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nga's Blog (246)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5)

中渠鄉輝煌村—人們希冀中的輝煌還沒來得及展現,就被黑暗的災難“淹沒”了。這個村子農民的外逃,開始於紅山崖水庫建成後的70年代。上百口人24戶人家的村子,現在剩下兄弟兩戶人家,哥哥盛禹國,弟弟盛湯國。村里其他人都已經陸續離開這個即將被沙漠吞沒的地方,留下了被揭光了屋瓦、拆去了椽檁的一座座房屋廢墟。盛家兄弟4人,當初取名“堯、舜、禹、湯”,父母希望盛禹國能像大禹一樣能治水。而現在水沒了,地沒法種了,政府就組織移民,先移比較困難的。盛禹國會電焊手藝,很早就開始在外面打工了,家里其他人種地,他的家境好些,就沒移成。盛禹國說,不搬恐怕也不成,到明年村子就要不送電了。

湖區許多村莊廢棄了,到處是斷墻殘垣。走村串寨,如同穿行在死城。…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3, 2020 at 3:37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4)

從支流到幹流,隨著石羊河上遊建起一個個攔蓄工程,其中包括在民勤縣城以南17公里外修建“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紅崖山水庫。這個水庫取代土青湖成了石羊河的終點湖,被稱為湖區的民勤綠洲北部的眾多濕地和湖泊終於徹底乾涸了。

進入上個世紀70年代後,石羊河來水銳減至不足1億立方米。時任民勤縣委書記的委玉琳,忍受不了缺水的之苦,再次拍案而起,他瞞著上級,千里進京上訪,想為民勤老百姓用水討個說法。但他還未返回,當時武威地委行署對委玉琳的處分就已經下達到了民勤。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無論是民勤縣長冒死炸壩,還是書記千里為民上訪,都像夜空中道道閃電——那嚴峻的現實中一再被錯過的轉折的瞬間。…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4,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2)

春種秋收,完好的灌溉渠系,還是能夠維系土地和土壤活力。如果戰爭或管理不善等原因,渠道壅塞破壞,耕地廢棄荒蕪,就會很快沙化。

因石羊河民勤附近的水面廣,濕地多,水系發達。歷史上的主要屯墾區域多在這一帶“流動”。一片地方棄耕後,再找一片地方開墾。初唐屯墾中心是石羊河下遊的武威縣。但後來受風沙侵害,移至中遊地區的一個戍堡明威戍,這里即漢代宣威縣,唐代在武威縣之東設立白亭軍城,作為屯兵之處。白亭軍因臨近白亭海而得名。白亭海是原來東海的一部分,湖水潔白,景致極佳。唐代的“軍”,相當於現在的師團級建制,有上千號兵士、家屬及後勤人員。當時涼州還有赤水軍、大水等軍事單位。相當於連排駐軍“守捉”、“戍”等就更多了。…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3, 2020 at 7:16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3)

石羊河上下遊用水之爭,最早記載是康熙61年(1722年)的洪水河案,其後又有羊下壩案、白塔河案等。但這些矛盾與糾紛都是局部的,規模也不大。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石羊河全流域的水資源矛盾激化開始凸顯。

共產黨員縣長李玉新,就在這時走上了歷史舞臺。他冒死為民請命,制造了震驚一時的“炸壩事件”。…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3, 2020 at 7:0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1)

在河西,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

養育“銀武威”的是石羊河。石羊河古稱谷水、馬城河,發源於祁連山東段的冷水嶺,由三條主要的支流匯合而成,因此也叫“三岔水”。地圖上,石羊河的沿線,還能看到古長城蜿蜒的標誌。

流經武威盆地的石羊河及其大湖,是古代河西走廊上最適宜居住和遊牧的天然家園。烏孫、大月氏和匈奴人在這里策馬巡遊。



石羊河奔流了300多公里後,在其終點匯成一個上千平方公里的大湖泊,古稱休屠澤,又稱“野豬澤”,以野豬經常出沒而得名。在石羊河的下遊,休屠澤的南面,由於河水的滋潤,形成了肥沃的湖濱三角洲,即現在的民勤。…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2, 2020 at 3:33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雪山—濕島

與極端乾燥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不同,與澳大利亞平坦古老的大陸有異。降雨稀少的中國西北為什麽有比較豐富的水資源?

我們不能簡單地用沿海平原的降水氣候來推測祁連山、天山等山地的大氣降水特征。中國西部盡管地處亞洲腹地,這些乾旱地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周圍有高大山脈環繞。直插雲天的峰巒攔截了高空中的水汽,在山區形成一塊塊“濕島”,凝云致雨,四季飄雪。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降水和冰川哺育了內陸河,在這些河流經過的地方,出現了片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沖出祁連山各個谷口的河流多達60條。…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8, 2020 at 5:42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張掖與黑河(下)

在新世紀開始的幾年中,黑河上的閘壩終於向居延綠洲“成功調水”。上遊大壩向下遊開啟閘門下泄一些救命的水源,被贊美為“一曲綠色的頌歌”,“值得大書特書”——有關部門還為此專門出了本書,“調水”成了當年水利工作的重大成就。

雖然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激情與衝動,我還是為自己窮究的執著感到無奈。我缺少文人雅士那種出世的境界,也沒有那份清高。近20年的記者生涯,養成這樣的性格,總是想切近難題,踏破謎底,了解真相。而了解真情後,又常常感到迷惑甚至憤懣。不說也罷,說出來也許使一些人不快,但還是不得不說,這樣心里好受些。



黑河的所謂調水,其實就是中遊與上遊灌區閉閘,集中一段時間使河水下泄,使之能達到下遊。這不是什麽創造,是過去就有的老辦法。…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3, 2020 at 6:28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張掖與黑河(上)

張掖之所以成為“閃金灼銀”的風水寶地,就是因為有黑河豐沛水量的滋潤。因為我想另辟章節,專門談黑河的終點湖居延海的危機,因此,想先分析其上遊與中遊。

不能讓心靈永遠沈重,讓筆尖永遠滯澀。比如談風月,先從一個輕鬆的話題入手。

遠在漢代,河西四郡中的張掖,與武威郡相同均領屬10個縣,人口與轄地,都比酒泉郡和敦煌郡要多。這里水資源充足,適於放牧與耕墾,能容納較多的人口。



黑河又叫溺水,流經青海、甘肅和內蒙古三省區,在內蒙古額濟納境內又稱為額吉納河,最後注入東、西居延。黑河的主源張掖河,古稱羌谷水,因祁連山南古為羌人遊牧之地而得名。…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1, 2020 at 10:25a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河西走廊的河(下)

要講清楚其實只需抽一支煙的功夫。

國土面積、耕地面積、水資源量與人口是幾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兩個組合,都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比如說西北地區多年平均水量為1635億立方米。如采取國土面積與水資源量組合方式,西北廣袤的地區,水資源僅佔全國總量6%左右,水資源自然是非常緊缺的了。

“人均”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理論中各個指數的特征。如果離開了人,遑論土地面積與水資源,就像討論荒蕪的月球與火星表面一樣,將沒有多少現實意義。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是“深度憂患”的基數,我們還是按照專家們常用的“人均”這個算法罷。

數字雖然比較枯燥,卻是不可缺少的。…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6, 2020 at 11:45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河西走廊的河(上)

內陸河的斷流萎縮,水量的銳減。

下遊綠洲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也許沒有人告訴過你,西北是人均水資源量豐富的地區。

河西走廊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4倍。



從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一個個耗資巨大的引水工程建成。

西北缺水與生態危機的背後是什麽?

是誰把唐玉門關沒入了水底?…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4, 2020 at 8:48a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來補上美學這一課(下)

新上任的縣委書記為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令上級刮目相看的政績,便在全縣搞“大燈光工程”,不但縣城主要街道,還要求鄉鎮政府所在地也“一律亮起來”。山區鄉鎮政府所在地,一到晚上行人不多。每晚的電費要上千元電費點,一些地方感到負擔不起。那天,當地領導帶我去看他的一個政績,即在縣城的河邊修了一個西式的文化廣場。廣場很大,幾何型的草坪整整齊齊。走著走著,天忽然下起雨來,雨點大而密,大家無處躲藏,都狂奔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14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來補上美學這一課(上)

新華社的一篇報導題目《城市建設需要補上美學這一課》。

問題是,誰來當老師?給誰上課?讓書記、市長和房地產商來做學生麽?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這也不是一日之功。…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5, 2019 at 4:0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4)

接著,我又去了舊城之北15公里的惠遠古城。這座城是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後建的,其規制與老城相仿。伊犁將軍府舊址現為駐軍所在地,門口一對石獅子仍為當年舊物。鼓樓依然,石雕無語。

晨風中,西去的流水銀子般閃爍著光亮。所有色彩在這時都絕對自由了,只有白與黑能還原大地的精神。獨自佇立在伊犁河畔沈思,心中不由得多了幾分震撼和感動。

說遠了,還是回到河西走廊上來。

從酒泉、嘉峪關到敦煌,平坦寬闊的公路就從橋灣故城附近經過。路邊立有旅遊廣告路標。如果不急著趕路,不妨下車一看。當然參觀古城也是要收門票的。…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5:07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3)

幾年中,徐松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西域水道記》、《漢書西域傳補注》兩部學術巨著和《新疆賦》。對中國西部地區各個水系河流,《西域水道記》不僅有地理的、水文的、農業的詳細考證與記錄,甚至還從歷史人文的角度進行了廣泛調查。

另外,徐松還編定了通志《伊犁總統事略》。

——正是這部著作,引起了新即位的道光皇帝重視,並“賜名”《新疆識略》。幾個字的改動,同樣顯示了最高統治者的見識與膽略。道光皇帝親自寫序,並把這本書交武英殿刊行。從此,新疆作為一個省一級行政的專用地名首次被政府啟用。——這些都使返京後的徐松無可爭議地成為領袖群倫的學壇宗師。…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5:07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2)

思考有時需要時間提供的佐證,需要科學與歷史精神的觀照與巡回,走出混沌的那個瞬間,清醒的周期畢竟會又一次來臨。

以往的歲月不完全沈沒在黑暗之中,不完全是在摸索中前行,有過智慧燭光的照耀,有過超群的智者和大師。盡管水利學科有許多院士博導和專家,我不清楚當代還有沒有像清代徐松這樣的學者。

徐松是浙江人,20歲中舉人,25歲時以殿試二甲第一名、朝考一等二名的成績高中進士——被稱為處於封建沒落時期的科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仍顯示了公開公正的一面,至少徐松這些有真才實學的俊才能脫穎而出,還是有賴於科舉。…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59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1)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西部的大河,在中國內陸河中排名第三。

詩人聞捷與清代學者徐松的身影,曾映現在清清的河水之上。二十世紀,比羌笛更憂傷的是,疏勒河的挽歌。

疏勒河幹流全長670公里,流域面積4.1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達到10億多立方米。疏勒河兩岸田陌成片,景色宜人。哺育著安西和敦煌綠洲,使之成為連接河西走廊與新疆、中亞最有力的支撐。在洪水季節,疏勒河匯合黨河的大水後,甚至有足夠的水量繞過漢玉門關,向羅布泊奔去。古疏勒河流經處留下的濕地與泉眼,是維系古代敦煌與樓蘭絲路的生命線,疏勒河下遊“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漢書·西域傳》)…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58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民勤綠洲的生死存亡之秋(7)

其實無需什麽專家,真理往往是最簡單,也是最本質的,最有震撼力的。

民勤縣的一位教師曾結合小學數學課,給孩子們算過這樣一筆“生態賬”——…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5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廢江河萬古流?(下)

——疏勒河上修建的雙塔水庫,淹沒了唐玉門關故城,對這一明顯的敗筆,我後面還將作一些詳細剖析。

不管承認還是熟視無睹,在西北各主要內陸河流域,灌區不斷擴大,大壩已多得“成災”。



在西北,河流沖出發源的山脈後,不再有大山的阻隔,不再有險灘和峽谷,在幹流上大量修建的是“平原水庫”,這是西北水利工程的“創造”。

於是,流域的水系改變了,地下含水層破壞了,這也印證了楊萬里幹流與平原上兩個“不可修壩”的原則。修建在石羊河幹流上的紅崖山水庫、塔里木河幹流上的大西海水庫,形成了足以致河流死命的“血栓”。…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33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廢江河萬古流?(中)

水利專家楊萬里說:“山區與平原這兩種地貌與河床的演變及其治河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總的原則是,沖刷下來的泥沙卵石,要順勢盡量讓它下行。除非荒蕪山區可以築高壩節流發電,攔住了卵石;凡在兩岸有沖積平原的河段,若坡降較陡,水流較大的,可築活動壩通航、發電、並灌溉;此外,在綜合了許多支流的幹流上,則不可攔沙發電。在平原上,河道雖有沖淤,但長期結果總是淤積的,絕對不可修壩;要盡量放淤擡高兩岸的田地,其次是沖沙出河口。在最下遊的三角洲上必須分流。”(楊萬里《地貌演變與治河原理》)



風、海洋、河流、煤炭、石油,都是太陽的熱量創造出來的一種能量。我們不會忘記,許多真正的科學都是詩人或者藝術家。以職業醫生開始自己生涯的意大利的伽利略,在鐘樓頂上開創了現代科學方法,寫出了傑出的著作《星辰的使者》。確定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準確交換率的焦耳說過,“自然的偉大力量永不磨滅。”德國詩人歌德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32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誰廢江河萬古流?(上)

水利與水害是相對,又是相生相依,甚至互相轉化的。

與江河打交道時,我們的睿智的祖先比較“謙遜”,經常用的字眼是“治水”。

治,是指治理,有安定或太平的含義。

治水更有明確的指向:道法自然,疏通水道,築堤設堰,消除水患。先賢們在治水中表現出了非凡的大智,精湛、深刻而豐富;他們創造出的驚人業績,高山仰止,震爍古今。



某些遺佚的、史詩般的偉大往事,成為歷史時期人類科學發展的一束光明與淵源。它們往往並未寫進先祖遺典,而是散失在江河大地,深刻在人們的思想和記憶里。…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15, 2019 at 4:3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