公裏。這些小國的國民經濟都以旅遊為主體,如何在“方寸之地”營造出獨特誘人的景觀?這就要格外註意對當地自然生態與人文遺跡的保護,更必須把握好旅遊設施和本地居民生活區與它們的合理配置。七個國家在這方面都有出色的成績,這裏專門介紹一下盧森堡與聖馬力諾的情況。…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16, 2016 at 2:41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懂得海鳥的陶醉

遊覽過著名的楓丹白露宮,戴鶴白說要順路帶我去看望一個同行,車子從公路主道拐出去,順著塞納河畔,沒一會兒就到了一棟爬滿青藤的米色小樓前,原來那是馬拉美(StephaneMallarme)故居。我說馬拉美可是你們法國19世紀著名的象征派詩人啊,我最寫不來的就是詩,怎敢跟他稱同行?戴鶴白說馬拉美曾當過中學教師,這麽算你們難道不是同行嗎?

  我饒有興味地參觀了馬拉美的故居。他這棟住宅比富豪之家簡樸,卻又比貧寒之家講究,家具用物都追求雅致品位,用今天中國白領語匯來表達,就是非常地“布波”(布爾喬亞加波希米亞,即又小資又浪漫),住宅前院小巧玲瓏,後院相當寬敞,薔薇籬門,花畦橫斜,樹陰下的休閑椅上仿佛還保留著當年主人與朋友的體溫。馬拉美一生遠離政治旋渦與社會主潮,一直過著平穩閑適的生活,他的憂郁痛苦只來自家族方面的缺失。我對戴鶴白說,除了…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4, 2016 at 9:16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記住他——勃呂納梭

我的法國朋友戴鶴白告訴我,有兩個人的名字一定要記住,因為他們對人類提升生活品質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個是康明基,另一個則是勃呂納梭。我知道英國的康明基是抽水馬桶的發明人,他在1775獲專利,其抽水馬桶的原理結構一直被我們沿用到今天。勃呂納梭呢,我一下子想不起來有什麽功業,戴鶴白就問我記不記得雨果那《悲慘世界》最後的情節?啊,我知道了,他是19世紀巴黎地下水道的總設計師,開創了人類城市科學處理汙水的先河,確實也很偉大。…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 2016 at 2: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