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華人漂洋過海,在南洋吃苦打拼的故事,憶不盡,說不完。壞事多、好事少的2014年臨別在即,我們要講一個關於華人先賢南來謀生,成功後無私貢獻社會,建設華校的故事。借以這傳奇卻默默無聞的人生,鼓勵大家勇往直前。盡管天有不測風雲,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共勉之。

老華僑的奮鬥歷程

一個被遺忘的老人,一段被遺忘的偉大事跡。在老人離去大半個世紀後,才由孩子們透過字跡流傳歌頌。老人叫王叔金,先後創辦4所學校,一所婦產醫院及一所書報社,將畢生精力和金錢貢獻給社會。如此偉大人物,社會對他的描述幾乎是零。社會遺忘了他一次,這一次,我們要記住他。

就跟許多早年南來先賢一樣,王叔金當年會搭上南來船只,是要逆轉命運,擺脫貧窮。
從小在窮鄉長大,家中人口多、糧食少。

身為家中長子的他,從小輟學工作,每年工資只有48元,家裏環境也不得改善。當時聽聞南洋工作多,橡膠業、錫米業發達,認為那是唯一的出路,不顧父親反對只身放洋。

初期定居安順

南來初期定居於霹靂安順,開始幫人從鄉下挑扁擔送水果到鎮上,也試過在雜貨店擔任幫工。後來自己有點小資本,做起“搖鼓擔”生意,每天挑著72公斤重的扁擔,到處兜售雜貨,日子過得清貧艱苦。搖鼓擔本來做得不錯,卻熬出了健康狀況,決定與友人合資開雜貨店,結果合夥人突然違約,害他白白損失數千元。

有過經驗,他做生意也更謹慎,後來他與幾位友人在實兆遠開設商號。雖然生意收入可觀,但合夥人多,分紅少。王叔金決定另起爐竈,開設了兩家商店,專營橡膠生意。他也與義弟庶安合資開設多家公司和商店,分布在曼絨縣內,包括實兆遠市中心、甘文閣、實兆遠港口、紅土坎等地,也有遠至泰國勿洞。王叔金憑著堅韌不拔的意誌,白手起家積極投資橡膠園、土地、購買商店,成為當地一大戶。

創辦首所華小

中年的王叔金,生意上了軌道,轉而專註做慈善。他36歲時創辦了霹靂州實兆遠第一所華文小學———中正小學(今中正國民型華小)。

之後又相繼創辦了實兆遠南華中學、紅土坎平民義學和紅土坎天定中學。直到去世前兩年,才正式放下慈善工作,奉獻教育和社會超過大半個世紀。

關於王叔金的一切,要不是因為《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一書出版,可能再也沒人知道這段佳話了。這本傳記是由王叔金第17子王建士和第25子王永裕所促成。
辦校偉績:

■實兆遠中正小學(今中正國民型華小)

建於1920年,是當地第一所華文小學。當年只有36歲的王叔金是發起人之一,首先投入1000元作為建校基金,拋磚引玉。王叔金自1920年被推選為董事會秘書後,在董事會服務將近30載,期間多次擔任董事長長達20載。中正高中隨後在1931年成立。

■實兆遠南華中學(今南華國民型中學)

當年實兆遠中正小學、甘文閣國民小學和益智小學,及愛大華的民德小學皆設有初中部,可是人數卻非常少。

1935年,王叔金與其他社區領袖議決將4所學校的初中部合並,成立“南洋華僑中學”,簡稱南華中學。王叔金也被推選為建設委員會及籌募建校基金委員會主席兼秘書,他也個人捐獻3000元購下一塊地皮作為建校用途,並以嶽母杜菜燕、第二任妻子邱素枝及父親王春恥的名義捐建3間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也獲得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大量捐款,1940年建竣的禮堂也命名虎豹禮堂。學生在遷入新校址沒幾年,日軍占領馬來亞,校園受到嚴重破壞。日軍退去後,王叔金重新被推選為董事長、建設委員會及募捐委員會的主席,擔起重建校園及修復毀壞設施。

■紅土坎平民義學

王叔金與友人蘇清楚為了要給紅土坎本律的貧窮家庭的孩子提供中文教育,在1951年創立這所義校。當時,他已屆67歲。從籌辦到正式投入運作,前後用了5年時間。他為這所學校身兼多職,包括建校籌募金、主導規劃、主持建設、校長及教師,他也編輯和出版校刊出力。

他在董事會一直服務到1962年,也是他逝世前兩年。

■紅土坎天定中學

王叔金與沈丁元希望長期資助平民義學的運作,在1953年決定開辦技職中學,將原屬平民義學的校地上建設新教室作為天定中學校舍。建設該校的大部分籌款都來自外地,包括新加坡、吉隆坡和怡保等地。但後來基於缺乏合格教師,辦不成技職中學,便以普通中學方式繼續運作。

1954年1月,天定中學終於正式成立。學校只有初中部沒有高中部,後來在家長們的請願下,董事局在1959年9月8日至1960年10月18日,展開了長達213天的籌募活動。
他們南下北上,走遍曼絨縣及全國70個大城小鎮,成功籌募了20萬元作為建高中部基金。

研究父親的一生

王永裕感慨道:“許多華人先賢為華社貢獻良多,可是得到歌頌的卻沒幾個,我父親就是其中之一,他將一身奉獻給華社、華教,可是卻未得到表揚。”因此,他和哥哥王建士不惜自資出書,將父親偉大的一生用筆墨記錄下來,淵源流傳。
他人口中了解父親

今年66歲的王永裕現定居於澳洲悉尼,自退休後全情投入研究父親的一生。他坦言,父親與3名妻子共同育有44名孩子,排行25的他出生在父親中年以後,父親離世時僅15歲,因此與父親關系疏遠,對父親的認識多從他人口中得知。

很妙的是,王叔金熱心華教,可是王永裕卻不諳中文。王永裕說,父親為人務實,44個孩子因出生時代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較早出生的孩子都是受中文教育,而在英殖民時期出生的孩子,則送往接受英文教育,因為認為學好英文容易在殖民地生存。

王永裕不諳中文,王叔金不懂英文,在家裏他們都用閩南話溝通。

王建士是王永裕的同父同母兄長,11歲時被父親送回福建永春,從此再沒回來過,對父親的記憶,大概只停留在11歲和後來父親給他寄去的生活物品和書信。

當年父親將王建士送回國肯定有百般不舍,但肯定又基於某些原因不得不這麼做。

王永裕透露,父親曾兩次要求將王建士重新申辦返回馬來亞手續,但都未能如願;也從父親給王建士的書信中看出父親的對兒的思念。

部分金錢捐獻華教

王叔金是個傳統男人。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貢獻社會,從現代角度看似不負責任,但他從不忘記家中妻兒的生活,給他們提供豐足的生活基本需求,做到安家的責任。

“我們的家庭不像一般家庭,父親放工回來一家人圍著吃飯,這場面恐怕只有新年才見;平日我見父親的時間不多,他經常不在家裏,很多時間都在為學校籌募。”

雖然王叔金僅受過6年初級教育,但他認為人窮不能窮教育,發起成立4所中小學(實兆遠中正小學、實兆遠南華中學、紅土坎平民義學及紅土坎天定中學),4所學校現仍在運作。

除了以上4所學校,他積極資助其它多所華校,另也在實兆遠創立婦產醫院(今轉為老人院)和益智書報社。該報社是為當時南來工作的中國人提供一個閱讀書報及交流的場所,2012年該社才迎來了100周年。

王永裕表示,雖然父親家財萬貫,但其實他們家裏生活非常樸素,因為父親從不吝於幫助他人,比如他在1910年回鄉建屋,也金錢資助在馬親人,更將大部分金錢捐獻華教。
該傳記最後這樣寫道“……獻身教育及社會福利,加上日本占領馬來亞,讓王叔金的經濟狀況受到極大的拖累。有好幾次,他甚至沒法繳付孩子的學費,親戚在知曉他的困境後,也都紛紛出手幫忙。”

留存父親貢獻

專訪前一天,書本才新鮮出爐,王永裕這趟從澳洲悉尼回馬就為這事。在與兄長王建士合著《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從資料收集、史料察研、追根溯源,撰寫、編版、到書本出版,前後花了整整四年。父親將畢生貢獻給社會,王永裕也將退休後的生活回饋給紀念父親偉大事跡。

這本傳記出版前,王永裕也曾撰寫及出版家族相關的三本書籍,首先出版的是家人聯絡簿,然後是家譜,及英文版傳記《No Other Way Out》。

王永裕在2010年中旬開始著手撰寫父親事跡。其實在更早以前,他便有將父親事跡出版成籍的念頭,只是礙於工作忙碌一直未能實現。

“大概在20年前開始有寫出的想法吧!人到中年愛回憶往事,想起父親一生的貢獻卻無人知曉,作為孩子的應該將父親的事跡記載流傳。”

終於在退休後,他才有了寫書的時間。不只寫書,這是一場大型計劃。瑣碎工作繁多,包括收集父親留下的資料、相關史料包括中國和馬來亞歷史發展、收集散播在全球各地家庭成員的聯絡方式及成員姓名。這些工作不是一通電話,一則電郵就能完成的。他要做的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將幾百人家庭成員聯系在一起的計劃。“出版書本不只是要讓大家認識我的父親,更重要的是將父親的後代,我的兄弟姐妹們聯系起來。”

他透露,父親膝下44個孩子如今分布在中國、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大馬各地,關系疏離。由於兄弟姐妹之間年齡距離大,像王永裕,是父親晚年出生的孩子,在他年幼時,大哥哥大姐姐早早出外讀書工作、成家立室,彼此本來就不熟。後來,大家各分東西,各自生活,平日鮮少聯系,親戚之間也多不相識。

王永裕不忍見父親的後代關系疏遠,發起了聯系家人的活動,所以也出版了聯絡簿和家譜,並在去年10月假八打靈再也培才一校舉辦一場集合400人的世紀家庭聚會,給家人之間建起橋梁。

越洋搜集資料

為了聯系家人,為了完成傳記,4年來,王永裕多次往返悉尼和大馬,也組親友團回鄉省親。從福建廈門、永春、泉州,跟著父親的腳步走一回當年南下的艱苦道路。當年先賢下南洋,從鄉下走路到岸邊搭船,一趟行程就是大半年。王永裕將近七旬,多次搭飛機奔波也累人,他苦笑表示,比其父親的苦,根本算不上什麼。

才辛苦收集了資料,難題又來了!王永裕從小接受英文教育,不諳中文,查看父親的手稿、回憶錄碰到了許多難題。幸得外甥陳昆峰懂得雙語,做他私人翻譯,將中文資料翻譯成英文,再將英文稿翻譯成中文稿。

後來得知在福建廈門定居的兄長王建士也著手為父親寫書,兩人決定共同寫這本傳記,可是王永裕不諳中文,王建士又不懂英文,還得由陳昆峰幫忙翻譯。

書本大部分資料從父親王叔金的3本分別載於1947年、1957年和1962年的回憶錄中獲得。王叔金最後完成的一本回憶錄,也是最大型的一本,共300多頁,他還將之印刷成書,分發給所有兒女。回憶錄主要記載王叔金在南洋超過半世紀的生活,也清楚記錄回鄉路程和家鄉永春縣的介紹,深怕子孫不懂回家路。

資料以外,還要照片。王永裕挨家挨戶查問哪家存有父親的舊照和兄弟姐妹各自的家庭庭照。資料有了,翻譯有了,照片有了,可是他不會電腦操作,圖片編輯、圖表設計、編排等,一切都得從頭學起。

收集資料、奔波勞碌、寫書編書,還要搞懂電腦,問他想過放棄嗎?他感慨道:“我盡最大能力為這大家庭團圓付出,但能不能確實將大家聯系起來,還得靠所有家人的努力了。

“我做我認為應該做的,過程不容易和處處碰壁,我不苦,也不會放棄,但我也老了,不保證哪一天我累了,身體狀況不容許我再繼續這項工作,希望有人,不一定是我的孩子,我希望是其他兄弟姐妹的後人,能接管網站,繼承這項偉大的工作,希望哪天我不在了,家人還是不離不棄的。”

他表示,去年那場世紀家庭聚會獲得熱烈反應,是一個好開始。雖然大家在一次聚會不可能立刻熟絡,但那次之後家人之間交換聯絡,也建立聊天室,每日聊天室裏都熱熱鬧鬧。(收藏自28.12.2014 南洋商報 報道:周季鋺 攝影:陳成發、受訪者提供)

Views: 548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王永裕:父親一生奉獻於華社和華教卻未得到表揚,深表遺憾。

王叔金在1963年獲霹靂州蘇丹授予“太平局紳” 勛章(JP) 。

胡文虎(左四) 在1940年親臨實兆遠南華中學虎豹禮堂開幕典禮, 王叔金(左三) 等人特到機場迎接他。

王叔金的家庭照, 攝於1930年。

王叔金娶妻三名,共育有44名孩子(包括養子和義子),加上對社會的貢獻,1964年離世時,葬禮空前盛大。

位於實兆遠的王氏祖屋, 氣派非凡。

王永裕共出版了4本書:中文版傳記《王叔金,一位老華僑的奮鬥歷程》(左上,順時針)、家譜、英文版傳記《No Other Way Out》及聯絡簿。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