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 Studio's Blog – March 2017 Archive (13)

孟登迎· “文化研究”中國化的可能性探析(3)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25, 2017 at 8:10pm — No Comments

孟登迎· “文化研究”中國化的可能性探析(2)

二、文化研究“中國化”面對的本土難題

 …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21, 2017 at 5:19pm — No Comments

厭世哲學家·從《引譬連類》到《姿與言》: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下)

自然的節奏:從「古詩」到「新詩」的轉型

以上我們雖然批判了抒情傳統,認為抒情傳統的論述不盡符合中國文學的真相,但鄭毓瑜的新著《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21, 2017 at 5:15pm — No Comments

孟登迎· “文化研究”中國化的可能性探析(1)

2016年8月23—28日,“第一屆熱風文化研究研習營”在重慶大學成功舉辦。本屆“熱風研習營”圍繞“文化研究的中國化”,將理論講座、分組研討和社會調研結合在一起,邀請文化研究的年輕學人與來自一線的社會工作者一起,交流思想,直面社會問題,探討文化研究在中國的發展方向。 “熱風研習營”之後,潘家恩、孟登迎和郭春林三位老師就“文化研究中國化”的問題分別撰文,以期推進對這一問題的探討。 潘家恩、張振首先回顧總結了“熱風研習營”的宗旨——文化研究的中國化應從梳理中國的歷史脈絡入手,突破理論與實踐的二元割裂。 孟登迎由英國伯明翰文化研究學派與英國的歷史、現實相結合的特點入筆,隨即勾勒出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情勢,並在此基礎上指出,文化研究的中國化應推動學科互動、互通、互融,反思知識分子自身的位置和角色,打破身份局限,與社會各界有效互動。…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21,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厭世哲學家·從《引譬連類》到《姿與言》: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上)

抒情傳統,指的是中國古典文學以「抒情」為核心精神。這個說法由陳世驤發其端,高友工振其緒,並由臺灣一群學者繼承、批判與反思。[1] 繼承「抒情傳統」論述的學者,大多以古典詩學中的「言志」、「抒情」、感物」、「緣情」等詩學語彙為線索,描繪古代文人追尋自我、擺脫群體、勇於創新的精神,並以「個體自我」的呈現為文學價值所在。簡而言之,「抒情傳統」是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價值定位」。這個說法甚有影響力,今日「抒情傳統」已成為文學史研究的一個範式,引來正反不一的評價。[2]

由於鄭毓瑜(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是「抒情傳統」研究中,甚有開創性、思辨性與影響力的學者,本文嘗試透過對其兩本著作《引譬連類》、《姿與言》,呈現她在「抒情傳統」方面的視界。



引譬連類:中國古代的思維方式…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王健安·從黎明到衰頹,如何反思我們的世界與文化──讀《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

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The Culture we deserve: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以下簡稱《文化的衰頹》)集結了美國著名文化史家雅克‧巴(Jacques Barzun),在70、80年代發表的評論文章。作為一位長時間關懷人類文化的史家,巴森的評論包含了許多歷史案例,在文中對文化現況提出看法,並舉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蔣竹山·移動、感官與城市文化──關於「物」的台灣文化史的幾點思考

著名的德裔美國史家彼得‧蓋伊(Peter Gay),在其系列研究維多利亞時代布爾喬亞感官經驗史《感官的教育》中提到,對於十九世紀的人們而言,那是個「快速列車的時代」。隨著火車、鋼軌路基和信號系統的持續改進,火車的速度越來越快,鐵路也成為一種流行的隱喻,新的感官刺激紛至沓來,這表達了十九世紀的急遽變遷,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人們的困惑與焦慮。

同樣的時代轉變造成的感官體驗與人心變動問題,我們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彼岸過迄》中亦可見到。時代轉變、東京、市營電車、站台、紅色鐵柱、年輕人、城市,成為小說中常出現的用語與書寫。…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17 at 7:59pm — No Comments

馬琳:藝術作品究竟為何 “物”?(下)

這種裂隙把對抗者[即世界與大地]撕扯到 [rei?t] 其出自共同根基的統一體的源泉之中。它是根本圖樣 [Grundri?, fundamental design],是標識出存有者之澄明的綻放的基本特征的剖面圖 [Auf-ri?, sketch] 。這種裂隙沒有使得對抗者相互分離,它把尺度和界限的對抗帶入共同的輪廓 [Umri?] 之中。

海德格爾借用 ri? 一詞既表示裂隙又表示剖面圖的雙重含義。裂隙被固定在藝術作品之中而成為圖案 (Gestalt, figure)。圖案即是“裂隙用以構造自己的結構,構造起來的圖案即是真理之閃耀的結合之處” 。Gestalt 一詞也表示形狀,即上文提到的各種存有者所獲得的形狀,以及希臘民族的命運的形狀。…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4, 2017 at 10:12pm — No Comments

馬琳:藝術作品究竟為何 “物”?(上)

————從《存有與時間》來解讀海德格爾的藝術哲思

摘要:本文參考了海德格爾的名篇《藝術作品之起源》的三個版本,展現出它在文本與思路方面與《存有與時間》的呼應性關聯,尤其關注到幾乎未被討論過的《存有與時間》中對古代希臘神廟廢墟的書寫。文章認為,海德格爾所討論的梵高的繪畫與希臘神廟與《存有與時間》的第一部與第二部具有一定的呼應關聯:在梵高的《鞋》那裏,歷史的向度尚未完全敞開,此在(即農婦)尚未真正地展開其時間性;而在希臘神廟那裏,此在(即希臘民族)作為未來性而在場,或者說展開了其時間性。藝術作品是…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馬琳:藝術作品究竟為何 “物”?(中)

嚴格地說,並沒有“一件”器具,換言之 ,器具不能以單數來加以計量,因為每一件器具都從屬於所有器具的全體,從這樣的全體中獲得其意義,成為它所是的東西。器具之間通過各式各樣的“為了作”結構(Struktur “Um-zu”; structure of in-order-to)而構成一個全體。海德格爾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一件器具指引向另一件的“存有論生成”:文具架、鋼筆、墨水、紙張、墊板、桌子、燈、家具、窗、門、房間等東西,它們不是一件一件地單獨地顯現出來,然後再作為實有之物 (Realem, realia) 的總匯而塞滿一個房間。此在首先所遭遇到的是房間,但這不是幾何空間意義上的“四壁之間”,而是作為居住的器具 (Wohnzeug)。從屬於這個居住器具,某種安置 (Einrichtung, arrangement) 顯現出來,之後,單件的器具才顯現出來。器具的整體性總是先於單件的器具被揭示。…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莫偉民:“人之死”——《詞與物》的主旨及其哲學意蘊(下)

4.“人之死”的預告表明福柯繼承的是尼采的譜系學哲學觀,而非結構主義的哲學觀。福柯的主體觀、歷史觀和方法論集中體現了福柯之取自於尼采的關註當下、診斷目前的哲學觀。尼采診斷了他那個時候的“當下”:那時的思想狀況和時代氛圍。“……尤其是自從尼采以來,哲學的使命是診斷,不再設法言說一種放之四海而皆真的真理。我設法作診斷,對目前作診斷:即診斷我們今天所是的,今天我們的所說所意指的。在我們的腳下從事這個挖掘工作就是自尼采以來的當代哲學具有的特征,在這個意義上,我可以宣稱是哲學家”。(Foucault,1994a,p.…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3,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莫偉民:“人之死”——《詞與物》的主旨及其哲學意蘊(中)

三、哲學意蘊

盡管19世紀以來,哲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拯救主體的至上權力,但精神分析、語言學、人種學等反人文科學都還是偏離了主體,摧毀了人類學和人本主義這對孿生形象。《詞與物》所談論的“人之消解”,所預告的“人之死”,其哲學意蘊可從主體觀、歷史觀、方法論、哲學觀這四個方面加以揭示,以澄清乃至消除把《詞與物》看作結構主義作品的重大思想混亂,還福柯思想的本來面目。…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3,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莫偉民:“人之死”——《詞與物》的主旨及其哲學意蘊(上)

【內容提要】 “後現代”並非福柯的語匯。批判以笛卡爾、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傳統主體哲學,是發生於19世紀中葉西方哲學近現代轉型的重要標志之一。而福柯在《詞與物》中通過“人文科學考古學”預告的“人之死”更是把批判的對象延伸至胡塞爾、薩特的現代主體哲學。無論是先驗主體哲學,還是經驗主體哲學,只要始於意識並把“人”作為研究對象,都是福柯話語考古學所要加以拒斥的。“人之生死”是“人文科學考古學”所揭示的既作為客體又作為主體的“人”主要在19世紀科學話語中所經歷的命運。現代知識型之後並無後現代知識型。通過闡發福柯“人之死”在主體觀、歷史觀、方法論和哲學觀四個方面的哲學意蘊,本文堅持一個觀點:《詞與物》並非人們通常所說的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著作。…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