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2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June 1, 2022 at 7:21pm

The experience economy conceptual framework appears to be applicable to a
museum setting. On-site interpretation sets the “stage” for the experience while the
interpretive plan is the “script” used to foster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useum and the
visitor. Whil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economy seek to provide rich,
memorable experiences, the value of these experiences exists in the minds and emotions
of the visitors. Museum and tourism studies have sought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visitor experience, yet have not seemed to be able to capture the entire experience. The
creation of an instrume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economy realms offers a
comprehensive way to understand 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a museum’s potential impact
on its community through visito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A conceptual model (Figure 5)
depicts how each realm of experience could ultimately impact behavioral intentions.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May 30, 2022 at 1:40pm

The Experience Economy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experience economy framework is a useful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visitor experience within a museum setting. Through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instrument is applicable to a variety of touristic settings.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ppear justified:

1) The experience economy framework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s of tourism, museum and visitor studies. The four factors (education, esthetics, escapism, entertainment) were evident in this study.

2) While varying in terms of their importance, the ExEc dimensions were related to the cognitive variables (memory, arousal, perceived quality, satisfaction)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3) Intention to recommend is a relevant behavioral intention in this context and was related to the ExEc dimensions.

4) Perceived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media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 dimensions 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

5) NHMU visitors were interested in either visiting or learning more about sites they have seen depicted in museum exhibits.

6) The overarching interpretive themes of the NHMU were recognized by some of the visitors to the museum. (APPLYING THE EXPERIENCE ECONOMY FRAMEWOR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VISITOR EXPERIENCE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UTAH by Anita Kathryn Ledford, Thesis for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May 29, 2022 at 10:58am

Reference: 開發文史體驗專業領域

NHMU STRATEGIC GOALS 2012-2016


We will be a regional research center. Ou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contributions will expand:

• more faculty curator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endowed chairs,

• more grants and publications,

• growth of field research, 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a fieldwork endowment and the growth of our Range Creek Research Station,

•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collabor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communicated to the broadest possible public. We will be a top regional destination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visitor experience:

• continue to invest in the media experience for visitors, both in-gallery and online,

• regularly assess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updating content, and keep abreast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 create public interest in science and communicate its excitement and pertinence through temporary exhibits, in our permanent galleries and through public and school programs, and

• offer an authentic Utah experience with a focus on human interaction in the galleries.

We will be the stat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by providing high quality science education to and promoting STEM careers in public schools statewide,

• by providing virtual and actual outreach and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robust partnerships with Utah communities statewide,

• by being a cente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ive cultures as well a destination for Native peoples, and

• the diversity of our audience and in our staff and volunteers will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Utah.
We will be a center for university student engagement:

• expand student support including graduate student assistantships,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s, internships, explore unique degree and/or certificate programs including disciplinary research, object conservation and/or master naturalist, and

• expand job opportunities.

We will be a truly sustainable institution:

• our choices will be green,

• by inve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taff, board, and volunteers,

• by seek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agencies, businesse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 by exceeding our goals for earned income and annual giving as laid out in the business plan and building a reserve that will provide a cushion during economic downturn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proactively invest in innovation,

• by exceeding our attendance goals, seeking measurable feedback on the quality of 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using the results for improvement, and

• we will measure, document, and communicat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Museum, as well as the return on the community’s investment in the Rio Tinto Center.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4, 2021 at 5:13pm

越南西原鑼鼓文化

對於越南西原人民來說,鑼鼓及鑼鼓文化是無價之寶。西原鑼鼓音樂不僅僅是當地居民極具價值的一種藝術,更是經歷了千百年滄桑歲月的文化結晶。

越南西原鑼鼓是一種帶著濃厚的時間和空間印記的文化遺產。

西原鑼鼓音樂體現了藝術家在製作和敲打鑼鼓時的精湛藝術水準。從調整鑼聲到編製成音樂,從藝術手法到表演形式,這些藝術家們雖然沒有經過音樂專業的培訓,但是他們的表演卻是那麼的精湛絕倫。不管是整部還是某一段落,西原鑼鼓音樂表現力豐富、獨到的特色都在越南古代民間藝術寶庫中占有獨特的位置。

在西原地區,對於大多數部落群體來說,鑼鼓是一種帶有強大的神靈、靈魂和精神力量的樂器,表現出了他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他們認為每一個鑼鼓都隱藏著一個神靈,鑼鼓越古老神靈就越有權力。因此,鑼鼓也是越南西原人民的一種信仰,是他們用來與各種超自然力量交流的工具,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同樣也是權力的象征和富有的體現。鑼鼓文化很久以來就存在於西原地區,與西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西原五省(昆嵩昆篙、嘉萊加萊、多樂、多農多儂和林同),居住著巴拿族、色登族、墨農族、格賀雞胡族、埃岱億爹族、嘉萊雞萊族等。每一個村寨都有一支獨立的鑼鼓隊,專門為部落成員的廟會和日常生活提供服務。每一個民族又創造出了屬於他們自己不同的鑼鼓音樂,帶著強烈的民族特色。


鑼鼓幾乎體現在西原地區的所有廟會和日常文化生活中。從慶祝豐收如迎接新米飯節、鬥牛節,到紅白喜事或給新生嬰兒吹耳朵,都會敲響鑼鼓。每逢節日聚會,男女老少都會圍聚在火堆旁,一邊敲鑼打鼓,一邊載歌載舞,暢飲芹酒……鑼鼓聲響徹群山之中,西原猶如被一種浪漫和神話般的文化緊緊地包圍起來。

聽到鑼鼓聲,就像看到了西原人民打獵的場面、刀耕火種的活動和廟會的熱鬧場景。正是這些濃厚的民族特色,形成並肯定了西原這片史詩般的雄偉山川中民間文化生活裏最具價值、最有特色和充滿誘惑力的生命力所在。

鑼鼓是一種多音樂器,除了基本音調外,還帶有一些其他的輔助音。事實上,一隊6個鑼至少有12個或者更多的音調,這就是為什麼鑼鼓的音色聽起來是那麼的醇厚和富有深度。

在一隊鑼鼓樂隊當中,每個人只負責傳輸一個音調,形成的音樂就是整隊鑼鼓樂手們默契配合的大合奏,體現了鑼鼓集體演奏的藝術特征。此外,在敲打長音的時候常常會體現出三種音調,除了高低音、長短音外,還可以聽到樂器的每個部分不同的音色。這正是這種音樂最具特色的地方,也就是只有鑼鼓才有的一種非常獨特的音調。

鑼鼓文化和音樂代表了西原各民族文化藝術最高的藝術水準。因此,西原鑼鼓文化,這種越南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文化,已經被命名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口傳傑作」。Space of gong culture,Viet Nam. Inscribed in 2008 (3.COM)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originally proclaimed in 2005])

越南中部高地的銅鑼文化場域,涵蓋了多個省份和近17個屬於澳亞與南島語系的社群。他們最為普遍的信仰與日常生活和季節周期緊密相關,這些信仰組成了一個神秘的世界,其中,銅鑼,是人類與神明和超自然之間的特殊語言媒介,他們相信每一面銅鑼裏都隱藏著一個神或女神,鑼越古老,神力越強。每個家庭必須至少擁有一面銅鑼以表明他們的財富、權力和聲望,並得到它的庇佑。在很多的儀式中雖然還會使用其他的銅樂器,但銅鑼仍無例外地出現在不同的社會慶典中,是主要的儀式樂器各村。演奏越南銅鑼的方式不同。每個演奏者攜帶一面直徑在2580厘米不等的鑼,三到12面鑼組成村子的樂組,包括男女性,配合不同的儀式演出不同的組合和節奏,例如,祭獻小牛的儀式,為稻米祈福的儀式,悼念儀式。這一地區的銅鑼並非在當地製造,皆自從鄰國買入,再調整成自己喜愛的音調。在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上閱讀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延續閱讀 》SPICE ISLAND 香料群岛)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3, 2021 at 4:28pm

神秘千年的南方銅鼓——水河流域發現的一隻銅鼓,鼓面雖被磨損,字跡仍清晰可見,已經歷20代人傳承,現藏在廣西東蘭銅鼓民間收藏館。

廣西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少數民族同胞扛著銅鼓前去參加“螞拐節”活動。

“天上星星多,地上銅鼓多;星星和銅鼓,給我們安樂。”廣西壯族至今傳唱著這首世代流傳的銅鼓歌。


在廣西,每逢重要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活動,壯族、瑤族、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都要敲打銅鼓。

銅鼓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及東南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學界有“北鼎南鼓”之說。據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原理事長蔣廷瑜介紹,在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銅鼓與當地各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獨特的銅鼓文化。


“銅鼓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就目前所知,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9國都曾經鑄造或使用過銅鼓,有的國家、有些民族至今還在使用銅鼓。”蔣廷瑜說。

東南亞銅鼓文化歷史悠久,銅鼓上的太陽紋、鳥紋、羽人紋等主要紋飾與中國南方銅鼓的紋飾十分相似或相同,說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很早就已經有了交流和往來。

在新中國成立前漫長的歷史時期,擁有銅鼓往往是權勢的象征。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銅鼓文化再度興盛。在廣西、貴州等西南地區,很多人家開始購買銅鼓擺放家中,遇有重大節日、喜慶家事,紛紛敲響銅鼓;作為一種民族樂器,銅鼓也開始進入校園,陶冶學生的藝術素養。


中國與東南亞古文化的共同載體

緬甸銅鼓歷史悠久。唐朝劉恂的《嶺表錄異》中記載:“貞元中,驃國進樂有玉螺銅鼓。”

驃國是古代緬甸驃人所建。史料記載,公元802年,驃國王派遣王子率領使團到訪中國,在長安用銅鼓獻樂。著名詩人白居易還為此專門寫了一首《驃國樂》: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千擊文身踴。”


越南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銅鼓國。越南清化省東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鼓,被專家認為是越南最早的銅鼓。14世紀,越南漢字手抄本《越甸幽靈集》《嶺南摭怪》等書中,就曾出現與銅鼓有關的神話傳說。

14世紀泰國古老著作《三界經》也提到銅鼓: “鑼鼓宣天,法螺號響,金鐘丁當,銅鼓冬冬。”阿瑜陀耶王朝初期,波隆摩·戴萊洛迦納頒布的《宮廷法》又一次提到銅鼓,把銅鼓作為宮廷樂器之一。

東盟十國中,除了菲律賓外,其他9個國家都有銅鼓。中國的銅鼓和流傳於東南亞國家的銅鼓,在造型、式樣、紋飾等特征上,有著很高的相似性。


1979
年,日本學者今村啟爾在《東京大學考古學研究室研究紀要》上發表《關於先Ⅰ型銅鼓》一文,提出了“先黑格爾Ⅰ型銅鼓”的命題,這類銅鼓就是中國學者分類為最早銅鼓的“萬家壩型銅鼓”,在越南和泰國都有發現。部分學者認為,越南早期東山銅鼓就是在中國萬家壩銅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年已八旬的蔣廷瑜是廣西興安縣人,從事銅鼓研究30餘年。他曾先後幾次赴越南考察,通過對比銅鼓的造型、紋飾,發現東山銅鼓與中國石寨山型銅鼓和冷水沖型銅鼓相似: “越南早期的東山銅鼓受到了萬家壩銅鼓的影響,與中國的石寨山型銅鼓並行發展,同中有異。晚期越南的東山銅鼓則反過來影響了中國銅鼓的發展,創造了新型的冷水沖型銅鼓。這種早期文明交流互相促進,讓銅鼓文化達到了一個巔峰。” 神秘南方千年銅鼓再“敲響”——為何被視為“通天神器”為何是中國與東南亞古文化的共同載體, 2019-05-24 新華網, 記者董振國、黃耀滕)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3, 2021 at 12:41pm

神秘千年的南方銅鼓 ——國內外學者對銅鼓有不同的分類,但無論是越南的黃下鼓、廣昌鼓、河內鼓,老撾的烏汶鼓,柬埔寨的馬德望鼓、托斯塔鼓,緬甸的巴棲鼓,還是泰國的知府鼓,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銅鼓都與中國某個時期某一類型的銅鼓相似。

近年來,中國—東盟友好關係快速發展,雙方經貿和人文往來不斷加深。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和東盟國家少數民族在語言文化上的相通性,為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的長足發展、加深經貿文化往來,提供了文化相似、民心相通的基礎。而銅鼓文化很好地印證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通過相互借鑒,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通天神物的傳說與圖騰崇拜


越南的神話傳說中提到,古代一位首領出征打仗時,夜夢山神,請求攜帶銅鼓隨軍助戰,最後在銅鼓聲助威下,取得了勝利。



壯族始祖稱布洛陀。壯語中,“布洛陀”意為“山裏的老人”或“無事不知曉的老人”。在壯族先民的口頭文學中,布洛陀是創世神和道德神。傳說布洛陀有開天地、定萬物、取火、開紅水河、造谷物、造牛、教養家禽、造屋、射太陽的功績。


銅鼓也是布洛陀造的。布洛陀開了天和地、造了人後,就在天上安了家,但有時他會從天上飛下來,傾聽人間心聲,看看人間缺少什麼,再由他來創造。


有一次,地上的人們說:“大地上樣樣都好,就是缺少星星。”布洛陀說:“對呀,地上應該有自己的星星。”於是布洛陀帶領人們用三色泥做模,采來孔雀石,砍來青鋼柴,燒石煉銅。三天三夜後,煉造出了兩端大中間小,一端封頂一端空的物件。封頂的一端有一顆又大又亮的星星,周圍還有一些小星星。


布洛陀用拳頭照著大星星一敲,發出了“拋曼拋奔”的聲音。布洛陀對人們說:“這些東西叫阿冉,它們就是地上的星星。”


壯語的“阿冉”即銅鼓,而“拋曼拋奔”就是壯語“保寨保村”的諧音。傳說自此以後,壯族就有了銅鼓,銅鼓歌也在壯族中世代流傳。


瑤族傳說中,銅鼓是始祖密洛陀派他的兒子製造的。布依族傳說中,銅鼓是祖先布傑為了讓布依族的老人死後能上十二層天成仙,犧牲自己從天神那裏討來的。廣西那坡的彜族傳說,銅鼓是他們的祖先波羅和羅里芬鑄造的,每逢農曆四月初十彜族的跳弓節,節日裏唱的詩經《銅鼓王》敘述了這對夫婦鑄造銅鼓的經歷。


“各少數民族都把銅鼓作為通天的神器,他們認為銅鼓聲可以溝通天上的神。”蔣廷瑜說,在一些用銅鼓的少數民族地區,外族人不能敲打銅鼓,甚至不能觸摸,否則會被視為對神的不敬。銅鼓是神物,也常用來鎮宅安居,或作為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神器。



在廣西紅水河兩岸的東蘭、巴馬、天峨、南丹等地的壯族村寨中,每年大年初一到二月初二前後,都要舉行“青蛙節”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青蛙節”在當地又叫“螞拐節”,敲打銅鼓是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冷水沖型銅鼓、靈山型銅鼓、北流型銅鼓和西盟型銅鼓,基本都有青蛙或牛馬立體裝飾物伏在鼓面上。在冷水沖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遵義型銅鼓雖然沒有青蛙,仍在紋飾上保有青蛙爪的痕跡。在壯族傳說中,青蛙是雷神的兒女,是溝通人間與雷神的使者。“青蛙節”上跳青蛙舞、唱青蛙歌時敲銅鼓就是要告訴天上的雷神,人們在祭祀青蛙,也在表達對雷神的尊敬。


在使用西盟型銅鼓的雲南西盟佤族地區,傳說銅鼓是由高山中修煉成精的一對青蛙夫婦所生的子女所造。銅鼓上鑄上青蛙,是為了紀念已經修煉成人的青蛙祖先。銅鼓上除了青蛙、牛馬等立體裝飾物,還有些雲雷紋裝飾,反映了少數民族把銅鼓作為通天的神物,希望通過敲打銅鼓祈求天神保佑,風調雨順、稻作豐收,銅鼓也因此成為紅水河兩岸稻作民族崇拜的圖騰。


充滿著神話傳說的銅鼓,真正的發源地是哪裏?又是如何從起源地進行擴散傳播的?



兩千多年歷史的不斷演化


“銅鼓雲屯,欣賞了,壯家文化。中心處,一輪皎日,光芒四射。肖像周天辰十二,雲波層疊紋多寡。邊緣上,成對伏青蛙,服牛馬。徑尋丈,壯而大;徑咫尺,精而雅。也並非一律千篇如卦。東漢馬援曾此見,道光年號界其下。細思量,當是蓋窖藏,鼓非也。”


19633月,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南寧參觀廣西博物館的銅鼓展覽後,驚嘆於銅鼓形態各異、製造精美的藝術風格,有感而發,寫下這首《滿江紅》。


正史中對銅鼓的最早記錄,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範曄的《後漢書·馬援傳》: “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阯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


雲南楚雄萬家壩古墓中,最珍貴的出土文物是5件銅鼓,經“碳14”測定,這些銅鼓所在的墓葬距今已有2700年左右,意味著春秋戰國時代,最早的銅鼓已經出現。


“這就確定了雲南楚雄是銅鼓的發源地,為銅鼓起源地的爭論做了結論。”蔣廷瑜說。
(下續)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22, 2021 at 11:05pm

神秘千年的南方銅鼓——蔣廷瑜師從於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1964年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他回憶起與銅鼓初次“見面”的經歷: 19621月,蘇秉琦帶著學生們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參觀,在邊疆少數民族文化陳列部分,蔣廷瑜第一次見到了銅鼓,而那面銅鼓正好是廣西岑溪出土,這讓他感到親切,也因此與銅鼓結下了不解之緣。研究銅鼓30多年,蔣廷瑜主編或參與編寫的銅鼓研究著作就超過20本。

“銅鼓最初是用來煮飯的鍋。”蔣廷瑜認為,銅鼓是從銅釜演化而來。釜主要用於煮飯燒菜,古人飯後把它翻過來敲擊,以獲取具有一定音樂效果的聲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銅釜逐漸演變成專用的擊打樂器。“萬家壩出土的銅鼓,底部有火燒的痕跡可以印證這個觀點。”


銅鼓如何從雲南傳到範圍如此廣大的地區?蔣廷瑜認為,銅鼓主要是沿著河流進行傳播。

在地理上,貫穿廣西全境的紅水河發源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的馬雄山,在廣西境內有眾多支流。紅水河最大的支流北盤江則流經雲南和貴州,貴州境內的支流還有桑郎河、蒙江等。紅水河下遊是柳江—黔江—潯江—西江,最後經珠江匯入大海。銅鼓的發源地雲南楚雄萬家壩位於龍川江支流青龍西岸,龍川江是長江上遊金沙江的一級支流。這些河流的分布,與銅鼓在全國只有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和湖北9個省份出現相符。

在廣西左江兩百多公里沿岸的部分巖壁上,目前發現了60餘處大型壁畫。據考證,這些壁畫是兩千多年前生息繁衍於此的壯族先民古駱越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是廣西寧明縣的花山巖畫。其斷崖高270餘米,南北長350餘米,所畫圖像有1300多個,畫中有人、船、馬以及銅鼓等形象。這些巖畫很可能記錄了古代擊銅鼓賽江神的活動。


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銅鼓的造型、形態、紋飾等不斷發生變化。其功能也逐漸由煮飯銅釜、擊打樂器,發展成統治階級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最後為少數民族首領或貴族所獨有,變成禮器和祭祀對象。

“銅鼓雖然發源於雲南,但卻是在廣西得到了發展和興盛。”蔣廷瑜說,無論從銅鼓發現的數量、銅鼓的分布範圍、民間的收藏力度、現在使用銅鼓的頻率、資料的豐富性等,廣西無疑是全國乃至世界之最。


失傳的工藝和千年銅鼓的“新生”


“美國、日本、英國、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都有人在做銅鼓研究。中國銅鼓研究有些後勁不足,年輕人對研究銅鼓興趣不是很大。”蔣廷瑜對此頗有憂慮,曾經廣泛流行於全國多省份的銅鼓,如今只有在廣西的桂西北和雲南、貴州部分地區仍在使用。

學界對銅鼓的研究,國外比國內起步早。真正用現代科學的方法系統研究銅鼓的是奧地利學者弗朗西·黑格爾。19世紀末,他在漢學家夏德的幫助下,研究中文古籍,結合維也納博物館收藏的銅鼓和資料完成了著作《東南亞古代金屬鼓》。


在越南,也早有銅鼓研究,甚至和中國頗有淵源。在日本,銅鼓也引起一些學者的研究興趣。蔣廷瑜說,1995年應邀在日本考察時,就在東京大學見到銅鼓收藏。日本東京東南亞學會還曾舉辦“考古學與銅鼓研究”會議和“地域學的銅鼓研究”專題分會。一個沒有銅鼓流傳,民間也沒有使用銅鼓習俗的國家卻主辦了銅鼓研究會議,這讓蔣廷瑜頗為感慨。


在國外學者對銅鼓研究如火如荼、爭論不休的時候,上世紀30年代,部分中國學者才意識到對銅鼓進行收集和研究的必要。新中國成立後,銅鼓的研究和收藏才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銅鼓在清朝道光時期,特別是鴉片戰爭後基本停止鑄造了,相應地銅鼓鑄造技藝也慢慢失傳。”蔣廷瑜說,鑄造銅鼓的工藝,至今無任何歷史文獻記載。鑄造銅鼓的遺址尚在,但卻未留下任何鑄造模具。

上世紀50年代末,由於大煉鋼鐵,一些存世銅鼓遭到毀壞或破壞,銅鼓數量急劇下降,加上製造工藝的失傳,讓這個少數民族文化“活化石”面臨很大危機。

20065月,壯族銅鼓習俗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的“青蛙節”、南丹白褲瑤的“銅鼓舞”、布依族的“銅鼓十二調”等與銅鼓有關的習俗和節日,相繼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銅鼓愛好者的反復試驗之下,銅鼓鑄造又迎來了“新生”。如今在廣西的東蘭縣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都出現了製造銅鼓的工廠。

“現在我們東蘭幾乎每個村都有銅鼓,有時候是村民自己購買,有時候是整個村子湊錢買。”東蘭傳承民間銅鼓廠的創辦人羅明經說,近些年買銅鼓人的越來越多。東蘭、南丹等縣,逢年過節或是開業慶典、紅白喜事,又恢復了敲打銅鼓的習慣。“去年單是在東蘭縣,就賣了500套銅鼓,如果算上賣到雲南、貴州的,大概有2000套。”一套銅鼓中共有4面不同音調的鼓,這是桂西北地區常用的銅鼓搭配。

“春節的時候,我這兒的銅鼓都脫銷了。”另一家銅鼓廠的創辦人牙運永說,原來作為禮品的銅鼓,現在大都賣給村民自用。牙運永用12面大銅鼓現場演奏了一段樂曲,聲音洪亮而激越,古代先民們敲銅鼓或歡慶起舞或祭天祈禱的場景仿佛浮現在眼前,千年鼓聲在歷史的時空中回蕩,經久不絕。神秘南方千年銅鼓再“敲響”——為何被視為“通天神器”為何是中國與東南亞古文化的共同載體, 2019-05-24 新華網, 記者董振國、黃耀滕)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19, 2021 at 7:31pm


梁志敏“銅鼓之鄉”看銅鼓

銅鼓,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青銅器。銅鼓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兩側附耳,遍體紋飾,鼓面立體裝飾以青蛙最為常見。 

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銅鼓專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館藏銅鼓1676面。民間藏鼓在2014年約1500面。廣西銅鼓以數量最多、種類最齊、體形碩大著稱,被譽為“銅鼓之鄉”“銅鼓大本營”。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近350面銅鼓,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古代銅鼓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銅鼓起源於2700年前春秋早期的雲南中西部,是由炊具銅釜演變而來。1975年,雲南楚雄萬家壩遺址23號墓出土4面銅鼓,鼓面上有煙熏的痕跡,說明它們曾作為炊具使用。 


戰國初期至東漢初期,早期銅鼓東傳到滇池,當地滇人在造型和紋飾上對銅鼓進一步美化,鑄造了精美絕倫的石寨山型銅鼓。銅鼓也由炊具發展為祭祀禮器和權力重器。
 

東漢至唐代是銅鼓發展的鼎盛時期,各類新型銅鼓異軍突起。生活在廣西潯江流域的僚人鑄造了鼓面有豐富立體裝飾且紋飾高度圖案化的冷水沖型銅鼓。 

生活在廣東、廣西交界雲開大山地區及其周圍的俚人,已經鑄造和使用了體形碩大、幾何花紋豐富多彩的北流型、靈山型銅鼓。這個時期,各類型銅鼓爭奇鬥艷,崇尚體形魁偉和紋飾的神秘色彩,反映了銅鼓象征統治權力的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101號雲雷紋大銅鼓(圖①)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鎮館之寶。它出土於廣西北流,鑄造年代大約在西漢晚期,鼓面直徑達165厘米,殘重299公斤,被譽為“銅鼓王”。
 

唐宋以後,銅鼓盡管體形變小,紋飾簡單,卻成為民間常用的祭祀禮器和打擊樂器。

 

直到今天,我國南方的壯、瑤、苗、彜、水、布依等少數民族以及東南亞的克倫、克木、芒、泰等民族都還在使用銅鼓,但使用的場合、方式和文化意義各不相同。 

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銅鼓,其鼓形、紋飾各具特色。1980年在南寧召開的第一次中國古代銅鼓學術討論會上,經反復討論,學者們最終以標準器分式,並以出土標準器的地名命名的辦法來劃分銅鼓類型,即“八分法”,分別是: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和西盟型。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19, 2021 at 7:31pm


萬家壩型銅鼓
特點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別膨脹,鼓足短,足徑大,體型小而略扁;器壁渾厚,器表粗糙,有的通體無紋,有的裝飾稚拙簡樸的花紋,包含著後繼銅鼓裝飾藝術的萌芽(圖③:萬家壩型銅鼓——素紋銅鼓)
 

石寨山型銅鼓由萬家壩型銅鼓發展而來,這類銅鼓鼓形對稱和諧,裝飾華麗,多為幾何紋飾和寫實圖案,其中的羽人舞蹈、劃船、捕魚、祭祀等寫實畫像,再現了當時南方民族的社會生活習俗。 

冷水沖型銅鼓由石寨山型銅鼓發展而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花紋密集且高度圖案化,立體裝飾豐富,有青蛙、牛、馬、魚、谷倉、人物等等,如青蛙立體裝飾反映了古人求雨祈豐的信仰(圖②:冷水沖型銅鼓——牛拉橇飾變形羽人紋銅鼓)。 

遵義型銅鼓是冷水沖型銅鼓向麻江型銅鼓發展的一種過渡形態,最大的特點就是鼓面青蛙立體裝飾消失,但在鼓面有“蛙爪”紋。 

麻江型銅鼓鼓形矮扁,胸、腰、足三段無明顯分界,主要花紋有遊旗、符錄、十二生肖、人物、花草、吉祥語和紀年銘文等,受漢文化影響比較明顯,也是現今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普遍使用的銅鼓。 

北流型銅鼓以廣西北流市出土銅鼓為代表而得名,流行年代約為西漢至唐代,其特點是鼓形高大,鼓面大於鼓胸並有“垂檐”,附環耳,遍體多飾精細的雲雷紋等紋飾,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無紋,鼓面背部通常有調音鏟痕。 

靈山型銅鼓的造型與北流型銅鼓大體相似。不同的是,靈山型銅鼓鼓身一律附以扁耳,青蛙後足合並成為三足蛙,蛙背有紋飾,多見累蹲蛙。鼓面和鼓身多見錢紋、變形羽人紋、蟲紋、鳥紋、獸紋、四瓣花紋、蟬紋、席紋等,部分鼓的鼓身或鼓腔內有動物立體裝飾。 

西盟型銅鼓以中國雲南省西盟佤族地區使用銅鼓為代表,這類銅鼓鼓身接近直筒,無腰足之分,多三弦分暈,暈圈窄而密,鼓面紋飾多見鳥、魚、花、眼、米粒紋,鼓面青蛙立飾常見三累蹲蛙,甚至四蛙疊踞。現今東南亞克倫、泰等民族仍在使用此類型銅鼓。 

自唐代以來,關於銅鼓的詩歌就不絕於耳。唐代溫庭筠作《河瀆神祠》記錄了南方水邊民族將銅鼓作為祭祀禮器用於競渡賽神的場面。事實上,在石寨山型銅鼓鼓胸上,常常能見到劃船紋,有的很明顯能看到兩排頭戴羽冠的人在奮力劃船競渡。競渡賽神是百越民族重要的祭祀活動,滿庭的幡蓋與震天的鼓聲交相輝映,一展賽神風采的同時,也說明了銅鼓作為祭祀禮器的重要地位。(圖④: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M110號鼓鼓身展開圖,鼓胸劃船紋展示了百越民族競渡賽神場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銅鼓與當地各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獨特的銅鼓文化。銅鼓曾作為統治權力的象征,作為祭祀用具和娛樂用具,廣泛用於陳列、集眾、盟會、戰陣、祭祀、娛樂、喪葬等場合。銅鼓又是一種綜合藝術品,集冶煉、鑄造、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於一身,其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紋飾,反映了鑄造銅鼓的民族當時的經濟狀況、文化面貌,堪稱一部民族歷史的百科全書。而且,銅鼓並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穿越千年,傳承著民族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並在新時代繼續奏響民族和諧之歌。(《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7日 06 版)

Comment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9, 2021 at 10:12pm


劉晶《印度尼西亞:香料、歷史與美食》

印度尼西亞自古就以其豐富的香料出產而聞名,被稱為「香料王國」。許多香料都被印尼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飲食,在印尼常用作調料的香料就至少有十多種,沙林葉、豆蔻、石栗、黑栗、芫荽籽、沙姜、丁香等等。印尼許多特色美食都有它獨特的醬料與調味,這些特殊風味便是來自於香料的應用。 

印尼的馬魯古群島 (Maluku Islands)在中世紀就以「香料群島」聞名,由於歐洲人非常喜歡香料,歷史上香料在歐洲的價格甚至一度超過黃金。歐洲人的香料的渴求以及由此而來的香料貿易從根本上塑造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亞,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香料貿易史都是印尼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從今天看似日常的香料出發,循著歷史的足跡,我們就大概可以對印尼的文化有所了解。 

「香料王后」丁香 

中國人日常聽到的丁香事實上指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一種是戴望舒的詩里寫的「丁香花一樣的姑娘」,這里指的丁香是生長在中國溫帶地區的一種植物,在春天開各色的小花;另外一種是指作為中草藥或者調料的丁香,這是一種產自熱帶的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制成品是其曬幹的花蕾。其花蕾香氣宜人,曬幹後形狀猶如釘子,因此得名。劉晶《印度尼西亞:香料、歷史與美食》見 2017-09-21 澎湃平台 / 作者畢業於清華大學,美食愛好者)

延續閱讀 》丁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