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ogdugagsi 小木偶's Blog (221)

康德·潮汐使地球自轉的速度變慢

康德(1724——1804),德國哲學家。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1740年入哥尼斯堡大學攻讀哲學。1754年起在該大學任教,後取得教授職位並短期任過該大學校長和哲學院院長。曾選為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學院院士。1770年以前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貢獻,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1770年以後重點從事批判哲學的創作,先後發表《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從而完成其哲學體系。

皇家科學院關於今年競選獎金的論文的評判,不久就要揭曉了。對於這一主題,我曾提出一些考察,並且由於我僅僅衡量了這一主題的物理方面,所以我只想簡短地勾畫出我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在此以後,我察覺到這個主題,就其本性而論,單從物理方面,是不可能達到要獲獎的論文所必須具有的那種完善程度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y 19, 2016 at 9:48am — No Comments

拉美特里·一切都是自然造成的

拉美特里(1709——1751),法國生理學家、哲學家。生於聖馬洛。曾獲蘭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在陸軍中任軍醫。1745年因出版《心靈的自然歷史》受教會迫害,逃往荷蘭。1748年出版《人即機器》,因宣傳無神論被迫逃亡德國,後定居柏林。他發展了笛卡爾物理學,但拋棄了肉體和靈魂的二元論,主張物質是唯一實體。…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y 11, 2016 at 8:56pm — No Comments

戴維森·電子波的發現

戴維森(1881——1958),美國物理學家。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以對金屬的熱電子發射研究而著名。因發現電子在晶體上的衍射,和喬治·湯姆森共獲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電子的波長》。

  電子束具有波束的特性,這是1927年初在一個大城市中心的一座大型工業實驗室和一個俯視著冷寂的大海的小型大學實驗室裡發現的。這種巧合看來很令人驚奇,因為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在全世界許多實驗室裡經常使用著能夠作出這一發現的實驗設備。但是,事實上這個巧合毫不稀奇。物理學上的發現往往是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而不是在此之前得到的。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於是往往在相隔很遠的不同地方幾乎同時地發生了某個事件。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y 8, 2016 at 7:11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頓·科學史上的東方和西方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史專家。生於比利時的根特。在大學期間,學習過哲學、化學、數學、結晶學等專業,1911年獲博士學位。1912年創辦國際性科學史雜誌《Isis》,擔任該雜誌主編近40年,並發起成立國際科學史學會。他為科學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生著述甚豐,出版著作15部,發表論文800餘篇,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你聽過美國西部牛仔的故事吧,一天他突然來到了科拉多大峽谷的邊緣,感歎道:「上帝,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知道,如果這位牛仔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完成的事情,那麼他錯了。在這個意義上,大峽谷什麼也沒發生。同樣,科學的發展雖然比大峽谷的斷裂快得多,但它是一個漸進過程。它看上去是革命的,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看到這個過程,只看到巨大的成果。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pril 29, 2016 at 3:36pm — No Comments

威廉·哈維·心臟是生命之源

威廉·哈維(1578——1657),英國醫生,實驗生理學的創始人。生於肯特郡。1602年在意大利獲醫學博士學位。其主要貢獻是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從而推翻了統治生理學界達十幾個世紀之久的蓋倉理論,為近代生理學奠基了基礎。著有《動物心血運動的解剖研究》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pril 23, 2016 at 8:58pm — No Comments

諾伯特·維納: 偶然性宇宙

諾伯特·維納(1894——1964),美國數學家。生於哥倫比亞城。哈佛大學哲學博士。長期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早期研究概率論和函數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隨機過程理論用於火炮的自動控制系統。1948年前後與人合作,提出了控制論,對現代科學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被人稱為「控制論之父」。著有《控制論》等書。193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34年任美國數學學會副會長。

  20世紀的開始不僅標誌著新舊世紀的更替。從基本上平靜的19世紀到我們剛經歷過的半個世紀的戰爭,是一個政治變動;但早在這種變動之前,人們的思想觀點已經發生了真正的變化。這首先反映在科學方面。那些影響科學的因素,很可能還同時引起了19世紀文藝與20世紀文藝之間顯著的脫節。…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pril 19, 2016 at 11:49am — No Comments

亞里士多德·地球形狀的證據

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公元前367年到雅典就學於柏拉圖近20年。公元前335年在雅典創辦學校,開創了逍遙學派。他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著有《詩學》、《形而上學》、《政治學》、《倫理學》、《修辭學》等。他將科學分為理論的科學、創造的科學和實踐的科學,是形式邏輯的奠基人。哲學上提出四因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政治上主張由中等奴隸主來治理國家。對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面也有貢獻。

  地球的形狀必定是球形的。因為地球的每部分到中心為止都有重量,因此,當一個較小部分被一個較大部分推進時,這較小部分不可能在較大部分周圍波動,而是同它壓緊和合併在一起,直到它們達到中心為止。要理解這個話的意義,我們必須想像,地球是在生成過程中,就像有些自然哲學家所說的那樣。只不過他們認為,向下運動是由外部強製造成的;而我們則寧可說,其實向心運動是因為有重量的物體的本性而產生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pril 12, 2016 at 9:45am — No Comments

科學發現縱橫談

●「地球是球形的」,這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科學家亞裏士多德的一個重大科學發現,在科學技術極其落後的2000多年前,亞裏士多德憑什麼證據而得出這一結論的呢? 

●英國醫生威廉·哈維是血液循環理論的創立者,無數病人因這一理論而獲救,人類社會應永遠感謝他,然而,威廉·哈維在創立血液循環理論時,卻「深懼人類全體將以我為仇敵」。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以研究昆蟲解剖學及行為而著名,他撰寫的10卷《昆蟲記》,是用生動文筆寫成的觀察昆蟲生活的書,它向人們展示了科學發現所需要的細心觀察。 

●照相技術自誕生以來,在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下日臻完善,法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普曼博士,在「彩色照相」一文中談了他發明天然彩色照相法的經過。…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pril 2, 2016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湯川秀樹:科學家的創造性

湯川秀樹(1907——1981),日本物理學家。生於東京。1938年獲大阪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9年任京都大學教授。1948年至1953年在美國任教。日本帝國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日本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會員。主要從事基本粒子和力場研究。發現新的基本粒子「介子」。還於1936年發現「K俘獲」現象。由於這些貢獻,於1949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量子力學入門》等多種。…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31,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湯川秀樹:知魚樂

「這張彩紙,請給我寫點什麼吧!」「給我寫幅匾額吧!」不斷有人來求寫字。彩紙嘛,寫一首自己作的和歌也就行了,至於匾額,寫什麼詞兒卻大傷腦筋。最近,我常常給寫「知魚樂」三個字交差。於是,必定來問:「是什麼意思呀?」這是從(莊子)外篇第十六《秋水》的最後一節裡摘出的詞句。我不能正確地翻譯原文,但是我想,大體上是如下這樣的意思: 

  有一次,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河邊散步。惠子是一位知識淵博、好發議論的人。兩個人來到橋上的時候,莊子說: 

  「魚悠悠然地在水面游著,這是魚的快樂啊!」於是惠子立刻反駁: 

  「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9, 2016 at 5:00pm — No Comments

赫胥黎·「傑克和豆稈」

——關於進化論的講演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兒童故事,名叫「傑克和豆稈」,這個故事對於在座的我的同輩來說是熟悉的。但是我們很多莊重可敬的年輕人,曾接受了更加嚴格的知識教養,也許,僅僅是從比較神話學的初級讀物熟悉了仙境,因此,有必要把這個故事作一梗概的介紹。這是一個關於一棵豆子的傳說,它一個勁兒地長,聳入雲霄直達天堂,它的葉子伸展成一個巨大的華蓋。故事的主人公,順著豆稈爬了上去,發現寬闊茂密的葉子支撐著另一個世界,它是由同下界一樣的成分組成的,然而卻是那樣新奇;主人公在那裡的奇遇,我不去多談,這些奇遇一定完全改變了他對事物本性所持的觀點;儘管這個故事不是哲學家們編的,也不是為他們寫的,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觀點。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9, 2016 at 9:20am — No Comments

歐文·薛定諤:泛論形而上學

像康德那樣把整個形而上學一掃而光,是比較容易的。輕輕一口氣就可以把它吹倒,而且並不需要強大的肺活量去鼓起一陣狂風,只要一股強大的勇氣,就能推翻這個年代久遠、受人敬重的紙牌搭成的大廈。

但不要以為這樣一來實際上就把形而上學從人類知識的經驗內容中排除出去了。事實上,如果我們真的排除了一切形而上學,那我們就很難對任何科學領域中哪怕是最明確規定的專業部分,作出什麼明白闡述,我們會發現這樣做要難得多,說實在話,也許完全不可能。舉一個很粗淺的例子來說,形而上學包括不加可否地接受放在我們面前這樣一本白紙上密密麻麻印上許多黑字的書中的超物質的——亦即超驗的——意義。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8, 2016 at 2:18pm — No Comments

歐文·薛定諤:科學思想泛論

歐文·薛定諤(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生於維也納。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格拉茨大學、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教授。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在法國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形式波動力學。其數學表述是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狀態的薛定諤方程。1933年同狄拉克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波動力學四講》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7, 2016 at 9:36am — No Comments

波普爾:科學進步的障礙

波普爾(1902——),英國哲學家。生於維也納。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5年定居英國,後加入英國籍。曾在倫敦經濟學院。倫敦大學任教。1964年受封為爵士。他是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50年代後,他的研究重點轉向本體論,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著有《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科學發現的邏輯》等。

  從生物學觀點或進化觀點看,可以把科學或科學進步看作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而採取的手段。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5,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錢德拉塞卡:馳向思索的海洋

錢德拉塞卡(1910——),印度天體物理學家。生於印度拉合爾(現屬巴基斯坦)。先後在印度馬德拉斯大學和英國劍橋三一學院學習,畢業後在三一學院。芝加哥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主要貢獻是發展了白矮星理論及對恆星大氣輻射傳能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恆星結構研究導論》、《恆星動力學原理》等。1953年獲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1962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皇家獎章。

  近年來我思考的問題之一,是有關人們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動機。我對這一問題的某些思考結果已收進了我的演講文集《真理和美:科學中的美學和動機》。 

  我想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在某種意義上講最令人費解的自然特性;2.人們為追求知識而奮鬥的目的;3.人們對這種追求感到滿足的原因。 

  愛因斯坦講過這樣一句話: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3, 2016 at 4:37pm — No Comments

普里高津:科學家的工作必須在瘋人院進行

普裡高津(1917——),比利時化學家。生於莫斯科。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81年任歐共體特別顧問。是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化學會會員。因對非平衡態熱力學,特別是耗散結構理論的研究成就,於197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重要著作有《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導論》。…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18, 2016 at 11:17pm — No Comments

福井謙一:對科學的直感

福井謙一(1918——),日本化學家。生於奈良市。1948年獲京都大學博士學位。1951年起任京都大學物理化學教授。長期研究烴類,在量子化學方面造詣頗深。1952年提出前線軌道理論,並用以解釋多種化學反應規律。60年代中期美國化學家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軌道對稱守恆理論,與福井謙一的前線軌道理論基本同一。這一理論有力推動人們對生命過程的研究並在人工合成新藥物方面得到實際應用。1981年倆人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我在初中一、二年級時學過中國的《論語》,此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論語》成了我隨時要翻閱的幾本書之一,每次看,都能給我一些新的啟發。我想,任何優秀的古典著作都具有《論語》那樣的廣博性。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14, 2016 at 9:58pm — No Comments

托馬斯·庫恩:對科學的制約

托馬斯·庫恩(1922——1996),美國科學哲學家。早年就讀於哈佛大學,194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2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馬薩諸塞理工學院任教,講授科學史。他致力於研究科學革命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是西方科學哲學中歷史——社會學派的重要代表。著有《科學革命的結構》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12,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楊振寧:繼續獻身現代科學

楊振寧(1922——),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於中國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聯大。1945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1949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1963年起任庫蘭特研究所管理委員會委員。1966年起任紐約石溪州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1956年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字稱不守恆原理,並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基本粒子發展簡史》等。

  陛下,殿下, 

  女士們和先生們: 

  首先,請允許我感謝諾貝爾基金會和瑞典科學院對我和我夫人的熱情款待。我還要特別感謝卡爾格恩教授,他的引述和他引用的一段中文使我聽了感到格外親切。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4, 2016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愛德華·埃米爾·戴維:科學——最偉大的試驗

愛德華·埃米爾·戴維(1925——),美國科學家。1947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理科碩士學位。1971年入斯太溫技術研究所,同年被聘為白宮科學顧問。曾任埃桑研究和工程公司總經理。主要著作有《人類的聲音世界》、《波與耳朵》、《人造的世界》等。

  像數學一樣,科學和技術並不是封閉的。只有當作為其背景的文化不斷地提出新的假設和目標時,科學和技術才能蓬勃發展。這反過來也表明,作為一種基本上以文化為基礎的活動,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並沒有什麼不同。與人文科學一樣,科學技術的價值存在於孕育它們的文化之中。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48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