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5 Blog Posts (385)

阿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69)

我讀小說,最怵“腔”,古人說“文章爭一起”,這“一起”若是個“腔”,不爭也罷。

你們要是問我的東西有沒有“腔”,有的,我對“腔”又這麼敏感,真是難做小說了。

一個寫家的“風格”,仿家一擁而仿,將之化解為“腔”,拉倒。…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31pm — No Comments

張曉風·火中取蓮

認識孫超這人,會使人有個沖動–老想給他寫傳記,因為太精彩。其實說傳記還不太對,傳記嫌平面,孫超的生平適合編成話本,有說有唱有板有眼一路演繹下去(或演義下去),這,先從三代前說起吧。

轟然一聲,三進大屋的第一進炸成平地。

接著,第二進也倒了。

那是中日戰爭的年代,地點則在自古以來一直和”戰爭”連在一起的徐州城。

一家人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位老婦人不動如山,端坐在第三進堂屋裏。有個日本軍人直走坦為,看見她夷然自若地抽著水煙袋,啪噠–啪噠–,日本人剛入城,是這片淪陷區的新主人,但她是這所屋子的主人,一向就是。現在屋子雖炸了,但主人還是主人。她不打算站起身來。…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30pm — No Comments

林群盛·麵包與恐龍

麵包店裡

有些事直得記憶

例如一隻誤入的恐龍

女店員毫不吃驚「歡迎光臨

請勿在麵包上留下爪痕,謝謝」

有些事值得遺忘

例如三明治多層夾的心事

蛋塔濃稠的對話

草莓果醬麵包的初戀

檸檬派的約會細節…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30pm — No Comments

賈平凹《朋友》散文集·荒野地

這原本是莊稼地,卻生長了一片荒草。荒草一人余高,繁榮得蓬勃健美。月夜下沒有風,亦不到潮露水的時分,草的枝葉及成熟的穗實蕭蕭而立,但一種聲息在響,似乎是草籽在裂殼墜落,似乎是昆蟲在咬噬,靜佇良久,跳動的是體內的心一顆。扮演著的是《聊齋》裏的人物,時間更進入亙古的洪荒,遙遙地聽見了神對命運的招引。

月亮在天上明亮著一輪,看得清其中的一抹黑影,真疑心是荒野地的投影,而地上三尺

之外便一片迷。夜是保密的,於是產生遲到的愛情。躲過那遠遠的如炮樓一般的守護莊稼的庵架,一只饑渴的手握住了一只饑渴的手,一瞬間十指被膠合,同時感受到了熱,卻冷得索索而抖。…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16pm — No Comments

白巖松:信仰缺失下的迷茫

幸福在哪里暫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

這個社會的底線正不斷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傷人的農藥;僅僅因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奪走與自己無關人的性命;為了錢,可以隨時欺騙,只要于己有利,別人,便只是一個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個被嘲笑的詞匯。

這樣的情形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隨處可見。

沒有辦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個缺乏信仰的社會里,便無所畏懼,便不會約束自己,就會忘記千百年來先人的古訓,就會為了利益,讓自己成為他人的地獄。

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里?…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14pm — No Comments

(愛爾蘭)葉慈:印度人的戀歌

海島在晨光中酣睡,

碩大的樹枝滴瀝著靜謐;

孔雀起舞在柔滑的草坪,

一只鸚鵡在枝頭搖顫,

向著如鏡的海面上自己的身影怒叫。

 

在這裏我們要系泊孤寂的船,

手挽著手永遠地漫遊,

唇對著唇喃喃地訴說,…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13pm — No Comments

對話費爾南多:詩歌改變世界

       費爾南多·任東·梅裏諾,詩人,1951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 麥德林,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毒品猖獗和高犯罪率,成為“最不安全”的城市。 

  今天,麥德林正在因為詩歌起變化。它基於費爾南多23年的努力,更源於詩歌對社會的重新建構。



麥德林的“毒品”

問:麥德林正在因為詩歌起變化?



答:是的。今年7月19日到27日,我們舉辦了第24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迄今吸引了全球159個國家的1000多名詩人參加,在…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12pm — No Comments

一次冒險的記錄——關於傅柯的《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

在上一篇筆記裡,我曾經比較了E.H.Carr的《歷史論集》當中對史學的反思,與詮釋學所開發出來的詮釋理論可能帶給歷史學的提示,並比較了兩者之間的重大差異。事實上,在一個更廣大的範圍裡,這兩種思考取向取向都同樣包括了人類在面對、處理一般意義上的「知識」時,所持有的態度與立場,以及相關的概念思維工具。那不多不少,正是哲學裡所謂「知識論」的範疇。因此,上述思考把我帶向了另外一個甚至更為複雜的問題: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於知識論領域的變化。在這裡,足夠弔詭的是,乍看之下,問題從原本的當代史學理論論辯,轉向了更帶有抽象性格的哲學思索;然而,當我們追問的是知識論的演變,而非一種理想的知識論之一般形式,這實際上遂變成了一個「歷史」的問題。因為知識論乃是在具體的歷史情境當中建構起來並發生作用的,哲學家的目標或許在於某種先驗、普遍性的命題(至少一度曾是如此),但其思考所從出的背景,則無論如何都是歷史的。於是,哲學與歷史便這般無休止地相互糾纏,從而形成了「思考」之賦格繁複對位法的主旋律。…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原創 《 陪夢散步 33 》 夢見警句

喂,你真的就是從前的我嗎?

閱讀年輕時候的手劄有好處;可以看出自己那些年歲所關心的主題,也可以找到自嘲的材料。這多少和翻看當初寫給妻子的情書相似,不無肯定與肉麻;七分激情加三分可笑,經過了長時間的封藏,發酵上來,要說重新認識自己的地方,也還真不缺少--喂,你真的就是從前的我嗎?

手劄說,我以前讀書,不無順手牽羊之嫌。寫東西時,不從卡缪的《瘟疫》、纪伯倫的《先知》、王鼎均的《開放的人生》、高希均的《‘迷思’中的沈思》、杜拉克的《有效管理者》詹宏志的《趨勢索隱》、迪勃諾的《橫向思考》等書,借貸一些格言和名詞,觀念和外文,總覺得撐不住。後來,碰見一些黨團人士,開口不離“老總說”、“政治部說”......,我懷疑他們的心虛,和我曾有過的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2:30pm — No Comments

福柯·詞與物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e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是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DE MICHEL FOUCAULT)1966年出版的著作,全名為《詞與物——人類科學的考古學》。出版時,福柯傾向於將該書命名為「事物的秩序」,但編輯希望改名為「詞與物」,最後福柯讓步了。而該書的英文版標題則為「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

既然「人」的概念並非先驗的存在,而是晚近知識型形塑的結果,那麽它也就會被抹去,如同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這本書的問世使福柯成為一位知名的法國知識分子,但也因為「人之死」的結論而飽受批評。讓·保羅·薩特就曾基於此點批判此書為「小資產階級的最後壁壘」。…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11:46am — No Comments

《獲解放的觀眾》研讀報告

《獲解放的觀眾》為近四年來(2004-2008)研究的集結,這些研究是Rancière遍歷法國、德國、巴西、葡萄牙、美國、維也納、比利時、瑞士、丹麥、瑞典各個城市所進行的發表,與隨後多次的增定修改而成。

其中除了〈獲解放觀眾〉和〈思想性影像〉分別在Art Forum雜誌和手拍球畫廊演講中發表過(2007)。主要對於現實進行較直接的引述,並以智識平等的問題重新看待…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9:56am — No Comments

閻連科·柳鄉長

鄉長這人喲,屌兒哩,說好著去縣上向新來的縣委書記匯報鄉裏的工作呢,可是,可是到了半途卻又冷猛地打道了,折身返回了,說為了全鄉人民喲,我不能丟下工作去拜見一個縣委書記去,要拜呢,也該去拜我那柏樹鄉的人民哩。

  去拜哪個人人民呢?

  去拜了椿樹村叫槐化的姑娘了。

  槐化是幹啥兒哩?

  原是在九都市裏做雞兒那種營生呢。…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9:07am — No Comments

黃建宏 ·動態類比與微分數位 - 台灣的影像創作變形記

< 獻給各位曾經或正在投注生命與激情在影像-思維上的台灣創作者 >

作者:黃建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助理教授

「藝術的美學制域在某種模式下

組構了藝術的認同形式與政治的族群形式之間的聯繫,

該模式首先就拒絕自主性藝術與他治性藝術之間的所有對立,

意即拒絕為藝術而藝術與為政治服務之藝術之間的所有對立,

或說美術館中的藝術與街頭實戰的藝術之間的所有對立。」…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9:06am — No Comments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第六章 名士成為軍閥

前言

  經過王莽篡位的短暫混亂,東漢光武帝劉秀在農民作亂與地方軍閥割據的局面下中興了漢帝國。為了調和各方的利害沖突,使彼此都能和諧並存,他極力鼓吹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等觀念,使東漢彌漫著一股維持現狀的政④治哲學,然而豪強兼並的事實終究不是意識型態所能消弭的。終於,在黨錮之禍後,沖突的各方將漢帝國推向敗亡的命運。

 …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2:17pm — No Comments

安房直子·雨點兒和溫柔的女孩

  1

  林子裏,住著銀色頭發的雨精。媽媽雨精叫雨點兒媽媽,小孩雨精叫雨點兒寶寶。

  雨點兒媽媽和村子裏的農民非常親密,只要天稍一旱,就會給田裏下雨,而農民也會送她些柿餅子、年糕、漂亮的碎布頭什麽的當謝禮。雨點兒寶寶就一直呆在林子裏,盼著媽媽的這些禮物。

  一天,雨點兒媽媽拿著幹爽的白色粉末回來了。

  “媽媽,這是什麽?”

  雨點兒寶寶眼睛瞪得滴溜圓,問。…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5am — No Comments

莫泊桑·兩個朋友

巴黎被包圍了,挨餓了,並且已經在茍延殘喘了。各處的屋頂上看不見什麽鳥雀,水溝裏的老鼠也稀少了。無論什麽大家都肯吃。

莫利梭先生,一個素以修理鐘表為業而因為時局關系才閑住在家的人,在一月裏的某個晴天的早上,正空著肚子,把雙手插在自己軍服的褲子口袋裏,愁悶地沿著環城大街閑蕩,走到一個被他認做朋友的同誌跟前,他立刻就停住了腳步。那是索瓦日先生,一個常在河邊會面的熟人。在打仗以前,每逢星期日一到黎明,莫利梭就離家了,一只手拿著一根釣魚的竹竿,背上背著一只白鐵盒子。從阿讓德衣鎮乘火車,在哥隆白村跳下,隨後再步行到馬郎德洲。一下走到了這個在他視為夢寐不忘的地方,他就動手釣魚,一直釣到黑夜為止。每…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5a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花落的聲音

 家中養了玫瑰,沒過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了花落的聲音。起先是試探性的一聲“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緊接著,紛至沓來的“啪啪”聲中,無數中彈的蝴蝶紛紛從高空跌落下來。

  那一刻的夜真靜啊,靜得聽自己的呼吸猶如傾聽漲落的潮汐,整個人都被花落的聲音吊在半空,豎著耳朵,聽得心裏一驚一驚的。

  早起,滿桌的落花靜臥在那裏,安然而恬靜,讓人怎麽也無法相信,它曾經歷了那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鮮鮮的,依然有一種脂的質感,緞的光澤和溫暖。我根本不相信這是花的屍體,總是不讓母親收拾幹凈。看著它們脫離枝頭的擁擠,自由舒展地躺在那兒,似乎比簇擁在枝頭,更有一種遺世獨立的美麗。…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4am — No Comments

余華·悼魏東

4月29日,這是平常的一天,因為你的突然離去,我必將終生銘記這一天。你是這樣的一個朋友,值得我,值得很多人用一生的時間來不斷回憶。有些人雖然活著,可是對他們的遺忘,也就意味著他們的不存在;你雖然辭世而去,可是你仍然活著,你會在我們的記憶裏生生不息,而且歷久彌新。如果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萬壽無疆,你必然是其中的一個。

魏東!我在寫下你的名字時眼淚奪眶而出。因為你的名字在這一刻爆炸出無數往事,猶如夜空中的禮花一樣絢麗多彩。你和我,十年積累起來的深厚友情在此時此刻被定格,我可以仔細回想仔細品味。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組又一組的詞匯,有些詞匯與你毫不相幹,比如愚蠢、自私、傲慢、自得、張揚等等;可是另外一些詞匯與你血肉相連,就是情義、善良、智慧、謙和、寬容、靦腆等等,這些詞匯此刻在我眼前生動地組合起了你的音容笑貌。…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4am — No Comments

【編劇人生】為何《紳士密令》的時代如此真實?解析蓋·瑞奇的寫實風格

電影最早的用途其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式,當時因技術不普及,每秒能夠記錄的畫面張數並不多。如果要談起第一部電影的出現──這可能沒有絕對、肯定的答案。回顧電影史,的確能夠從中找到大量的線索來探討電影的起源,我們大概都會認為全世界第一部電影乃:一台火車駛過車站地黑白影片。不僅沒有聲音,篇幅也相當短。

當時沒有現在的電影概念,多為紀錄事件。隨後因卓別林與巴斯特·基頓與多位創造古典好萊塢電影的編劇、導演、演員在電影慢慢加入了故事的概念,使觀眾發覺:看戲不再僅僅是真實舞台,而是能透過攝影機的紀錄,放映一齣完整故事。同時能大量減少因為臨時的狀況而停演的情形,過程中不再需要固及全場,僅需要顧及銀幕與放映機。電影的出現,不可否認地給予社會帶來莫大的改變,使人民多了一項娛樂可以選擇。…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3am — No Comments

齊澤克論希臘 :《歐洲的覺醒時刻》全文中譯 (附原文)

(Varoufakis during negotiations. Pretending the Greek question is administrative, rather than ideological, is tantamount to bullying. Photo: Milos Bicanski/Getty Images)

(圖為希臘[前]財長瓦魯法基斯在談判。[歐洲官僚]假扮希臘問題是管理而不是意識形態[即政治]問題的行徑等同欺凌。攝影者: Milos Bicanski)

The unexpectedly strong No in the Greek referendum was a historical vote, cast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In my work I often use the…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25, 2015 at 11:33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