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én soy's Blog (179)

戴維·蘭勃納:掀起帷幔

我們公司在曼谷。某日傍晚時分,董事長派給我一個臨時任務:第二天出差陪一位重要的商人到泰國北部的觀光勝地遊覽。

我瞪著眼看著亂七八糟的辦公桌,悶聲不響,氣得七竅生煙。雖然我已經好幾個星期每星期工作7天,桌上一疊疊的文件說明我仍有大量積壓的工作。我心里嘀咕:“什麽時候才能把文件理清呢?”第二天大早,我跟一位衣著講究、彬彬有禮的男子會合。坐了一小時飛機以後,我們擠在幾百名觀光客之中,遊覽名勝,直到黃昏。那些觀光客大多數都背著照相機,到處搶購紀念品。我仍記得自己當時覺得那些俗客很可笑。…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May 24,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帕里·塞勒:相互了解

朱偉一·譯

我坐在起居室里,伸展了一下書桌下的雙腿,伸手拿起一封信把它拆開。原來是蒙特爾百貨商店寄來的帳單。看見我們欠的175美元的帳,我大吃一驚。

我認定這是弄錯了!因為我和妻子珍妮特都沒用過這麽些錢,而且為了買下這幢房子,我們正在準備第一次付款,一直在節省每一分錢。我又瞧了瞧帳單,更加肯定他們是打算寫17.50,可多畫了個零,又點錯了小數點,變成了175.00。我用手擦了擦臉,已經不再感到吃驚了。我的目光越過起居室望到臥室,看見珍妮特正蜷著身子,裹在被子里看雜誌。…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May 24,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可叵·夏娃與文明

亞當和夏娃要搬家了,他們的老家伊甸園租約到期,房東不肯跟他們續約,他們只好遷徙了。

亞當覺得搬家最簡單不過,無非兩只腳擡一個身體,兩個肩膀扛一個頭,但夏娃的麻煩可就多了。她用“酒瓶椰樹”的葉子做成拖橇,總共有十來件行李,其內容包括昨天晚上沒吃完的一塊西瓜,今天早上孔雀送的一根羽毛,以及去年春天截下的一段頭發,第一次碰到亞當時她所倚著的那棵柳樹的樹皮……當然,可憐的亞當只好咬著牙使勁拖這些七零八碎的玩意。夏娃很快樂,一面走一面還編了一首歌,叫做《快樂的搬家之晨》。她分配給亞當的是男低音,但亞當只顧“哼嗨”,一句也唱不出來。後世文人討論藝術起源有“勞動說”和“娛樂說”,兩派死我活,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藝術是當時正在勞動的亞當和正在娛樂的夏娃共同發明的。…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March 1, 2018 at 11:45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7)結束章 民族存亡的關頭

歷史的發展規律

我們必須在這裏下一斷言,那就是我們的民族,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生死關頭。

根據歷史的教訓,以及各方面都觸目驚心的那些先兆判斷,我們的一些現代文明已經到達了衰敗期之前。

這個階段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而所有的民族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同樣的生存階段,因為看起來歷史是在不斷地重復它的過程。如果我們查看歷史,根據它的主要線索,對我們之前那些文明的偉大與衰敗的原因加以評價,我們會發現什麼呢?…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March 1, 2018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6)

(9)議會的兩大險情

現在我們就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既然我們了解到議會是如此的愚蠢,那麼它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呢?

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議會必須存在,而且要永遠地存在下去。

盡管議會的運作要面對所有這些困難,但它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最佳統治方式,尤其是人類已經找到的擺脫個人專制的最佳方式。

不管是對於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藝術家還是有教養的人,一句話,對於所有構成文明主流的人,議會無疑是理想的統治。…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February 28, 2018 at 5:52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49)第2卷 第三章·群體領袖及其說服的手法

(1)群體的領袖



有群體的地方,就有領袖。



不管組成群體的是人還是動物,也不管他們為什麼聚在一起,只要他們組成了群體,就會弄出一個頭領,並且本能地讓自己處在他的統治之下。



對於人類來說,這個頭領被稱做領袖。有的時候,他只不過是個小頭目或煽風點火的人,但即便如此,他的作用也相當重要。



這個人的意誌幫助群體形成意見,再將意見匯成一致,可以說,他是核心,他是各色人等形成組織的第一要素。…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ugust 1, 2017 at 12:10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5)

(7)議會的名望崇拜

可以說,所有成功的煽動者,其演說的內容都不過是一些教學法式的常識和廢話、糊弄孩子頭腦的稀松平常的拉丁文化,即使在攻擊和辯護的時候,所采用的觀點也不過是些小學生的歪理。

它們的演講中沒有思想,也沒有措辭上令人愉快的變化,更沒有切中要害的譏諷,只有令我們生厭的瘋狂斷言。只要是稍微具備理性的人,在經歷過這樣一次毫無樂趣的閱讀之後,總是會不免長嘆一聲。

一個極端狹隘的頭腦,再加上堅定不移的強烈信念,是一個人獲得權力最基本的條件。一個人要想無視各種障礙,表現出極高的意誌力,就必須滿足這些最起碼的條件。因為群體本能地在精力旺盛、信仰堅定的人中間尋找自己的主子,他們永遠需要這樣的人物。…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7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3)

(3)議而不決的議會

議會之所以叫做議會,很大原因都是因為它只會展開議論,卻很難拿出一個決定。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早在16世紀就已經存在。在負責選舉教皇的紅衣主教團中,總是會爆發各種各樣的爭執,選舉教皇的工作也會因此而被無限期地拖延。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紅衣主教們隱沒在一個封閉的住處,他們不允許離開這裏,直到他們作出決定,甚至連窗戶都被封了起來,只允許食物進入秘密會議室。…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4)

(5)如何影響議會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名望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這不僅體現在它對群體的影響力方面。

它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不用費力就能夠得到,就像拿破侖一樣,總是能用自身的名望去壓制、去感染他人。當然,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這樣的名望,它也可能在後天得到它,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極短,也可能是一段遙遙無期的時間。

正因為如此,當一位領袖試圖對群體進行說服的時候,除了應用到他們的名望之外,還應當掌握一些我們多次提到過的因素。

領袖若想巧妙地利用這些手段,他必須做到對群體心理了然於胸,至少也要無意識地做到這一點。…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2)第3卷·第五章 議會

(1)沒有明智的議會

同前面的群體不同,議會是我們研究的第一個有名稱的異質性群體。

不過,這種區別也僅僅限於名稱而已。

盡管議會成員的選舉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各國之間也有所不同,不過,這些議會之間都有著十分相似的特征。在這種場合下,人們會感到種族的影響削弱了,因為各國的議會看上去都是一個樣子,不過這並不會妨礙他們的表現。.許多大不相同的國家,比如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美國,它們的議會在辯論和投票上卻表現出很大的相似性,使各自的政府面對著同樣的困難。…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5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1)

(8)民族精神的深層作用

說到底,廢除還是保留普選制度,對於一個民族來說,並沒有什麼要緊。

不論是限制群眾的選舉權,還是把選舉權不加甄別地廣播出去。

不論民眾的選舉權是在共和制下行使,還是在君主制下行使。

更不論是在法國,還是在德國,或者是在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選舉制度的效果都是一樣的。說一千道一萬,民眾的選舉結果,所要表達的只不過是一個民族潛意識的向往與需要。…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4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0)

(6)不可動搖的普選制度

我們看到了選民群體的弱點,也就知道了法國普選制度的荒唐之處,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該項制度和古羅馬的元老院毫無區別,甚至更像是雅典城的所謂共和,是由少數人主導,操縱大批民眾的制度。

然而話雖這樣說,我們卻必須要將普選制度保留下來,盡管我們知道它的機制如何,但出於一些實際的原因,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將它一筆勾銷。

事實上,我們是通過對群體心理的調查歸納出了這些原因,基於這些考慮,我要對它們做進一步的闡述。

毫無疑問,普選制度的弱點十分突出,因此我們很難對其視而不見。…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4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9)

(5)選民是被操縱的群體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們已經說過,當人們聚集成一個群體時,一種降低他們智力水平的機制就會發生作用。我們可以在很多的場合裏找到這方面的證明,比如說,1895年2月13日的《財報》上,就記載了一次學術集會的場景。

在那個晚上,隨著時間的流逝,喧囂聲有增無減,絕沒有哪個演講者能夠說上兩句話而不被人打斷。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這個角落或那個角落大叫大嚷,或者是一起齊聲叫喊。…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3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8)

(3)用言語控制選民

在以上提到的事例中,能夠看到我們前面討論過的所有說服的因素。

這樣一來,口號、詞語和套話自然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談到過這些東西神奇的控制力,群體會為它們如癡如狂,在下面的研究中,我們還會看到它們所發揮的作用。

一個明白如何利用這些說服手段的演說家,都會對這些東西大加利用,因為他能夠用刀劍和殺戮成就的事情,用這種辦法照樣可以辦得到。…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7)第3卷·第四章 選民群體

(1)選民群體的特征

有權選出某人擔任職務的集體,就叫選民群體。

選民群體的成員可以有著各種特點、各種職業、各種智力水平,因此說,它是一個典型的異質性群體。

盡管如此,但是由於他們的行為,僅限於一件規定得十分明確的事情,那就是在不同的候選人中做出選擇,因此,他們只具有前面說到過的少數特征。在群體所有的特征中,選民群體往往會表現出極少的推理能力。

同樣的,他們也沒有批判精神,容易輕信,容易發怒,而且頭腦極度簡單。…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6)

(5)掌控陪審團的秘訣

對於將要成為領袖的人,或者是一名律師,或者是即將登上法庭的人來說,我們將要說到的內容至關重要,因為它關系到你能否在與陪審團的較量中獲勝,能否將陪審團掌控於股掌之中,能否利用陪審團來實現自己的意願。

無論是這些人中的哪一種,想要做到對陪審團產生影響,秘訣就在於打動陪審團的感情。

正如對付一切群體一樣,施加影響並不需要做很多的論證,只需要采用十分幼稚的推理方式,佐以堅定無比的斷言就可以了。

一位因為在法庭上贏了官司而赫赫有名的英國律師,曾經就此總結出以下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5)

(3)陪審團最痛恨的人

我們知道,群體是極端感性的,和它一樣,陪審團也受著感情因素極其強烈的影響,很少會被證據所打動。鮮明的形象能夠對群體造成強烈的影響,因為一個鮮明的形象,總是能夠給群體以最大程度上的刺激,引發群體豐富的想象力,在頭腦中臆造出種種幻想的場景。

在一位出庭律師看來,這些陪審團成員從來見不得孤兒寡婦,也見不得有位母親用乳房餵孩子。而在刑事犯中流傳的經驗是,一個婦女只要裝出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就足以贏得陪審團的慈悲心腸。

事實上,陪審團受感情因素影響的方面還遠不止這些,對於自己可能成為受害者的罪行,陪審團通常毫不留情。…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29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4)第3卷·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審團

(1)陪審團的智力泯滅

在這裏,我們不可能對所有類型的陪審團一一進行研究,因此我們只把重心放在最重要的對象上,那就是刑事法庭的陪審團。

在法國,刑事法庭的陪審團有著很大的權力,他們可以通過表決來決定被告的生死或自由。然而我們要說的是,陪審團的表決往往並不高明。

我們在前面說過,陪審團屬於異質性群體的一種,只不過被賦予了一個名稱。正因為如此,群體所有的特征,在它身上一應俱全。…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29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3)

(3) 群體犯罪的歷史



關於群體犯罪的歷史,我們有著詳細的記載。




在1789年7月14日,在用大炮轟斷了吊橋鐵鏈之後,暴動的民眾沖進了巴士底獄。


在監獄裏,暴動者既沒有如願以償地找到政治犯,也沒有找到傳說中殘暴貪婪的看守。



巴士底獄裏總共只有八個人,除了監獄長之外,其中有四個是假證件販子、兩個精神病患者,以及一個性變態者——此人的性傾向使得他的父母不得不把他交給巴士底獄代為看管。…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7:31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2)第3卷·第二章 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1) 拒絕認罪的罪犯

群體從不承認他們的罪行,即使把事實擺在他們眼前也是一樣。



在1868年的美國西部,由惡名昭著的卡斯特中校領導的第七騎兵團,在攻陷了一個印第安營地之後,殘酷地屠殺了數百名夏延族印第安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老人和兒童。




這樣的暴行原本不應該發生,即使是放下武器的敵軍,也應當得到俘虜的待遇,遑論是沒有抵抗能力的婦孺。來自正義一方的指責紛至沓來,然而面對這些質問,不僅是卡斯特中校始終以激烈的態度對抗,甚至就連他部下的士兵,也振振有詞地宣稱,這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其原因仍然在於群體的特性。…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