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記者從馬來西亞半島飛抵東馬婆羅洲砂拉越州(Sarawak)首府古晉(Kuching)後發現,到那裏不像一般國內航班那樣沒有入關程序,而必須像海外入境那樣過關蓋章、按手印。

古晉當地人說,砂拉越州為了保護本地資源,來自西部的居民也需要像外國人一樣走這個程序,如果工作,則需要每年延續辦理工作簽證。東馬和西馬另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在這裏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人並不占多數,種族構成更加多元化,有數十個土著族群。

砂拉越州首府古晉是東馬最大的城市,圖為砂拉越河畔的州議會大廈。(攝影:子川)


古晉國立砂拉越大學(UNIMAS)占地面積廣袤,環境宜人。但粗略看去,這裏的學生中華人數量似乎不多。記者與該校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艾哈邁德·尼扎爾·雅庫布博士(Dr Ahmad Nizar b. Yaakub)會面,他首先介紹為什麼東馬與西馬有如此大差別:


“在西馬,1511年以來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日本(短期)作為殖民地。英國殖民者對當地各族人民分而治之。從印度南部帶來印度人,在種植園工作,創造一個在特定區域生活、從事特定工種的人群。從中國來了中國人,在市區、錫礦等特定地區生活和工作。包括馬來人在內的土著人群多數在自己的區域內生活。”


“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這種情況不能夠突然發生改變。大馬政府緩慢稀釋英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這需要時間,而且需要一些勇氣,因為當各族人民習慣於生活在自己的區域、做自己的特定工作時,要討論如何打破這種局勢。有人認為大馬政府的新經濟政策是專制性的‘社會工程學’做法。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當然有人不高興。


雅庫布博士對砂拉越種族關系態度樂觀

歷史沿革


雅庫布博士表示,在西馬半島的上述情況在東馬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並不存在。“比如,在砂拉越,布魯克王朝的建立者、英國殖民者詹姆斯·布魯克到來之前,當地人分為33個不同的民族,其中只有3個民族是主要民族,即占20%的馬來人、占30%的華人和占30%的依班族人,其他30個民族只占20%。布魯克王朝期間,這裏都沒有分而治之的狀況,沒有任何種族被指派特定的工種、住在特定區域,人們可以自由遷徙。”


“這點與西馬不同,我們不需要‘社會工程學’,砂拉越的問題更多是城鎮與鄉村地區發展的不平衡;西馬也有城市與鄉村的差異問題,但是因為分而治之政策以及當地人必須面對的‘社會工程學’政策,他們有更多問題”,他說。


砂拉越大學社會學學院高級講師蘇非安·曼蘇爾(Suffian Mansor)介紹,砂拉越各種族之間的關系遠沒有西馬那麼緊張,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盡管種族構成比較復雜,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很好。砂拉越和沙巴曾經是文萊蘇丹國的一部分,文萊衰落之後,出現了一些革命組織和獨立運動領袖,試圖在文萊統治下獲得一些權力。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古晉的當地領袖請求布魯克的幫助。”


“當地人以為布魯克代表英國,但其實他只是代表個人。他幫助平定了古晉的亂局之後,古晉老城被送給他。那之後,砂拉越局勢更復雜,統治者是白人,有些尷尬,很多本地人不喜歡他。布魯克得到了英國海軍的支持,沒有人能打敗他。後來,他還招募土著依班人當兵。”


曼蘇爾:砂拉越能夠接受和改良文化

種族和諧?


曼蘇爾表示,砂拉越人可以接受外來者。“在英國殖民時期,華人被迫從事體力勞動,比如錫礦,居住在特定的區域。砂拉越很不同,第一批福建人來到這裏,在古晉定居,當時人不多。後來客家人來了,在古晉的一個區生活下來,在當地礦場工作。華人與本地土著關系正常,是友好的。砂拉越幾乎沒有華人與土著之間發生沖突的紀錄。”


“後來福建人來了,統治者布魯克讓他們生活在詩巫(Sibu),當地人接受了他們,沒有任何緊張關系。砂拉越人尊重彼此,歷史創造了這裏的社會。在這裏可以看到馬來人和其他土著在華人餐廳吃飯,這在西馬是很難看到的,除了檳城。包括飲食在內的華人文化甚至有些已經融入了本地土著的生活中,有些飯菜已經成為當地美食的代表。砂拉越能夠接受和改良文化。”


盡管如此,近年來的情況似乎有所改變。砂拉越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系高級講師露茜·塞德爾森(Lucy Seidelson)來自詩巫,母親是華人。她對記者表示:“我曾多年在海外學習工作,回來之後驚訝地發現,本地人特別是馬來人還不如我走的時候對其他種族更有包容性—我們已經習慣了與其他種族的人並肩生活,社會更開放,在詩巫能看到華人開的商店和馬來人商店比肩相鄰,餐廳裏也會提供兩個民族的食物,這很少見”。


塞德爾森解釋,但是近年來,由於西馬人的湧入,有些地方開始強調穆斯林清真飲食,宗教人士也來了,甚至有激進主義者滲透進砂拉越,西馬政治也來了。“到目前為止,砂拉越政府得以在政治上不受影響,但是宗教極端分子很難控制,因為多數人持學生簽證來,帶來很多問題,出售豬肉等等現在成為受關註的事情;在大學裏,我們以前從來沒有就巴勒斯坦問題有過不妥,現在此事卻將學生分裂,先是種族,現在是宗教,甚至意識形態,這更不好。”


華人生態

那麼,在砂拉越生活的華人經歷如何?有沒有遇到過歧視?在古晉一家建材公司的管理崗位供職的華人詹為全在接受BBC記者采訪時說,他的祖父從中國福建來到婆羅洲,以修理自行車為生,一家人就這麼住了下來。


“我的兩個妹妹都上過華小,我自己沒有,因為寫漢字時很用力,寫不好,上中文班的時候被老師罵,後來就不上了。中小學讀的都是馬來人的學校,大學在澳洲學會計,畢業後回到古晉工作。本地華人找工作不難,因為砂拉越保護當地人,外面的人過來需要辦理工作簽證。”


詹為全告訴記者,當地90%的華人會去海外上大學,“公立大學的話,這邊可能1000個人中有500個保送的馬來人,其他種族的申請者分享剩下的450個名額”。他本人將來也會送女兒出國讀書。


他覺得,作為華人,在砂拉越成長,沒有遇到大問題。“畢竟這邊是東馬,不像西馬的華人,被馬來人壓制比較嚴重,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因為這邊的土著比較懶散,相對勤勞的華人在這邊機會會多一些,人口占比例也比西馬那邊高。”


詹為全感到,砂拉越的種族關系比西馬要好很多。“在政府部門會有歧視,因為公務員一般都是馬來人和土著,華人一般做生意。不管哪個政黨,只要有心為華人而不是為自己做事,都是好的。但很多時候偏向目的,而且越離越遠。所以華人對他們沒有太大希望,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華人就靠自己,不想那麼多。”


缺乏發聲機會


有一半華人血統的砂拉越大學高級講師露茜·塞德爾森小時候沒上過華文學校,但“很希望我上過華文學校,我從未與任何其它種族和宗教有過問題,因為在砂拉越,特別是詩巫,華人與各個土著民族通婚的現象非常普遍”。


“我來到古晉之後,卻沒有意識到買的房子在馬來人聚居區,買不到豬肉,很多事情都不方便。這些年來,尤其過去的兩年,我感到非穆斯林的生活越來越難。首先,我們沒有得到反映問題的正確管道。如果你去說出自己的不滿,你會得到很不好的評語。總的來說,砂拉越目前情況仍然比西馬要好,但是我不確定將來能夠繼續保持良好的種族關系。”


塞德爾森坦言,如果她需要申請什麼而填表,比如買房申請,就不會把自己歸到華人,而會填馬蘭諾族,因為這樣會更容易,如果填華人,往往會自動失去很多資格。“華人買家買房的時候要比其他族人付更多的錢,就是因為華人被認為是富有的。”


“我同情華人,因為這裏的假設是,所有的華人都有錢,這不是事實,有很多華人是窮人,而且他們沒有機會發聲,沒有得到正確的代表。他們是政府歧視性政策的受害者—因為你是華人,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有很多居住在農村地區的華人非常需要政府的幫助,但不幸的是,因為是華人,沒有得到任何幫助。我曾經與一些政治人物談到貧窮的華人人群,他們居然會覺得可笑。”


雅庫布博士舉例說明砂拉越的問題:在華人占多數的詩巫,一些地區有馬來人聚居。前幾個月,當地有一個曾經由馬來人占多數的區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馬來人逐漸搬走,華人逐漸多了起來,想把一條街道重新命名為華人領袖的名字。馬來人表示不滿,最後通過談判,華人在這件事情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同一區域的公園被以馬來領袖命名,兩個社區都同意了、都表示滿意。這種事情在砂拉越會發生。(BBC中文網記者2015年 5月 26日)

Views: 17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