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正绿's Blog (557)

路遙·答《延河》編輯部問

問:你在自己的作品中創造過許多藝術形象,你能向讀者真實地描述一下你自己嗎?

答:自己很難描述自己。其實,我在我的作品中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袒露過自己。從一切方面說,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生活抱有最實際的想法,並且根據自己的條件發揮自己的長處,爭聚獲得某種成功——對我來說,這往往得通過一連串的失敗才能達到。從來都輕視機遇,而把一切希望建立在自己切實的努力之上。只有誠實地勞動,才可能收獲,這是我的生活信務。當然,在生活歷程中,也還和常人一樣犯各種錯誤。…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y 8, 2016 at 7:02pm — No Comments

路遙·病危中的柳青

為了塑造起挺拔的形象來,這個人的身體現在完全佝僂了。他本來就不是一個體格魁梧的人,在進行一生緊張繁忙的藝術創造後,加上越來越危急的病情,身板單薄得風能吹倒。整個軀體像燃燒過熊熊大火的樹木,變得幹枯而焦黑,一切生命的嫩枝葉似乎看不見了。

嚴重的哮喘使得他喉管裏的出氣像破風箱發出的聲音一,讓站在他面前人也壓抑得出不上氣來。胸脯是完全塌陷下去;背卻像老牛脊背一般曲折地隆起來。整個身子躬成了一個問號。

這就是他嗎?這就是那個令人敬仰羨慕的藝術家嗎?

這就是他。此刻,他正蜷曲在西安陸軍醫院內科二樓一間普通病房裏,時不時就喘成了一一團。體重肯定已經不到一百斤了,從袖筒裏和褲管裏伸出來的胳膊腿,像麻桿一般纖細。…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y 6, 2016 at 7:59am — No Comments

路遙·在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詞

非常感謝評委們將本屆茅盾文學獎授予我們幾個人。本來,還應該有許多朋友當之無愧地集成受這一榮譽。獲獎並不意味著作品的完全成功。對於作家來說,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僅要接受當代眼光的評估,還要經受歷史眼光的審視。…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9, 2016 at 3:16pm — No Comments

路遙·無聲的洶湧

——讀李天芳、曉雷著《月亮的環形山》

《月亮的環形山》我是在四天之內讀完的,我感到作者通過這部小說,把握住了小說創作的個中三味,甚至把握到了一種幾近純青的程度。

要具體地談這部作品,幾乎無從談起,但你處處感到一種無聲洶湧,這就是本事。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否就屬這種境界?作者表達的是對生活的整體經驗,而不是講故事,處處都是思想的火花和情緒的激流,因此處處引起你的觸動。一般的者要讀故事,讀曲折離奇的故事,而高層次的讀者決不滿足於聽故事,而要求讀生活。故事完整而共它一切方面乏味的小說,讀《月亮的環形山》這樣的書,就願意一直讀下去。這種小說,很難跳著讀,只能字字句句地玩味,這是因作品處處滲透著作者獨特而真實的感受,對讀者有一種不可抗拒的牽引。…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7, 2016 at 9:25pm — No Comments

路遙·生活詠嘆調

小鎮上

吉普車在鹹榆公路上奔馳著。車窗外過冬日蒼茫的天際,玄黃色的山巒,以及懸崖上垂持看的奶白色的的冰淩……軍微微前傾著身子,透過車玻璃掃視著黃土高原廣漠的田野,兩只眼睛的閃閃發光。因為種種原因,他二十的沒回故鄉了。走時是兵,現在已是一個現化的炮兵師的政委。這多年,他一直生活在祖國綠莽莽的西南邊陲,但夢裏卻常常是一片黃顏色……現在他又終於看見了這親受的土地。黃色永遠是溫暖的色調。他此刻的心暖烘烘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2, 2016 at 3:39pm — No Comments

路遙·關於電影《人生》的改編

總的說,從我的角度講,那就是盡可能地把小說中最主要的東西表現出來。說細點,大概是這麼幾點:

第一,小說的題旨應較完整地給予揭示。這就是通過高加林等人悲劇性的命運,促使觀眾對社會及人生作出多方面的深刻審視;並通過這個不幸的故事使人們正視而且能積極地改變我們生活中許多不合理的現象。

第二,力圖將小說涉及到的生活通過視覺也能使人感到真實可信。高加林、劉巧珍、黃亞萍等都是好人,但性格中都不同程度潛含著悲劇性和庸俗性的因素。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而真實是一切藝術的基礎。《人生》所表現的是一群普通人的命運,他們的遭遇,不完全是他們自己所能決定的。高加林也不是想走一個大圈子最後再夾個行李卷又回到出發點的。他無法突破各種社會矛盾對個人的制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19, 2016 at 11:41am — No Comments

吳鋘·河流的記憶———青口河走筆

清晨起來趕集的人,中午急著回家的人,很有耐性地等在岸邊。

每年的正月十六,河床露出金黃的脊背,沙粒閃爍初春的陽光。趕南窯的老太太跨過淺淺的水溝,在松軟的沙灘上把裹腳布纏緊。春風吹開焐了一冬的胸襟,顫抖的掌心,捧著少女時代的魂。

那是建國的初期,幾只木桶常常在河心中打轉。銅錢大的漩渦,像三月漂落的桃花,打紅紙傘的媳婦舞動手帕,手臂像一條閃動白光的銀魚。

她含淚送走身邊的親人,渡口從此寂靜。

兩岸的村莊種著一些蔬菜和水稻,一些秧苗漂著漂著就散掉了。土豆會像鵝卵石一樣滾動。因為浸過了梔子花,整條河流帶上了女人的氣息。…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14, 2016 at 8:08pm — No Comments

路遙·《人生》法文版序

當這本書衩張榮富先生譯成法文出版的時候,我要借此機會向法國讀者朋友致最親切的敬意。我向來對法蘭西輝煌的文化藝術抱有十分崇敬的感情。偉大的法國文學,無論是其古典作品,還是現代作品,都對我的文學活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因此,當這本書譯成你們優美的語言並被你們閱讀時,我感到榮幸而愉快。

中國和法國是兩個相距遙遠而又在各個方面不盡相同的國家,但我認為,人類的心靈都是相通的。文學藝術正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但願我的這本書能作為“橋”上的一顆小小的石子。

作為一個與本書主人公有類似經歷的中國青年,這本書所描寫的生活,都是我自己深切感受過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11,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王了一·蹓跶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廣西博白縣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音韻學》、《漢語史稿》、《古代漢語》、《龍蟲並雕齋瑣語》等。

在街上隨便走走,北平話叫做“蹓跶”。蹓跶和散步不同;散步常常是揀人少的地方走去,蹓跶卻常常是揀人多的地方走去。蹓跶又和鄉下人逛街不同;鄉下人逛街是一只耳朵當先,一只耳朵殿後,兩只眼睛帶著千般神秘,下死勁地盯著商店的玻璃櫥;城裏人蹓跶只是悠遊自得地信步而行,乘興而往,興盡則返。蹓跶雖然用腳,實際上為的是眼睛的享受。江浙人叫做“看野眼”,一個“野”字就夠表示眼睛的自由,和意念上毫無粘著的樣子。…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6,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路遙·柳青的遺產

比之某些著作浩繁的作家來說,柳青留給我們的作品也許不夠多。可是,如果拿一兩金銀和一斤銅鐵相比,其價值又怎樣呢?

是的,這位嚴肅的現實主義作家,在其一生的文學活動中,即使創作巴掌大一片東西,他也盡力用他獨特的藝術雕刀精心鏤刻,盡可能避免一種工匠式的制造。至於他那部未完成的史詩《創業史》,幾乎耗去了他整個生命的三分之一。盡管這座結構宏大的建築物永遠再不可能完整一體,而就其現成的部分也不是完美無缺,但它仍然會讓現在和以後的人們所珍重。正如我們現在站在雅典的神廟面前,盡管已經看不到一種完整的奇跡,但僅僅那些殘廊斷柱就夠人驚嘆不已了。…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5, 2016 at 2:39am — No Comments

王了一·閒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廣西博白縣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音韻學》、《漢語史稿》、《古代漢語》、《龍蟲並雕齋瑣語》等。

中國的詩人,自古是愛閑的。“靜掃空房惟獨坐”,“日高窗下枕書眠”,這是閑居;“相與緣江拾明月”,“晚山秋樹獨徘徊”,這是閑遊;“大瓢貯月歸春甕”,“飛遙聞豆蔻香”,“林間掃石安棋局”,“短裁孤竹理雲韶”,這是閑消遣。如果他們忙起來,他們也要忙裏偷閑;他們是“有愧野人能自在”,所以他們忙極的時候也要“閑尋鷗鳥暫忘機”。…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4,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王了一·騎馬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廣西博白縣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音韻學》、《漢語史稿》、《古代漢語》、《龍蟲並雕齋瑣語》等。

兩洋的漢學家以為中國人本來是不會騎馬的,騎馬的藝術系從蒙古族學得。這話的重要證據自然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真的,咱們在詩經裏所看見的“四牡有驕”;“兩驂如舞”一類的字句都只描寫的是拉車的馬,而不是人騎的馬。

但是,咱們不必諱言騎馬是從胡人學來的,正像現在不必諱言飛機大炮是從西洋學來的一般,只要咱們有跟人學樣的本領就好。像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武士那樣神勇,學騎馬是綽有余裕的。依《左傳》裏說,當時中國的武士會跳上戰車,甚至可以在馬跑的時候跳上敵人的車輛去刺殺敵人。拿這種本領去學騎馬,不是易如反掌嗎?…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3, 2016 at 8:58pm — No Comments

王了一·辣椒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廣西博白縣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音韻學》、《漢語史稿》、《古代漢語》、《龍蟲並雕齋瑣語》等。

辣椒作為食品,不知起於何時。只聽說孔子不撤姜食,卻不曾說他吃辣椒。楚辭中“椒”字最多,離騷中有“雜申椒與菌桂兮”,有“懷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漿”。祭神的東西也該是人吃的東西,恰巧屈原又是湖南人,若說他吃辣椒,是可以說得通的。但是,依考據家的說法,詩經所謂“椒聊之實”,離騷所謂“申椒”,“椒醑”,“椒漿”,荊楚歲時記所謂“椒酒”,都只是花椒,不是辣椒。由此看來,中國吃辣椒的習慣並不是自古而然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31, 2016 at 10:48am — No Comments

王了一·勸菜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廣西博白縣人,語言學家。著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音韻學》、《漢語史稿》、《古代漢語》、《龍蟲並雕齋瑣語》等。

中國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飯。十個或十二個人共一盤菜,共一碗湯。酒席上講究同時起筷子,同時把菜夾到嘴裏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節奏來。相傳有一個笑話。一個外國人問一個中國人說:“聽說他們中國有二十四個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真的嗎?”那中國人說:“是真的。”那外國人說:“菜太遠了,筷子怎麼夾得著呢?”那中國人說:“我們有一種三尺來長的筷子。”那外國人說:“用那三尺來長的筷子,夾得著是不成問題了,怎麼彎得轉來把菜送到嘴裏去呢?”那中國人說:“我們是互相幫忙,你夾給我吃,我夾給你吃的啊!”…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7, 2016 at 10:52pm — No Comments

俞平伯·打橘子

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作家、學者。著有詩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燕郊集》,學術論著《紅樓夢辨》等。

陶庵說:“越中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其中有一種是塘棲蜜橘。(見夢憶卷四)這種橘子我小時候常常吃,我的祖母她是塘棲人。橘以蜜名卻不似蜜,也不因為甜如蜜一般我才喜歡它。或者在明朝,橘子確是甜得可以的,或者今日在塘棲吃“樹頭鮮”,也甜得不含胡的,但是我都不曾嘗著過。我所記得,只是那個樣子的:

橘子小到和孩子的拳頭仿佛,恰好握在小手裏,皮極薄,色明黃,形微扁,有的偶帶小蒂和一兩瓣的綠葉,瓤嫩筋細,水分極多,到嘴有一種柔和清新的味兒。所不滿意的還是“不甜”,這或者由於我太喜歡吃甜的緣故罷。…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4, 2016 at 9:45pm — No Comments

夏衍·草木魚蟲之類

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現代劇作家。著有劇作《賽金花》、《上海屋檐下》,雜文集《劫余隨筆》、《蝸樓隨筆》等。

逛公園,背著手在看新出土的芍藥。對面草地上,一群紅領巾在聽他們的老師講蚯蚓的故事。這情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也聯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17, 2016 at 11:23am — No Comments

冰心·再談我家的對聯

冰心(1900~1999),福建長樂人,女作家、翻譯家。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短篇小說集《超人》,譯作《園丁集》、《先知》等。

我的福州老家和我的北京老家,就說是謝家吧,在書房、客廳、堂屋的墻壁上,都掛有許多對聯。在福州老家我祖父的書桌旁,就掛著他的座右銘: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弗為…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14, 2016 at 9:08am — No Comments

李厥巖·最美不過夕陽紅

粗重的喘息,替代了當年怦然的心跳

再也不是娉婷玉立的身姿

再也未有朱唇輕啟的羞澀

你佝僂著身子,他淡定地拉琴

流淌出的,依然是那首老情歌———

此刻正是春天,往事如綻放的花朵

遙遠而親近,繽紛而又瑣碎

遠方之遠,有你們牽掛的孩子

近之又近,正是春天一場重大的花事…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11, 2016 at 9:47am — No Comments

王維聰·碧水東流———連雲港市贛榆區“美麗庫區幸福家園”建設風采

海州灣畔,黃海明珠,盛夏的贛榆,天藍地綠,山歡水笑,物阜民豐,處處蕩漾著盎然的生機與活力。

  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小塔山水庫、石梁河水庫、八條路水庫,碧波粼粼,飛鳥翔集,周邊山嶺疊翠,草木蔥蘢,猶如顆顆璀璨的明珠在贛榆大地熠熠閃光。當年整村搬遷的移民村內樓舍儼然,條條水泥街巷整潔幹凈、綠樹成蔭。多年來庫區貧瘠、村民貧苦、村莊貧困的境況已漸成歷史。這翻天覆地的變化,緣起於2006年以來,贛榆深入落實國家、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開展“美麗庫區、幸福家園”建設,把各項後扶工作做得風生水起,蓬蓬勃勃。

村美民樂 暢享生活奔小康

  移民村美,農民和美,美在自然和諧,美由內心彰顯。…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9, 2016 at 8:00pm — No Comments

中國節慶·七夕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

  宋時杭州的小兒女,七夕之時多效顰“摩侯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楸葉、瓜果等圖形,靚妝笑語,競往湖邊放蠟制的鴛鴦等一類水鳥,浮於水上。婦人喜於盒內貯小蜘蛛,讓蜘蛛在盒內織網,看織網之疏密,謂之“巧”之多少也。

  穿針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兒們的節目之一,據說在漢代已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繡花針丟入水裏,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蔔投針姑娘針繡工作是拙是巧。…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4, 2016 at 9:2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