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Plus's Blog (283)

Akinay·從費斯克的“大衆文本觀”看當下大衆文化 下

费斯克也提到说“大众文本再生产和再创造了社会秩序的规训权力和对此权力进行多重抵抗之间的斗争,这是由下而上的多种力量对单一的由上而下的力量的反抗,而且大众文本必须提供大众意义与大众快感,大众快感来自人们创造意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这些意义的力量,大众快感必定是被压迫者的快感,这种快感必定包含对抗、逃避、中伤、冒犯性、粗俗、抵抗等因素”。[3]

所以我认为鬼畜视频非常典型的体现了大众文本的一个特征,我们可以把鬼畜视频的素材具体化地理解为费斯克的“生产者式文本”,而在他看来,“生产者式文本”像“读者式文本”一样容易理解,即使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所规训了的作者,同样能够轻松阅读,同时这种“生产者文本”又具有作者式文本的开放性,它不强制读者去创造意义,从而为大众提供了生产多种意义的可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28,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Akinay·從費斯克的“大衆文本觀”看當下大衆文化 上

从费斯克(John Fiske,1939年—)的“大众文本观”看当下大众文化——评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是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径,他的媒介文化研究延伸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思路,实现了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到‘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的转变,也就是说从媒体对受众的一个单向影响研究转变成了多元接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这改变了西方文化研究的模式,开启了媒介文化研究的新路径”[1]。…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December 8,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5

《幻象》的思想淵源並不明確,布爾斯廷對任何大型哲學問題的回避似乎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但其實作者可能承認,他的作品更容易追溯到歐洲大陸的思想。早在1843年,照相機發明後不久,費爾巴哈就給「我們的時代」貼上了這樣的標簽:「重形象而輕事物,重摹本而輕原物,重再現而輕真實,重表象而輕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提出的疑問,「如果印刷機存在,這世上是否還可能有《伊利亞特》」,暗示了布爾斯廷對圖形革命重塑話語結構的強調。在誇大媒介對認知的影響方面,麥克盧漢與布爾斯廷並沒有太大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 2023 at 9:25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4

確實,《幻象》來得有點早,未能抓住電視的中心地位。但麥克盧漢誤讀了布爾斯廷的「道德上的反對」——這本書並不是對美國文化正在走向衰落的哀悼警告。書的前言令人安慰地堅稱,這本書是出於「對美國的熱愛和對美國的驚訝」而寫的。布爾斯廷甚至明白無誤地說:「我們的問題並不源自我們的弱點,而是源自我們的強項。它們源自我們的學識、財富、樂觀主義以及進步。」或許他還應該加上一點:也源自美國人的技術。

布爾斯廷對圖像文化的反對也沒有像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的《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6,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3

《幻象》不僅揭示了事實與虛構之間的模糊,也揭示了英雄與名人之間的混淆。評論者舉出一個例子:1982年,伊麗莎白·泰勒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一部未經授權的有關她生活的電視電影。她無意中證實了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我是我自己的產業。我是我自己的商品。」不是她的才華,也不是她的活動,而是她的整個生活都被簡化為一種產品,不僅有價值,而且有價格。這種資本主義版本的奇異超聖體,絕妙地證明了布爾斯廷對名人的定義——「因其知名度而聞名」的「人類偽事件」(a 「human pseudo-event」)。…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4,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2

布爾斯廷說,林肯這句吸引人的口號建立在兩個基本前提之下。首先,虛假和真實之間有清晰明顯的分界,煽動者用來欺騙人們的謊言和永存的真理之間界限分明。第二,人們喜愛真實勝於虛假,當必須要在單純的真理和做作的形象間作選擇時,他們會選擇真理。然而在圖像革命(即人類製作、保存、傳輸並發布清晰圖像的能力獲得了爆炸性增長)之後,這兩個前提再也不符合事實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2,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1

六十年前,丹尼爾·布爾斯廷(Daniel Boorstin)在《幻象》(The Image, 1962)一書中試圖通過「我的個人經歷:我看到的廣告牌、我讀過的報紙雜誌、我聽過的廣播節目、我看過的電視節目、我看過的電影、我每天收到的郵寄廣告、我在店里見過的商品、對著我講過的銷售話術、我聽過的對話、我在身邊感覺到的種種渴望」,總結美國的當代生活,使之變得通俗易懂。他十分坦誠地承認,「20世紀美國所具有的傾向和弱點,也是我自己身上的」。因此,《幻象》如他所說,旨在為新的美國荒野描繪一份粗略的地圖,而所有的美國同胞都為此提供了一手資料。最終的要旨在於:「美國人日常經歷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回答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所相信的真實是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0,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JOHN HERRMAN·玩转世界这回靠TikTok 4

字節跳動的網站稱:「字節跳動的內容平臺使人們能夠享受由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的內容。」它的願景是「建立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字節跳動廣受歡迎的新聞和娛樂門戶網站「今日頭條」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編輯,也不是用戶自己選擇的賬戶源——來管理和創建定製的信息流,這些信息流主要是用戶和合作夥伴製造的內容,並為每位讀者量身定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9,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JOHN HERRMAN·玩转世界这回靠TikTok 3

想像另一個版本的Facebook,它能在你加好友之前就把你的信息源填滿。TikTok就是這樣的。

它的創造模式也不同尋常。當然,你可以為朋友們製作東西,或者給朋友發送回復。但是,想發佈內容的用戶會被立即招募到群組挑戰和話題標簽當中,或者得到一些流行歌曲作為素材。門檻很低。風險很低。大量的觀眾似乎觸手可及,而少量的觀眾也很容易得到,即便你只是在瞎鼓搗。…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5,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JOHN HERRMAN·玩转世界这回靠TikTok 2

TikTok上就是這樣一些東西。那TikTok究竟是什麽?

對於一名美國受眾來說,TikTok感覺有點像是熱門節目匯編,只展示最吸引人的元素,以及之前的類似應用最吸引人的種種體驗。從某種程度上說,事實的確如此。但必須清楚的是,TikTok——它的母公司來自中國,在那裏它叫抖音——是中國眾多短視頻分享應用中最受歡迎的一款。這一派景象的發展與美國科技產業並駕齊驅,又自成一體——比如,Instagram在中國是被屏蔽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2,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JOHN HERRMAN·玩转世界这回靠TikTok 1

你好,一名從統計學上講屬於人類的成年人,年齡大約在「千禧一代」到「嬰兒潮一代」之間。分析表明,你很有可能聽說過一個叫TikTok的應用程序,同樣,你也很有可能不完全了解它是幹什麽的。也許你問過你生活中更年輕的人,他們試圖做過解釋,但沒成功。或者你可能聽說過,這個非常受歡迎的新的視頻應用「在社交媒體領域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異類」,「使用起來確實有趣」。也許你試過它,但因為困惑和泄氣,馬上就放棄了。

「害怕錯過」是描述社交媒體如何讓人們覺得其他人都是某個東西(音樂會、一處秘密的海灘、一頓早午餐)的一部分,而他們卻不是的一個常用說法。這種想法的一個新特點是,有時「某個東西」本身是一個社交媒體平臺。也許你在…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1,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墨子連山·本體論:“不可知且不可論”

如果咱們只想知道“本體論”的結論,回答是“不可知”,甚至當馬克思終結西方哲學時根本不對其予以討論,所以應該叫“不可知且不可論”,用莊子的話說叫做“六合之外,存而不論”,這就是中國一直以來的本體論態度,“敬鬼神而遠之”。

如果我們想知道“本體論”的定義是什麽,以及爲什麽西方哲學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與它糾纏在一起,那麽作爲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我想過程大體是這樣的。

每當我面對屏幕碼字的時候,必然要面對三個對象,屏幕,我,以及我與屏幕的關係。

對于這三個對象,開始碼字之前我必然要回答一個問題,他們存不存在?如果不存在,我碼字就成了虛幻,那還碼字幹嘛?…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6,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黄磊·本體論是什麽?下

蘇:那麽對愚蠢的忍耐你會怎麽說?這種忍耐是否要被當作壞的和有害的?

拉:對。

蘇:那麽你也不會承認這種忍耐是勇敢的,因爲它不是高尚的,而勇敢是高尚的,對嗎?

拉:你說得對。

蘇:那麽,按照你的說法,只有聰明的忍耐才是勇敢,對嗎?



拉:你說得對。…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思考的快樂豬:哲學中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

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哲學研究的三個基本方向。也是哲學領域的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本體論是認識論的基礎,認識論是本體論的發展與應用。同理,認識論是方法論的基礎,而方法論是認識論的發展與應用。作爲研究最基礎的本體論,是哲學的最根本問題,同時也是我們無法在真正意義上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的問題。

人類在關于本體的認識上,陷入了兩難境地。原因在于我們的思維方式停留在一維的觀念上,習慣于形而上學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實證主義對形而上學進行批判是十分有益的。隨著認識範圍的拓展和認識的不斷深入。現代哲學又開始逐漸回歸本體論,比如分析哲學認爲應該把存在者和存在區別開來。兩者的含義和概念是不同的。人把世界分爲自在世界和現象世界。也就是我們感覺到的世界和真正的外在客觀世界是不一樣的。從此,人們開始用二維的思維方式來認識其所面對的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黄磊·本體論是什麽?中

當人們需要對一個無法或尚未經驗的對象進行理解時,類比的確是最好的辦法。試想像,若你需要給一位沒有去過美國的朋友形容美國是什麽樣的,你最好的辦法就是類比美國的某些特質就像中國的某些特質。

但是“世界的起點是什麽”這一問題比“美國是什麽”要更棘手,美國仍然是一個可經驗的對象,只是對一些人來說他們尚未經驗,但是世界的起點無人可以經驗。

泰勒斯認爲,既然世界一開始什麽都沒有,而這個起點的對立面即現在這個世界什麽都有,那麽世界的起點必然是一個從無到有的轉化過程。水作爲古代人最直觀能認識到有三態變化…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8,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認識論+本體論=研究範式

認識論+本體論=研究範式(實證主義,實用主義,解釋主義,建構主義~)→→研究方法。

認識論:Epistemology/ɪˌpɪstəˈmɒlədʒi/關注的是知識的本質。在歷史上,知識一直被當作“真理”或“事實”來討論,然而,關于什麽是知識以及真理是否可能的爭論卻越來越多。因此,當你研究認識論時,你可能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怎麽知道我知道什麽?”或“真理是什麽 ?”

本體論Ontology/ɒnˈtɒlədʒi/…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6,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黄磊·本體論是什麽?上

一、本體論是什麽?

本體論(ontology)就是研究being的學問。being在中文語境中通常有兩種不同的譯法,一爲“是”,二爲“存在”。

就詞源學而言,ontology的語義以onto(系詞)這一古希臘詞根爲核心,加上logy(學科)詞尾而構成,那麽ontology直譯應爲一種研究系詞的學問,如此,我認爲將being譯爲“是”更合適。…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September 20,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石田英敬·未來網絡的未來(5)

我猜川普的案例與萊布尼茲《神義論(Theodicy)》中的塞克斯塔斯(Sextus Tarquinius)有些類似,大家都知道塞克斯塔斯背信棄義、強姦了盧克利希亞(Lucretia),最終繼承了旁落的王位。這兩個例子太相似了。

與《神義論》的巨大分別在於,我們不再有神:在民主中,決定不是神性的,而是單子宇宙的自我組織。每個單子從自己合適的角度來表達宇宙,在自己的想像中構造合適的可能世界。網絡化在這里的意思就是無限的多樣性自我組織的過程,而投票最終決定了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2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石田英敬·未來網絡的未來(4)

就此,我想提出四點對超文本的反思。

1 )説超文本頁面充滿力量,這本身是陳詞濫調,你一定想起了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的作品“百萬億首詩”。但我們如果想到圖靈的名言:“只有機器才能欣賞另一台機器譜冩的奏鳴曲”,這種乏味感可能會少一些。

2 )90年代某段時間曾對超文本有過積極討論,超文本理論當時非常流行,有一種認識論式的兌換非常頻繁:在還沒有超文本轉換溝通時,理論家非常熱衷討論它,但當萬維網興起,同時Windows 95的圖形界面也普及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8,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石田英敬·未來網絡的未來(3)

爲了更好的理解這個全面地以萬維網爲媒介的世界,我們不能忽視圖書館問題的連續性。最近我冩了一章書來論述這一問題。

宇宙的圖書館化是極其系統化的:谷歌蒐索引擎是這一圖書館化中的導航;亞馬遜是書商;臉書從字面上就是一本人臉網絡之書;蘋果販賣閱讀器和手冩板。所以GAFA (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是數碼時代的天啟四騎士,是圖書或更明確的是“圖書”工業的擴展。麥克盧漢和媒體理論家們都説錯了,我們非但没離開古登堡宇宙還進入了超古登堡宇宙。現在所有的産品和商品從本體上看都屬於圖書類。當你問“亞馬遜現在不是什麼都賣嗎”,我會説“這些商品都成了書”;看看拿着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人,你會説“是啊,他們都好像在閱讀希臘石板”。…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July 28,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