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 布達米亞's Blog – December 2016 Archive (22)

[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河的第三條岸

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並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沈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

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麼也沒有說。

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裏,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25,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余華《內心之死》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

新世界出版社新近出版了由當前最具實力的四位小說家余華、莫言、王朔、蘇童聯手推出的“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四位作家以一流小說家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選出了他們苦讀和苦練數十年對自己創作影響最大的小說。讀者可從中看到作家與作家間的心有靈犀或神合貌離,選家與選家之間的大相徑庭或不謀而合,由此對這4位作家的個人文學特色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幾位作家在各自書前“序”裏,對自己所選的每一篇作品都進行了非常深刻而又感性的分析,本報從中摘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溫暖的旅程《青魚》…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23am — No Comments

余華·消失 (上)

台北出版的《攝影家》雜志,第17期以全部的篇幅介紹了一個叫方大曾的陌生的名字。裏面選登的58幅作品和不多的介紹文字吸引了我,使我迅速地熟悉了這個名字。我想,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名字裏隱藏著一位攝影家令人吃驚的才華,另一方面這個名字也隱藏了一個英俊健康的年輕人短暫和神秘的一生。馬塞爾?普魯斯特說:“我們把不可知給了名字。”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名或者是一個地名都在暗示著廣闊和豐富的經歷,他們就像《一千零一夜》中四十大盜的寶庫之門,一旦能夠走入這個名字所代表的經歷,那麽就如打開了寶庫之門一樣,所要一切就會近在眼前。…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53pm — No Comments

余華·消失(下)

直到現在,方澄敏仍然不能完全接受哥哥已經死去的事實,她內心深處始終隱藏著一個幻想:有一天她的哥哥就像當年突然消失那樣,會突然地出現在她的面前。《攝影家》雜志所編輯的方大曾專輯裏,第一幅照片就是白發蒼蒼的方澄敏手裏拿著一幅方大曾的自拍像──年輕的方大曾坐在馬上,既像是出發也像是歸來。照片中的方澄敏站在門口,她期待著方大曾歸來的眼神,與其說是一個妹妹的眼神,不如說是一個祖母的眼神了。兩幅畫面重疊到一起,使遙遠的過去和活生生的現在有了可靠的連接,或者說使消失的過去逐漸地成為了今天的存在。這似乎是人們的記憶存在時的理由,過去時代的人和事為什麽總是陰魂不散?我想這是因為他們一直影響著後來者的思維和生活。這樣的經歷不只是存在於方大曾和方澄敏兄妹之間。我的意思是說,無論是遭受了命運背叛的人,還是深得命運青睞的人,他們都會時刻感受著那些消失了的過去所帶來的沖擊。…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53pm — No Comments

余華·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 (下)

然後我發現了巴爾托克,發現了還有旋律如此豐富,節奏如此迷人的弦樂四重奏,匈牙利美妙的民歌在他的弦樂四重奏裏跳躍地出現,又跳躍地消失,時常以半個樂句的方式完成其使命,民歌在最現代的旋律裏欲言又止,激動人心。巴爾托克之後,我認識了梅西安,那是在西單的一家小小的唱片店裏,是一個年紀比我大,我們都叫他小魏的人拿給了我,他給了我《圖倫加利拉交響曲》,他是從裏面拿出來的,告訴我這個叫梅西安的法國人有多棒,我懷疑地看著他,沒有買下。過了一些日子我再去小魏的唱片店時,他再次從裏面拿出了梅西安。就這樣,我聆聽並且擁有了《圖倫加利拉交響曲》,這部將破壞和創造,死亡和生命,還有愛情熔於一爐的作品讓我渾身發抖,直到現在我只要想起來這部作品,仍然會有激動的感覺。不久之後,波蘭人希曼諾夫斯基給我帶來了《聖母悼歌》,我的激動再次被拉長了。有時候,我仿佛會看到1905年的柏林,希曼諾夫斯基與另外三個波蘭人組建了“波蘭青年音樂協會”,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協會,在貧窮和傷心的異國他鄉,音樂成為了壁爐裏的火焰,溫暖著他們。…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余華·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上)

二十多年前,有那麽一、兩個星期的時間,我突然迷上了作曲。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初中的學生,正在經歷著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我記得自己當時怎麽也分不清上課和下課的鈴聲,經常是在下課鈴響時去教室上課了,與蜂湧而出的同學們迎面相撞,我才知道又弄錯了。那時候我喜歡將課本卷起來,插滿身上所有的口袋,時間一久,我所有的課本都失去了課本的形象,像茶葉罐似的,一旦掉到地上就會滾動起來。我的另一個傑作是,我把我所有的鞋都當成了拖鞋,我從不將鞋的後幫拉出來,而是踩著它走路,讓它發出那種只有拖鞋才會有的漫不經心的聲響。接下去,我欣喜地發現我的惡習在男同學中間蔚然成風,他們的課本也變圓了,他們的鞋後幫也被踩了下去。…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余華·字與音 (下)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40pm — No Comments

余華·字與音 (上)

博爾赫斯在但丁的詩句裏聽到了聲音,他舉例《地獄篇》第五唱中的最後一句──“倒下了,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博爾赫斯說:“為什麽令人難忘?就因為它有‘倒下’的回響。”他感到但丁寫出了自己的想象。出於類似的原因,博爾赫斯認為自己發現了但丁的力度和但丁的精美,關於精美他補充道:“我們總是只關註佛羅倫薩詩人的陰冷與嚴謹,卻忘了作品所賦予的美感、愉悅和溫柔。”

“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在但丁這個比喻中,倒下的聲音是從敘述中傳達出來的。如果換成這樣的句式──“倒下了,撲通一聲。”顯然,這裏的聲音是從詞語裏發出的。上述例子表明了博爾赫斯所關註的是敘述的特征,而不是詞語的含義。為此他敏感地意識到詩人陰冷和嚴謹的風格與敘述裏不斷波動的美感、愉悅和溫柔其實是相對稱的。…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39pm — No Comments

余華《古典愛情》(3)

"公子請速更衣就寢,免得著涼。"

說畢,小姐和丫環雙雙向外屋走去。小姐紅袖搖曳,玉腕低垂離去。那離去的身姿,使柳生驀然想起白日裏所見魚兒扭動的嫵媚。丫環先挑起門簾出去,小姐行至門前略為遲疑,挑簾而出時不禁回眸一顧。小姐這回眸一顧,可謂情意深長,使柳生不覺神魂顛倒。

良久,柳生才知小姐已經離去,不由得心中一片空落落不知如何才是。環顧四周,見這繡樓委實像是書房,一疊疊書籍整齊地堆在梁子上,一張瑤琴臥案而躺。然後柳生才看到那張紅木雕成的繡床,繡床被梅花帳遮去了大半。一時間柳生覺得心旌搖晃,渾身上下有一股清泉在流淌。柳生走到梅花帳前,嗅到了一股柏子香味,那翡翠綠色的被子似乎如人一般仰臥,花紋在燭光裏躲躲閃閃。小姐雖去,可氣息猶存。在柏子的香味中,柳生嗅出了另一種淡雅的氣息,那氣息時隱時現,似真似假。…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9pm — No Comments

余華《古典愛情》(2)

不知不覺間,柳生來到繡樓前。足下的路驀然斷去,柳生擡頭仰視。繡樓窗欞四開,風從那邊吹來,穿樓而過。柳生嗅得陣陣襲人的香氣。此刻暮色徐徐而來,一陣吟哦之聲從繡樓的窗口緩緩飄落。那聲音猶如瑤琴之音,點點滴滴如珠落盤,細細長長如水流潺潺。隨香風拂拂而下,隨暮色徐徐散開。柳生也不去分辨吟哦之詞,只是一味在聲音裏如醉一般,飄飄欲仙。

暮色沈重起來,一片灰色在空中揮舞不止,然而柳生仰視繡樓窗口的雙眼紋絲未動,四周的一切全然不顧。漫長的視野裏仿佛出現了一條如玉帶一般的河流,兩種景致出現在雙眼兩側,一是裊娜的女子行走在河流邊,一是悠揚的垂柳飄拂在晚風裏。兩種情景時分時合,柳生眼花繚亂。…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9pm — No Comments

余華《古典愛情》(1)



柳生赴京趕考,行走在一條黃色大道上。他身穿一件青色布衣,下截打著密褶,頭戴一頂褪色小帽,腰束一條青絲織帶。恍若一棵暗翠的樹木行走在黃色大道上。此刻正是陽春時節,極目望去,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竹籬茅舍四散開去,錯落有致遙遙相望。麗日懸高空,萬道金光如絲在織機上,齊刷刷奔下來。

柳生在道上行走了半日,其間只遇上兩個衙門當差氣昂昂擦肩而過,幾個武生模樣的人揚鞭摧馬急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遮住了前面的景致,柳生眼前一片紛紛揚揚的混亂。

此後再不曾在道上遇上往來之人。…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9pm — No Comments

川端康成語錄 (4)

【81】: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墻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徹遠方積雪的群山。 --川端康成 《雪國》



  【82】:江口老人在六七十年生涯中,當然經歷過與女人露出醜態邂逅的夜晚。而且這種醜態反而難以忘懷。那不是容貌醜陋的問題,而是女人不幸人生的扭曲所帶來的醜陋。 --川端康成 《睡美人》



  【83】:不是欣賞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舞蹈藝術,而是欣賞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仿佛憧憬那不曾見過的愛情一樣。 --川端康成 《雪國》



  【84】:披上一層薄雪的杉林,分外鮮明地一株株聳立在雪地上,淩厲地伸向蒼穹。 --川端康成 《雪國》…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川端康成語錄 (3)

  【55】:黃昏時分,下了一場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層白花花的顏色。遠近層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著變得混濁,成為黃湯了。流水聲更響了。這麽大的雨,舞女們恐怕不會來演出了吧。我心裏這麽想,可還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56】:但他對這種奇妙的因 緣,並不覺得怎麽奇怪,倒 是對自己不覺得奇怪而感到 奇怪。 --川端康成 《雪國》



  【57】:我這個二十歲的人,一再嚴肅地反省到自己由於孤兒根性養成的怪脾氣,我正因為受不了那種令人窒息的憂郁感,這才走上伊豆的旅程。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58】:這笑聲清越的近乎悲戚。 --川端康成 《雪國》…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川端康成語錄 (2)

 【29】:我處在一種美好的空虛心境裏,不管人家怎樣親切對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著。我想明天清早帶那個老婆婆到上野車站給她買車票去水戶,也是極其應當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 我的頭腦變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來,以後什麽都沒有留下,只感覺甜蜜的愉快。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30】:春空千鶴幻如夢。 --川端康成



  【31】:船艙裏的煤油燈熄滅了。船上的生魚味和潮水味變得更加濃重。在黑暗中,少年的體溫溫暖著我。我任憑淚泉洶湧。我的頭腦恍如變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來,後來什麽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舒暢了。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32】:淩晨四點,看到海棠花未眠。 --川端康成…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川端康成語錄 (1)

川端康成語錄

 【1】:美在於發現,在於邂逅,是機緣。 淩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 生並非死的對立面,死潛伏於生之中。 即使和幽靈同處地獄也能心安理得;隨便什麽時候都能拔腿而去。這就是我,一個天涯孤客心底所擁有的自由。 駒子撞擊墻壁的空虛回聲,島村聽起來有如雪花飄落在自己心田裏。 --川端康成 《雪國》



  【2】:你連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顏色 --川端康成 《雪國》



  【3】:淩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麽有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 《花未眠》…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10:12pm — No Comments

余華《內心之死》博爾赫斯的現實

這是一位退休的圖書館館長、雙目失明的老人、一位女士的丈夫、作家和詩人。就這樣,晚年的博爾赫斯帶著四重身份,離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岸,開始其漂洋過海的短暫生涯,他的終點是日內瓦。就像其他感到來日不多的老人一樣,博爾赫斯也選擇了落葉歸根,他如願以償地死在了日內瓦。一年以後,他的遺孀接受了一位記者的采訪。

瑪麗婭·科達瑪因為悲傷顯得異常激動,記者在括號裏這樣寫道:“整個采訪中,她哭了三次。”然而有一次,科達瑪笑了,她告訴記者:“我想我將會夢見他,就像我常常夢見我的父親一樣。密碼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兩人之間新的密碼,需要等待……這是一個秘密。它剛剛到來……我與我父親之間就有一個密碼。”…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0,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余華《內心之死》

博爾赫斯在但丁的詩句裏聽到了聲音,他舉例《地獄篇》第五唱中的最後一句——“倒下了,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博爾赫斯說:“為什麼令人難忘?就因為它有‘倒下’的回響。”他感到但丁寫出了自己的想象。出於類似的原因,博爾赫斯認為自己發現了但丁的力度和但丁的精美,關於精美他補充道:“我們總是只關註佛羅倫薩詩人的陰冷與嚴謹,卻忘了作品所賦予的美感、愉悅和溫柔。”“就像死去的軀體倒下”,在但丁這個比喻中,倒下的聲音是從敘述中傳達出來的。如果換成這樣的句式———“倒下了,撲通一聲。”顯然,這裏的聲音是從詞語裏發出的。上述例子表明了博爾赫斯所關註的是敘述的特征,而不是詞語的含義。為此他敏感地意識到詩人陰冷和嚴謹的風格與敘述裏不斷波動的美感、愉悅和溫柔其實是相對稱的。…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9, 2016 at 12:05pm — No Comments

余華《內心之死》胡安·魯爾福

一個作家的寫作影響了另一個作家的寫作,這已經成為了文學中寫作的繼續,讓古已有之的情感和源遠流長的思想得到繼續,這裏不存在誰在獲得的問題,也不存在誰被覆蓋的問題,文學中影響就像植物沐浴著的陽光一樣,植物需要陽光的照耀並不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陽光,而是始終要以植物的方式去茁壯成長。另一方面,植物的成長也表明了陽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文學就這樣獲得了繼承加西亞·馬爾克斯在他那篇令人感動的文章《回憶胡安·魯爾福》裏這樣寫道:“對於胡安·魯爾福作品的深入了解,終於使我找到了為繼續寫我的書而需要尋找的道路……他的作品不過三百頁,但是它幾乎和我們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樣浩瀚,我相信也會一樣經久不衰。”…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8, 2016 at 11:48am — No Comments

余華《內心之死》什麼是一個作家的看法

我曾經被這樣的兩句話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話來自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的哥哥,這位很早就開始寫作,後來又被人們完全遺忘的作家這樣教導他的弟弟:“看法總是要陳舊過時,而事實永遠不會陳舊過時。”第二句話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臘人之口:“命運的看法比我們更準確。”

在這裏,他們都否定了“看法”,而且都為此尋找到一個有力的借口,那位辛格家族的成員十分實際地強調了“事實”;古希臘人則更相信不可知的事物,指出的是“命運”。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事實”和“命運”都要比“看法”寬廣得多,就像秋天一樣;而“看法”又是什麼?在他們眼中很可能只是一片樹葉。人們總是喜歡不斷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幾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於是人們真以為一葉可以見秋了,而忘記了它其實只是一個形容詞。…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4, 2016 at 7:0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