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lamakan's Blog – July 2017 Archive (7)

吳遠鵬:顧準與“海上文明”研究 下

在殖民城市建立安頓下來二三代之後,自己又成為殖民母邦,派遣移民到鄰近的甚至遼遠的海島和小亞細亞沿岸去建立新的殖民城市去了,這就是殖民城市的“分裂繁殖”。



希臘人有強烈的自立門戶的願望,這不僅決定了殖民城邦遵循“分裂繁殖”的擴張路線,也決定了這些城邦相互競爭,相互敵對,城市之間經常發生武裝沖突,而不能團結起來對付全民族的共同敵人。…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31pm — No Comments

吳遠鵬:顧準與“海上文明”研究 上



顧準其人

顧準,1915年7月1日出生於上海的一戶陳姓家庭,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因外家無子嗣,自幼從母姓。早年畢業於中華職業學校舊制商科初中(二年),因家境貧寒,1927年經人介紹,進入潘序倫創辦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任練習生。



之後,顧準在“立信”工作了十三個年頭,為了改善家庭的經濟條件,顧準非常勤奮地學習和工作,在不長的時間裏,由一名練習生成長為擁有多部會計學著作問世的會計學專家、教授。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在“立信”期間,顧準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最終接受了西來的馬克思主義並成為一個忠誠、出色的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30pm — No Comments

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 5

什麽是“跨體系社會”



“跨體系社會”是指,我們的社會內部包含了多個體系,相互糾纏,但社會恰恰就是由這些相互纏結的體系構成。體系可以是語言、宗教、族群,甚至文明比如伊斯蘭文明、西藏文明等等。我們也可以把它叫做“跨文明的文明”。中國文明的一個獨特性恰恰在於,它能夠包含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是內在地包含,不是外在地綜合。我說“內在地包含”,不是只倚靠一個外在的結構把它強加在一起,它是由長期交往、互相滲透而逐漸形成為一體而又未取消其各自特征的存在。…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27pm — No Comments

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 4

與之相反,遊牧部落以後又對內地有持久的沖擊,一代又一代由關外向關內的沖擊,導致了中國歷史幾次重大的變化,從匈奴到突厥,從契丹到女真,從女真到蒙古,都是持續沖擊中國王朝的遊牧(及農耕)部落。所謂晉室南渡,所謂宋室南遷,這些沖擊導致了中國人口和文化的大遷徙,今天南方的方言,常常包含了更多的古代中原音韻,就是其後果。廣東話、福建話、吳語,我聽起來也很困難,其語音要比我們通常說的北方方言更接近於中國的古音。如今,中國文明起源地的發音,更多的是北方方音,像西安話裏頭大量有蒙古發音的遺存,其他地方有各種各樣的北方語音。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所謂近代音的形成,比我們從政治學、社會學的角度理解的近代要早得多,主要是北方進入這個區域而產生的變化。北方音晚,南方音早。學習中國文學時,老師常常會說,念唐詩的時候,最好說上海話、蘇州話,用揚州話念,也比用普通話念更容易把握平上去入,尤其是入聲。原因就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動力是以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為中軸的,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原文明又反過來影響了北方和南方的廣闊地域。…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27pm — No Comments

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 3

當龔自珍批評他自己的同僚和朋友之時,就是在批評他自己曾經習慣的那個自我中心的、以內地為中心的、以京師為中心的世界觀。在這個意義上,他對西域的探討不僅僅是對這個地區的探討,也是一個世界觀的修正,或者說,他要重新建構自己的世界觀。不僅在地域的意義上,而且是在自我理解的意義上,重新界定中國與世界、重新界定“我們”的含義。並且,把原來以某一個地域為中心的看法,轉變為從太平洋沿岸到印度洋沿岸,即“兩洋”之間來觀察這個大陸的視角。在這個視角裏,這個長期處在邊緣和邊疆地位的地區,突然成了觀察中國的中心之一。這是一個轉變:不再是唐以前的長安和中原、不再以明清之際的江南,而是以西域為出發點,觀察時代的變遷,構思未來的方略。沒有西域的視野,一個新的、完整的中國就無法界定。這個重心的偏移當然是相對的,卻絕對不是可以省略的。





歷史敘述中的中心與邊緣…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26pm — No Comments

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 2

龔自珍比較西北與東南之不同,東面的遼東和南面的閩粵,均臨大海,而最西端至愛烏罕,最北端則是烏梁海,陸地的那邊還是陸地。但高宗皇帝,也就是乾隆,用兵西征,鋒芒所至,竟距北京一萬七千裏之遙,或許就要打通抵達西海的道路了。這個西海龔自珍並沒有具體描述。但從今天的視角看,西海不就是印度洋嗎?路線是不是就是通往瓜達爾港的這條中巴走廊?樞紐是不是就是我們現在置身的喀什?我們現在把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不就是因為龔自珍曾經描述的這個從海洋視野中展開內陸地區的地緣重要性嗎?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這篇奏議是“一帶一路”(內陸與海洋)設想的前奏,或許也有一點道理吧?



內陸與海洋關系發生逆轉…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25pm — No Comments

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 1

什麽是“跨體系社會”? 什麽又是“跨社會體系”? 又為什麽說“跨文明的文明”? 這就是我要談的話題。我想談一些多少與新疆有一點相關、但又不是那麽具體的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把我過去討論的問題,以及我自己思考中國歷史問題時提出的或涉及的一些概念、範疇和命題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看看它們在這個地區、在現在的語境中,是否還有一點意義。





【導讀: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社會各界湧現了大批政策解讀,這些解讀大多將視角聚焦於地緣政治或經濟發展方面。但是,歐亞關系並非僅僅在這塊歐亞大陸上,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與包裹者這塊陸地的海洋交織在一起。法意今日推送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所所長汪暉教授的文章《兩洋之間的文明》,該文從文明史觀的視角重新解讀“一帶一路”戰略,將該戰略與近代以來內陸與海洋關系的逆轉、跨社會體系的互聯互通結合起來,為重新認識中國提供了十分具有創見的視野。】…


Continue

Added by Taklamakan on July 7, 2017 at 8:1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